查看原文
其他

再现“千龙出水”景观!暴雨中为啥故宫不积水?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2018-09-18

记者:上官云


本月16日至17日,北京迎来大雨的洗礼,一些地方积水较深,开启“看海”模式。比如,这样的……


资料图:北京市某地,早高峰上班族雨中狼狈前行。张鑫 摄


但故宫,却无明显积水。


这场大雨,没能拦住大家对故宫的热情。站在午门放眼望去,都是五彩斑斓的雨披和雨伞在慢慢移动,游人们依旧兴致勃勃,丝毫不顾满脸雨水。什么?你说会淋湿回家吧?雨太大了没听到……


一个钟头之内,雨量加大,暴雨瞬间倾盆而下,只见雨水从大殿台基的螭首中流出,水量如柱,不少游客一边激动地大声喝彩“千龙出水”,一边扔了伞冲到三大殿台基下拍照,玩得不亦乐乎。



大雨中,还有各路摄影爱好者,手持相机,神情专注的用镜头捕捉故宫美景。有些特别投入的,干脆将拍摄器材架在了垃圾桶上。


虽然雨大人又多,但故宫内很有秩序。至于积水这回事儿,按照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的排水能力来看,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不信?围着三大殿前后转一圈就能发现,暴雨倾盆之下,这里的地面水量最深的地方,还没有没过脚面,几岁的小孩都能轻松跨过。


大雨也不能阻挡,人们对故宫的向往。上官云 摄


持续大雨,有时候现代化的城市排水系统都难以抵御,积水情况很常见,被网友揶揄为“城中看海”。但是,近600岁高龄的故宫却能够一直不内涝。


剖析原因,不得不为古人的匠心和智慧点赞。


首先,地势很重要!


当时故宫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心设计施工,它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有坡度,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还不算完。故宫还拥有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亦曾撰文指出,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沟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沟、支沟,有明沟、暗沟,有涵洞、流水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17日,大雨中的故宫,地面基本没有什么积水。上官云 摄


故宫的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每逢降雨,雨水排入暗沟,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来,会在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基本不必担心。


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十分厉害。它们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排水口,雨水逐层下落,台面一点儿积水也没有。



当然,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也在坚持排水设施的专项巡查,涉及古建筑、河道、排水沟渠、地面等。今天的暴雨中,不仅有欢脱的游客,还有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淋着雨四处巡查,避免出现积水情况。


小新已经准备好雨伞,

等着去故宫看雨景了,

约不?


小新推荐


抗战英雄之女泪寻母亲!“妈妈,我89岁了,可我还是想你”


十几年前,他向世界坦承中国器官移植使用死囚器官



原标题:《再现“千龙出水”景观!暴雨中为啥故宫不积水?》

编辑:姬俐华

责编:赵晓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