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爸告诉我,什么是军人精神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2018-09-13

作者:何路曼

 

提起军人,映入我脑海的,除了肃穆的军礼,挺拔的身姿,铿锵的军歌,还有儿时和小伙伴跟在解放军叔叔后面,一起跑步喊口号的童年记忆。

 

对于生长在部队大院的孩子来说,笔挺的绿军装就是我们眼里最帅气的衣服;嘹亮的军号声就是大院里最动听的旋律。

 

1984年10月,父亲在老山主峰。

 

从小,我们的口头禅就是:“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

 

五步桩、独木桥、低桩网……军事训练的场地,也是我们经常活跃的地方,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穿上戎装,踏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而这种向往,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熏陶。

 

我的爸爸在不满18岁的时候,带着满腔赤诚入伍了。作为一名汽车兵,他和战友们同甘共苦,曾经战斗在老山前线,保卫祖国边疆。

 

后来,“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妈妈嫁给了英姿飒爽的爸爸,于是有了我。从小在部队中耳濡目染的我,对军人有着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敬佩之情。


1992年10月,我与父母合影。

 

“穿上军装,意味着开始了人生的新历程,从此走上了保卫祖国,奉献人民的新起点”,回忆起39年前成为新兵的时刻,爸爸依然很激动。

 

小时候我听的最多的故事,除了雷锋和红军长征,便是爸爸在部队的经历。每当我遇到困难,有了退缩的念头时,他便会说,你是军人的子女,要传承“红色精神”,即使再困难,也要不怕苦不怕累。

 

爸爸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对于军人来说,“国”大于“家”,他们时刻用挺拔的脊背,诠释着“榜样的力量”。

 

我刚出生不久后,爸爸便被派遣到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那是中国首次成立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爸爸作为其中的一员,随军队驻扎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营地,担负机械车辆维修保障任务。


1993年,父亲在柬埔寨参加维和行动。

      

在交火的枪声中,爸爸带领维修保障人员兵分两路,连夜紧急抢修损毁的机械车辆。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改装的“装甲救护车”在战斗中外层被子弹击穿,内部钢板虽有变形,却没被破坏,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但在那次维和行动中,他的两位战友不幸牺牲,为柬埔寨和平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军人,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执行任务,他们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的和平,付出艰辛和汗水,乃至献出鲜血和生命。

 

有一句话说,“现在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2003年,父亲(左)参加向吉布提军队提供援助的活动。

 

作为军人的子女,我知道,军人精神饱含着军人对祖国、对党和组织的忠诚与使命;它是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是跨越困境的坚强意志,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危机意识……

 

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我带着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工作后,爸爸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要服从安排,不要有怨言”。

 

爸爸说,现在,强军的使命不仅仅是军人的一己担当,像你这样的当代青年,也要不懈奋斗,在平凡岗位成就自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长大以后,我未能实现身披戎装,为国决战疆场的理想,但对于军人的情怀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埋在心底。


小新推荐


90后和00后之间的那些“代沟”……


小女孩从17 楼坠下,自己爬起来走回家了…怎么做到的?



编辑:范丰辉

责编:杨硕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