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吗?吴尊友这么说

@中国新闻网

吴尊友称,广大学生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规定执行,非常有利于疫情控制。


自8月15日起,北京启动秋季高校返校工作至今,50余万大学生已回到校园,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同时,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也引发了广泛关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对封闭管理”如何落实?

11日,北京教育部门邀请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等做客《老师请回答》电视节目,回应大学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热点话题。

资料图:一高校返校学生在进校门前进行一系列防疫流程。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从科学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目前,电影院、地铁等公共设施已恢复运营,为什么还要倡导大学生“非必要不出校”?
  
吴尊友表示,从1月份过来,特别是6、7月份,北京、大连、新疆发生突如其来的聚集性疫情,实际上各项防控措施都在落实,那么“我们也不能保证它未来不再发生,只能保证发生后尽早发现,把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
  
吴尊友称,广大学生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规定执行,非常有利于疫情控制。他建议大家从科学的角度、从担当起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理解这项政策。

资料图:一高校返校学生正在上课。刘宵华 摄

把“非必要不出校”变成一种自觉

狄涛认为,倡导“非必要不出校”是希望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律。

他说,高校的防控与社区、中小学校不同,高校最大特点是集体生活,同学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病毒的可能,这也是倡导“非必要不出校”的基本考虑。
  
他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卫生、健康既是个人的事也是集体的事,是学校的事也是国家的事,大学生们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主动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自律的基础上,把“非必要不出校”变成一种自觉。
  
狄涛称,从近期北京高校学生回到校园的实际情况看,广大师生对学校防控措施总体是理解和支持的。对个别学校执行政策存在僵化、一刀切的现象,已要求学校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生活,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同时要充分沟通,形成师生共识。

倡导“非必要不出校”于法有据

倡导“非必要不出校”,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表示,国家尚未解除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也就是法律上讲的“应急阶段”,现在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防控阶段,而零星的、小地区、区域疫情的暴发仍可能存在。因此,防控不能掉以轻心。
  
“这也提示目前仍然处于一个特殊的应急状态。”他说,应急状态就一定会有一些措施和一般的、正常的状态不一样,这些措施会限制人的某些自由,但是有法律根据的。比如在高铁上、飞机上要戴口罩,有严格的出入境管理,因为海外其他国家的疫情还很严重,这些都是现实。比如,国内恢复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但同时会有一些防控的限制,要隔位就坐,要控制人数,这都是为了防范疫情复燃。因此,疫情防控的所有措施,都是依法有据的。当然各个学校也需要有更精细化、灵活的举措。

资料图:返校学生免费接受核酸检测。张远 摄

尽量减少对学生正常生活的影响

“非必要不出校”,学校如何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介绍,目前该校采用审批制出校门。
  
“所谓‘必要’和‘不必要’,经过反复讨论,比如学生就医、面试、理发等,这些都非常合理。”他表示,学生审批的过程很简单,手机安装一个小的应用程序,完成需要填写的内容后提交,可能十分钟就收到回复。

国庆外出旅行,但要做好防护

“十一”假期能不能出去玩?吴尊友认为,眼下已经复工复产,全面恢复正常的生活,大家可以出去玩。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
  
此外,9月3日,北京国际航班的复航工作已经启动直航,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很多的留学生包括外籍教师以及滞留境外的师生也能够返校了?

狄涛表示,北京教育系统将按照北京市的统一要求,对入境人员集中观察14天,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具体到学校,还要转到学校的健康观察点,再进行7天的健康监测。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防疫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原标题:《“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吗?吴尊友等详谈校园防疫常态化》
作者:杜燕
编辑:张小雨
责编:马学玲


RECOMMEND
推荐阅读
  问责45名公职人员!江苏无锡致36死36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美国近期为何突“下狠手”?
  突发!珠海一酒店附近发生爆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