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嗖!嗖!嗖!中国航天,牛!

@中国新闻网

牛,就完事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将诗句拉进了现实
此后50多年来
中国探索宇宙的步伐从未停下

资料图:“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中新社发 乔天富 摄

2016年3月8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
“中国航天日”
今天,是第6个中国航天日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
从技术创新到实践探索
奔月探火、好戏不断

资料图: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2016年
以“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为代表的
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中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

资料图:2017年4月20日晚,“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2017年,“长征七号”遥二火箭
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送出我国首个“太空快递”

资料图: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发射“一箭七星”。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2019年,“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成功
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海射技术的国家

资料图: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屠海超 摄

2020年起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迎来高密度发射
从执行空间站首飞、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发射任务
到空间站核心舱发射
大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资料图:2019年7月25日,“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片来源:星际荣耀

五年来
中国航天发射能力不断攀升
而在“国家队”高歌猛进之时
民营运载火箭也未落下
2019年,“双曲线一号”火箭首飞
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入轨的零突破

资料图:2020年11月7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汪江波 摄

2020年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
让中国民营火箭“双喜临门”

资料图: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探索太空
奔月探火最受瞩目
2019年1月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
传回世界上第一张
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资料图: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中新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一同登月的“玉兔二号”月球车
成为人类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打破了一项尘封49年的世界纪录

资料图: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郭文彬 摄

2020年7月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
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资料图:“嫦娥五号”返回器。汪江波 摄

2020年11月24日凌晨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升空
12月17日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我国探月工程
“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资料图:2019年11月5日,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为2020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打下坚实基础。图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中新社发 刘旭 摄

在探索太空的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航天和人们的生活却因此拉近
2020年7月
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目前
我国在轨卫星已370多颗
从卫星导航到移动通信
从环境监测到抢险救灾
航天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资料图:2018年6月2日,中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卫星“高分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汪江波 摄

五年来
中国累计实施149次宇航发射任务
2018、2019连续两年
航天发射次数位居世界首位

著名的环星系哈氏天体。图片来源:IC photo

从太空停驻到火星探测
从运载火箭升级换代
到北斗技术全球共享
一个个航天壮举圆满完成
嗖嗖嗖,飞向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牛!




整理:彭宁铃

制图:张舰元

编辑:朴丽娜

责编:宋方灿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被中央环保督察组“不客气”批评后,这些地方这样表态…


茅台总工落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女车主丈夫:侵犯个人隐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