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人,为何容易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2021-05-15

作者:上官云

“对方主动取消了我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约会,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对一些自认有“社恐”的年轻人来说,类似的心理活动再熟悉不过。
  
如今,似乎经常能看到人们分享自己“社恐”的经历。在最近的热搜“为社恐发明的社交方式”中,也有不少人点赞线上交流的“云社交”。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不过,在专家看来,不少自称有“社交恐惧”的现代人,并不是真正有什么心理问题或疾病。所谓“社恐”,可能更多地在潜意识中被他们当成了拒绝无谓社交的挡箭牌。
  
“社恐”,究竟是怎样的?
  
对“社交恐惧症”,心理学家林恩•亨德森曾如此描述:“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
  
此前有媒体联合某社交平台发起一项调研,针对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情况展开分析。数据显示,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
  
在网上,网友们分享的“社恐”体验几乎遍及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人总是感觉说多错多,出于自我保护话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与人交流的能力越来越弱………
  
为了避免让座时和陌生人有交流,有人干脆乘坐公交车时,对空位视而不见;又或者是,办公楼通知停电,八点来电,“为了不和同事尬聊,我爬了25层”。
  
有些网友的“社交恐惧”甚至从小时候就开始了:遇到老师或者亲戚,为了不打招呼,几乎能躲就躲,等他们走了再出来。
  
很多人因此会开玩笑,说自己像“精神上的芬兰人”。据说芬兰人说话,内向的人会看自己的鞋子,外向的看对方鞋子,在公交车站排队等车的人也会相距一米。
  
推掉无谓的寒暄
  
对内向的人来说,如何礼貌的拒绝说话可能是当代社交生活重要的一课。甚至有人说,“社恐”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发现一件事可以在线上解决。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比如80后贾女士,从小时候的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到如今不想参与陌生人多的聚餐……她经常形容,自己似乎一直被“社恐”支配:
  
“上学时,我都会尽量避免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参加社团活动碰见眼生的成员,经常找不到可以沟通的话题,不如自己呆着更舒服。” 
  
进入社会后,吃饭时陌生人的出现依然可以让她变得更加沉默。有一次,贾女士原本和朋友约好吃个饭,没想到对方又带来了她根本不认识的两个人,“全程不想说话,只能埋头苦吃。”
  
来到不熟悉的地方,她轻易不会找人问路,“对我来说,跟陌生人说话前都得做足心理建设。还得感谢发达的互联网,迷路时智能导航永远优先,让我不用经常开口。”  
  
潜意识里的一张“挡箭牌”
  
如贾女士所说,后来,她会潜意识中把“社恐”当成一个理由,推掉一些不想去的聚会或活动邀请,“我实在不想跟不那么熟悉的人戴着假面具寒暄。”
  
据专家介绍,医学上的“社交恐惧症”属于恐惧症的一种,在临床上有直接的外在表现。但不是所有害怕社交的心理都叫“社交恐惧症”,很多情况下,这个词可能是年轻人潜意识中的一张挡箭牌。
  
天生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人,对社交活动场合容易出现一定的紧张心理,甚至出现回避行为,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一旦当下的情境发生变化,类似的不适感就会消失。

此前,“反侦察式社恐”也曾引发热议。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心理咨询师分析,现在很多年轻人说自己有“社交恐惧”,其实远远没到病态的程度,可能只是描述一种“不自在”的情绪,或者对尴尬社交的不喜欢乃至抗拒。
  
而借着“社恐”的名头,也可以躲避社交活动中陌生人的热情,以及网络时代泛滥的信息。他们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了这个标签,原因可能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
  
融入现实生活
  
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增多,随着社交媒介的进步与发达,人们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得以改变,让往常需要面对面进行的交流变得不那么直接,社交意愿似乎在逐渐降低。
  
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也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距离感,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叔本华曾说过,生活在社交人群中的人们必然要求相互迁就和忍让,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心理学专家宋广文觉得,如果只是单纯不喜欢过多的社交活动,那本质上也只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有的人就是享受孤独,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思考问题、读书,也可以过得很自在。
  
年轻人所谓的“社恐”,有时是一种主动选择或自我保护,实为寻找一个妥善的、能够获得别人理解的借口,拒绝一些不感兴趣或认为没有意义的交往活动。
  
“但这种回避需要以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为原则。每个人几乎不可能脱离他人存在,积极的沟通往往能消除隔阂,使我们通过正常的人际关系获得积极情绪。”他认为。
  
所以,网上流行的“社恐”梗有时更像是当下许多人生活状态的衍生品。在不严重时,年轻人可以尝试与之相处。但也要学着融入现实生活,那才是一个真实而精彩的世界。


编辑:赵晓

责编:张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