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方李邦琴访谈录:美国还是移民的“乐园”吗?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网 2021-07-22

@中国新闻网

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都需要中西文明的交流和跨文化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中新社记者:罗海兵
全文字数:3006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方李邦琴,女,祖籍湖北,1935年4月4日出生,1960年随夫移民美国旧金山。美国知名侨领、北京大学名誉校董。现任美国“泛亚公司”董事长,是美国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她还是美国知名英文传媒大亨、方氏报业帝国掌门人,旗下有多个英文媒体:《亚洲人周刊》(《AsianWeek》)、《独立报》报系《Independent》等。美国媒体称她为“钢铁的木兰花”。

方李邦琴。受访者供图。

自400年前“五月花”号载着首批移民抵达北美后,移民文化就已根深蒂固植于这片土壤之上,让美国成长为一个移民大国。即便是在全球疫情暴发的2020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目的地国。移民造就、发展和改变了美国。但在今天,有色人种尤其是华人移民,依然未能幸免成为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目标群体”。
 
“美国原则上还是移民的乐园,但就是现在的发展方式有所褪色。一些时候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社会出现了病态,但是会过去。”美国知名侨领、英文传媒大亨方李邦琴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结合自己在美国打拼的经历,思考时至今日美国是否依然是移民的“乐园”。
 
见过方李邦琴的人,总会因为她挺直的后背印象深刻,即使年过耄耋也不曾改变。美国媒体称她为“钢铁的木兰花”。在美国生活六十多年,东西方文化在其身上“交融”,让她形成了今天这个独特的自己。方李邦琴很早就有广泛参加社会或者政治活动的意识,她一次次走进白宫,以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融入美国社会。
 
方李邦琴。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2000年,方氏家族(泛亚集团)成功收购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文主流报纸——旧金山《观察家》报,开创了华人首次在美国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历史。您认为这是否意味着突破了一个行业的“天花板”?
 
方李邦琴:那是第一次有华人(移民)收购美国著名主流英文日报,曾震动美国报业,前所未有。《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收购当天的晚宴活动,我戴了一条老鹰图案的项链,主要是因为《观察家》报的报头是一只老鹰,而且老鹰也代表美国主流社会,觉得很符合当天的氛围。但是外界对此有太多的解读,因为他们太过好奇一个什么样的华人,能够收购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报纸。
 
那次收购最大的意义在于给华裔创下一个范例,证明“天花板”是可以被打破的,也是一种“鼓励”。
 
在美国社会,各个行业都可能会有“天花板”,都需要“第一个人”去冲破。可是当只有少数华裔冲过“天花板”时,还是会觉得很孤独,因为你面临的是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想要施展自己的能力,实现理想,是非常困难的。
 
冲过“天花板”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有点像“攻城”和“守城”的过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当所谓的“天花板”被彻底消除,才不会有那种孤独感。
 
当地时间2021年2月3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康年海鲜酒家已经为再次重启的户外就餐做好准备。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您曾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来到美国,没有任何背景,今天我能够站到这个舞台上,是赤手空拳打拼下来的。从一个街头斗士到登上舞台。”结合个人成长体会,您认为成功的“秘籍”中哪些经验可以复制?
 
方李邦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籍”。虽然每个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每个移民都可以做到我这一点,就是“勇敢面对”。
 
从一件小事来说,当电话响了,若是你非常不想接催促电话,且没有想好如何处理,你也一定要接这个电话。你可以告诉对方,你还没有准备好,但是不能不接或者不回复。当你选择面对时,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么糟糕。
 
此外,“担当”也非常重要。你的肩膀能担多大的重量,你就能有多大的成功。我这一生就是这样:从丈夫过世、事业遇到挑战,到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都需要我“担当”。虽然我担子压得那么重,但是我的背永远挺得很直。
 
资料图: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中新社记者:您并不是官员,但却积极参加美国各种社会和政治活动,您认为有必要吗?对于华裔群体来说,这是能够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必经之路吗?
 
方李邦琴:我认为华侨华人想要在美国社会立足,参加美国各种社会和政治活动是一条必经之路。参加政治活动不是让你去竞选,哪怕你只是行使了自己投票的权利,哪怕只是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应该积极去做。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很多人到了美国奉公守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回到家里过着“小富即安”的舒适生活。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华裔群体永远会被推着走或者遭到打压。
 
早在1991年,我曾作为旧金山的代表之一,前往白宫参加会议。我的想法是如果能有机会走进白宫,多学习一些,深入了解美国是什么样的,都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我没有很大的声音,没有很大的话语权,但当我坐在那里,大家讨论到中国的时候,讨论到亚裔时候,总会有所顾忌。有一个华裔的面孔总是好的,我也相信,当华裔参政者多起来时,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你坐在白宫,也会顺其自然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几年前,美国政府曾发起“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以加深美中交流。我出资支持了该计划。现在网络发达,各种声音充斥其中,我相信只有让美国的年轻一代真正有机会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他们才能更加了解中国。
 
资料图:白宫罗斯福厅内部。

中新社记者:老布什总统曾经为您的自传写下序言,提到“美国是一个移民的乐园,方李邦琴的故事,就是乐园中的一章”。您理解的移民乐园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方李邦琴:在原则上讲,美国还是移民的乐园,但就是现在的发展方式已经有所褪色。一些时候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社会出现了病态。但是会过去。
 
“乐园”最重要的元素是你可以自由追寻你的梦想,追逐自己内心热爱的事情,自由绽放和成长。
 
中新社记者:现在针对华裔群体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您如何看待?您认为华裔应该如何应对?
 
方李邦琴:自己警惕危险,社会立法保护,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治本的方法,在于让美国人都了解华人、亚裔群体。我希望从华裔群体较多的加州开始,推动将华裔来美国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对美国社会做出的贡献收录在教科书中,让当地中小学生了解我们,尊重我们。
 
中新社记者:作为移民,您认为应该如何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属感”?
 
方李邦琴:从大陆跟随家人到台湾,成为“外省人”,之后又跟随丈夫移居到美国,成为“移民”,这是一个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的过程。何处是儿家?儿的家就在内心咫尺之处。内心平静满足,就找到归属感。中国和美国都是我所爱,都是我所属。
 
当地时间2021年2月27日,数百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圣马特奥市参加反对歧视亚裔的集会。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您的经历可以证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和跨文化实践是完全可能且有益的。您赞同这一说法吗?
 
方李邦琴: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都需要中西文明的交流和跨文化实践。文明就是人类前进的一种表现,文明是可以成长的,如果“于我有利”,“于我适合”,就可以将它融合和消化,慢慢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这些看似很学术的词汇,融入生活之中,你就会发现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我在美国已经生活六十多年,一定会被美国的文化、思维方式所影响。比如,很多中国人喜欢“诉苦”,对外讲述自己“痛苦”,更喜欢探听别人的“痛苦”,美国人不会这样做,会认为那是很私人的事,我也吸收了这个经验。可能中美文化中,对于“私人”事情的边界认识有所不同,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之下,我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中国人讲究“养儿防老”。在我看来孩子更像是树上的苹果,当他长大成熟,就会从树上掉落,形成独立个体。所以我非常尊重孩子们个人的生活,大家也彼此尊重。
 
中西文明自然有所差异,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更加需要交流互鉴,彼此融合与发展。
 
中西方文明和文化都影响着我,我享受两边的文明与文化。过中国传统春节,给孩子们发红包,我很快乐;同样,过感恩节、圣诞节我也享受着欢乐的氛围。

中新社记者:在您与美国社会的交流中,您认为中华文化给您最大的启发和受益处是什么?
 
方李邦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中“包容”理念对我影响很大,它教会我们“吸收”,而不是“排斥”。
 
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身边的助手、员工、家庭成员等来自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尊重对方的独特性。(凌云参与本文写作)

编辑:范丰辉
责编:李金磊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短评:全球经济复苏竞赛,中国做对了什么?


独家 | 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短评:从中亚到上合,丝路文明何以悠扬千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