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 | 短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是“纲”?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网 2021-10-09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中新社记者:路梅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在此次会议上,“共同”一词高频出现: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等表述,都指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资料图:蒙古族民众身着盛装舞蹈。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多元文化的蓬勃张力,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传承永续,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并将其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家底”,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基于国情、立足实际,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资料图:游客体验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中共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民族地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6个民族没有一个掉队。西方社会出于“单一民族国家”理念,对中国民族政策的质疑与抹黑,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资料图:佤族民众欢庆“新米节”。新米节期间,佤族民众会换上节日盛装,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人的团结显得尤为关键。对此,习近平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族工作的本质亦是做“人”的工作,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新时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上,中共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路愈加清晰、坚定且自信。



原标题:《东西问 | 短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是“纲”?》
编辑:赵晓倩
责编:王珊珊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东西问 | 短评:美国的种族平等梦实现了吗?


东西问 | 丁赛:疫情之下,为何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成绩“亮眼”?


东西问 | 许建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兼顾治国与治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