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 | 樊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怎样的政治表达?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网 2021-10-09

@中国新闻网

这同近代以来西方所追求的以实现选举权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具有显著区别。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作者:樊鹏
全文字数:3275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怎样的政治表达?唯明乎此,才能参透其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才能抓住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逻辑的重要线索,才能评价和衡量中国民主制度建设的成就。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的时代化表达

  
从人民民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围绕一个中心、立足一个体系、沿着一条道路、一以贯之追求和实现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持续探索、不断跃升的过程。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道路曲折艰辛又波澜壮阔。最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真正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规划自己的发展,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民主。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人民民主的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发展框架,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这套制度体系包含着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一般原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又为后期追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坚实政治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又注重长期积累的政治原则和制度经验,还关照国家发展的现实要求、聚焦解决现实问题,合理借鉴其他文明政治发展成果,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实践和反复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和走向成熟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创新道路和实现方式,致力追求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的更加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上述几个历史阶段持续探索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历史路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成果和智慧结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发展成熟的鲜明标志。

资料图: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国民主制度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表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在政治生活实践中需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接受人民感受和实际效果的检验,即不断推动民主制度的具体化和民主运行原则的实践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人民探索追求的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制度最直观的形式和最真实的实践形态,具有丰富的民主内涵和完整具体的民主实践体系,清晰表达了中国民主制度运行的结构特点和过程特征。这同近代以来西方所追求的以实现选举权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具有显著区别。
  
是否充分保障民主,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民主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包含了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丰富权利内涵、彼此相互融合的民主实践体系,将民主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各领域,贯穿于国家管理全过程,使人民在各领域都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参与国家权力运行。
  
中国每年出台数以万计的与人民密切相关的立法和政策,大到全国性立法,中到地方性法规,小到基层微政策的出台,都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全过程特征。例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
  
上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首次提出地,2015年该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被发展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六年来,总计25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了上海16个区的全覆盖,提交立法建议6500多条,获得采纳530多条,折射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和显著效能。
  

中国民主相对西方民主优势的自塑式表达

  
当今世界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形成了强烈对比,包括民主在内的制度竞争和政治话语竞争,成为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旗帜和国家间政治竞争的根本。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聚焦于经济发展,更多舆论和理论关注点放在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针对政治领域的发展变革,缺乏更加积极主动的叙述意识和叙述能力。在该背景下,包括民主、人权、自由等核心政治价值在内的政治发展议题,主要由西方世界的媒体和学者进行外部的叙述和评价。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叙述和国家政治形象由“他塑”到“自塑”的标志性转变,不仅试图概括中国实行的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且用以阐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相对于形形色色的西方式民主的特征和优势,彰显中国式民主制度的正当性和优越性。
  
近年来,西方民主乱象频发,一些国家和地区频频出现严重的政坛恶斗和社会撕裂,甚至出现了政治极化和右翼民粹现象。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能够更有效维护人民的广泛真实权利,且具有鲜明现实导向,更有利于巩固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发展共识,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鲜明的发展导向。中国坚持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人民现实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不断满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阶段性要求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创新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渠道。全过程人民民主还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民主参与优势,又确保国家决策正确而有效。
 
图为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国风格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文化表达

  
中国追求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之路,对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选择什么样发展理念和制度模式,决定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方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协商贯穿于民主发展全过程,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民主价值观,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文明形态的表达。以基层民主参与为例,协商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民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渊源。
  
当今中国,基层民主、协商民主蓬勃发展,主要原因也是这种“有事好商量”的民主形式满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是人民首创精神的体现和基层治理创新的产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除倡导和鼓励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多主体共同参与,坚持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秩序与活力、法治与自由相互兼容、统筹兼顾,同样显示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之路,反映了中国的历史追求,符合统一多民族人口大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行稳致远,也将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樊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成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


编辑:范丰辉
责编:李金磊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东西问 | 马克·力文:为什么说西方人理解中国需要“眼见为实”?


东西问 | 王建学:“九一八”事变如何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独家 | 董耀会:万里长城,何以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