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3年,再聚首!
10月18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时隔163年后首次与马首重聚圆明园博物馆,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展览持续到10月29日。
此次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最上楼)与公众见面。
牛首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的虎首。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猴首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猪首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马首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01
十二生肖铜像流失海外160余年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兽首”。清朝乾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的精华。
兽首是原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中“水力钟”的喷头,该“水力钟”的全称是“十二生肖报时喷泉”。十二尊人身兽头青铜雕像呈“八”字形对称分列在喷水池两旁,按照时辰规律排列左右。北面从内至外依次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南面由内至外依次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每一属性兽头就是一个喷泉机关,并且分别代表不同时分。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人们根据喷水的动物就可以知道大概的时间,所以被时人称为“水力钟”,也因此成为海晏堂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
资料图:游客在圆明园内游览。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02
七大兽首的坎坷回归路
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出现马首拍卖的信息,被澳门爱国实业家何鸿燊先生看到。何鸿燊决定用6910万港元将马首买下来,随后宣布将马首捐给国家。
但因为各种原因,马首暂时并没有回到内地。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何鸿燊将马首正式移交给了中国内地的博物馆。
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历经160年,马首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回到圆明园的兽首。
资料图: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入的马首铜像。中新社记者 史利 摄
马首之外,另外6件兽首的回国经历,同样充满了坎坷。
2000年,由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现身。
在2021年7月9日CCTV播出的《信物百年》节目中,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介绍说,早在拍卖的一个月前,香港便传来兽首即将公开拍卖的消息。拍卖当天下午,趁着拍卖会暂停的空隙,保利集团的代表们离开会场,向集团总部提出竞拍申请。
最终保利分别以740万港元、700万港元将猴首、牛首成功拍下。随后的5月2日苏富比拍卖会上,保利又以1400万港元夺得虎首。
唯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资料图:2003年何鸿燊捐款600多万元自海外将“猪首”铜像抢救归来。中新社发 张宇 摄
2008年10月,佳士得拍卖行宣布于2009年2月在法国巴黎举办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
北京律师刘洋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气愤。他组成了一个“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希望与文物持有人和佳士得拍卖行进行交涉,甚至打跨国官司,意在阻止拍卖,追索国宝。
律师团的努力虽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但在经历众多风波后,两件兽首最终流拍。4月底,佳士得大股东、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已从持有人手中买下两件兽首,并将向中方无偿捐赠。2013年,鼠首、兔首入藏国家博物馆。
至此,虎首、牛首、猴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等七尊兽首已回归祖国。2018年,一件疑似流失龙首的拍品曾现身拍场;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则至今仍下落不明。
03
除了兽首,还有什么?
此外,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西洋楼石柱也首次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的“最上楼”一层同公众见面。
历经百年辗转,几经周折,7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原位于西洋楼海晏堂的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此次回归的石柱共7件,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92cm,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通过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历经10年,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
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该组文物原存于KODE博物馆,该博物馆旧藏中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新京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朴丽娜
责编:程春雨
拜登住所附近突发!美战机紧急升空
突发!《老友记》“钱德勒”去世
悬赏10万!别让他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