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 | 20世纪留学潮与现代中国的命运

2016-10-13 经济观察报书评


国人本有游学的传统,从东汉到明清,史不绝书。然而晚晴忽起西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游学的传统竟一变而为前所未有的“大留学潮”。


放眼整个人类文化交流史,恰恰是日本大化改新后的遣唐使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外派留学生计划之规模与影响与之最为近似。两次留学潮都几乎全盘改变了东邻的政治体制与文化面貌。


紧跟着东邻亦步亦趋的中国现代化改革,则步履维艰。那批日后名垂青史的革命英烈、时代旗手、学术大师,亦不知有多少在这时搭上了开往异国他乡的游轮。


这批留学生恰好处于古今中西的历史聚焦点上,背负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最早“走向世界”。


恰如王奇生所说,“作为文化过渡人,他们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大都存在着离异与回归的两难倾向;作为文化边际人,他们肩负着西学东渐与华风西被的双重任务。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倘若忽略10余万中国留学生的存在,将会一筹莫展,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香港著名出版人、作家,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张倩仪女士携新著——《大留学潮》,本周五晚将于彼岸书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话题》系列主编杨早先生一起为大家畅谈20世纪留学潮与现代中国之命运,力图在“小历史”中发现“大历史”,回溯知识分子及其祖国的苦涩转型。


主要议题:


1、20世纪中国留学潮产生背景、原因,以及有哪些有趣名人轶事?


2、留学的钱从哪来?留学生的生活状况?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遭遇过什么样困扰?与留学国家学生、老师关系等等


3、作为中日现代化历程中同样发生的重大事件,两者的“留学潮”有何区别,在两国的现代化历程中起到过什么样的影响?


5、目前的勤工俭学运动与法国的关系、苏联的关系,这套政治逻辑的延续——批判与自我批判对中国以后的影响?


6、留学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有无形成不同特质,对中国发展的路径有何影响?



嘉宾:张倩仪 杨早


时间:10月14日(周五)晚19:30-21:30


地点:彼岸书店(近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


主办:后浪出版公司  经济观察报·书评 彼岸书店


嘉宾简介:



张倩仪: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主修文史及教育专业,曾游学日本及美国。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前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曾主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中华文明传真》10卷的出版工作。长于文学、历史、艺术的比较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西行找中国》、《0后风云——香港城市的热眼旁观》》等书。曾获青年文学奖、香港书奖。现从事自由写作、旅游考察及举办阅读活动。


杨早: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译著《合肥四姐妹》。



《大留学潮》

张倩仪/著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10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