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领读21 | 知识是不会浪费的:IBM大中华区董事长的阅读、游历与跨界

2016-12-18 经观书评 经济观察报书评



“领读中国”—— “领·读”第 21 期”嘉宾:陈黎明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3568tmuzf
《经济
观察报·书评》对话陈黎明

本期领读嘉宾是陈黎明,现任 IBM 大中华区董事长,之前曾担任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区总裁。从能源到 IT 行业的转变,不是陈黎明第一次跨专业、跨行业的变动,他有着更丰富的职业履历。这不仅考验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抉择能力,更考验知识储备和积累。按他自己的话说,“调整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要读大量的书。”


2015 年初陈黎明转到 IT 行业,媒体界称之为“IBM 大中华区迎来‘陈黎明时代’”。前不久参加今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 IBM 自主研发的自动写作系统(取名为“偶得”)上作诗一首,被大家再度关注。


在采访过程中,陈黎明坦诚正是因为学生时代资源匮乏,有本书都会被大家抢阅,让他对知识更加渴求,求知欲也变得更加浓烈。那段经历对至今都爱读书,保持阅读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而如今丰富的工作履历,也都离不开所读过的书以及读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他个人读书非常宽泛,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最私人的问题,没有普适答案。在采访最后请他给我们读者推荐两本书时,他说“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年龄阶段不一样,读书的需求一定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放矢地去寻找一些书。”


访谈内容

经观书评:出生、成长在新疆,大学也是在新疆读的,之后去国外读书,工作的行业跨度也很大,能否聊聊这段比较传奇的经历。

陈黎明:我从一出生到大学都是在新疆渡过的。


大学是在新疆石河子上的,园艺专业;后来,因为得到了奖学金,就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食品专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研究食品营养方面,进入到工业领域的第一份工作是精细化工专业,然后从精细化工到石油化工,再到煤化工、能源。

    

经观书评:非常大的跨度。在新疆那段成长、学习时间,读课外书的机会和条件,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遍地都是书?

陈黎明: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资源非常匮乏,要有一本小说,几乎是整个连队都会传阅。


一般书店来什么书的话,大家都会抢阅,即便如此,能够看到的书也非常有限。“马恩列思毛”这些著作肯定是比较多的,但是要看其他书籍,包括小说都非常难。


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有正常的教科书,书都是马粪纸印的——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马粪纸,不能想象——基本是蜡版刻出来的,有了教科书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学校旁边有个新华书店,每次新华书店来新书,学生们都会涌过去抢书,看到什么书就抢什么书。那个时候书是极度匮乏的,也正因为匮乏,大家渴望读书的心情就变得更加浓烈,求知欲也变得更加浓烈。这对于我后来养成读书的习惯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经观书评:那段时期,哪些书你有深刻印象?

陈黎明:我曾经读过艾思奇的哲学(《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现在看,有些内容可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当时还是有着启蒙作用,对于我们分析世界、理解世界还是有很大帮助。


那时候读的很多书,很难讲哪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好比沙滩上的沙子很多,很难说哪一粒沙子构成了沙滩,其实每粒沙都在构建沙滩上作出了贡献。人读书也是一样,很难讲哪一本书对我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每一本书对我都有影响,就是影响大与小的问题。

    

经观书评:那时候有没有什么小说印象比较深的?

陈黎明:那个时候读的小说很少,书籍相对比较匮乏,《林海雪原》、《征途》、《金光大道》、《艳阳天》,都是这类的书。


能够对我有多么大的影响,不好讲,对我一定没有影响吗,也很难讲。但在那个年代,可能就是很棒的。

    

经观书评:后来去美国,是个完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那会儿阅读和生活有什么碰撞?有怎样的体验,如何融入到当地环境中的?

陈黎明:现在的年轻人出国和当年出国不太一样。


现在对于外国文化的认知,要比当年高很多;我们当时出国的时候,对国外基本没有任何认识、非常茫然的去了国外,可以说这种文化的振荡、冲突,是非常明显的。通常就是半年到一年期间会发生,所有的事情都不对,所有的事情都不习惯,所有的事情都不喜欢,那个时候特别想要回家。我现在经常也跟我的外国来的一些高管谈这个问题,他们到了新环境,也会有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导致了他们的一些负面情绪。


我们当年出国,也经历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包括语言上的不适应。我本身也是换了专业,大学时学园艺专业,在国外读的食品专业,这当中本身就是挑战,因为要从头来学很多新东西,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挑战……这些都构成了当时在国外生活的挑战。

    

经观书评:那段经历应该是不太轻松的。现在中国年轻人出去读书,虽然是一年,但也要找时间去把所在国家或者周边国家游一圈,会喜欢当地的音乐、电影,甚至很多人是本来就喜欢当地的文化才选择那个国家。你们当时估计没有多少心思,或精力用在这方面?

陈黎明:我和现在的年轻人很相似,当年出国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想拿一个学位回来,这是必须的;第二个目标是把美国玩个遍。


我在当时游历了美国很多地方——我的教授有一次跟我讲:别人休假的时候你在休假,别人不休假的时候你还在休假。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要游历美国,既然出国了就要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个社会,当时确实有这样的思想。

    

经观书评:当时游玩,有什么样的感觉?

陈黎明:对于任何新的地方,游历的时候其实都是一种对当地风土人情、文化的一种亲历,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很难说对这个国家有一个感觉、一个了解。


如果仅仅是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宿舍,很难对这个社会有一些认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出去游历,跟当地的居民有或多或少的一些互动,对于了解这个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观书评:后来工作怎么会从营养专业转行到能源、清洁技术领域?

陈黎明:有很多的因素促成了我的职业生涯转型,其中之一是个人兴趣的变化。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需要重新做调整,哪个行业可能更适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调整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要读大量的书,对这个行业进行一些了解,对于想走的这个方向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机会来的时候能够一把抓住。

    

我工作后,起初一直是从事研究工作,一直到1994年,我在新加坡标准与工业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这个位置上做了一年半的时间,突然觉得对继续从事研究这个工作已经没有那种热忱了。这种情况下,就希望能够适当地做一些调整,去买了很多关于工业领域的书,包括管理方面的书,充实自己。那时候没有具体的目标,只是觉得应当读一些、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为自己做一些准备。后来突然机遇来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准备,机会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了。


我从来都是认为,人的知识是没有浪费的,不是说之前学园艺、食品的知识今天就用不上,直到今天很多那时学的知识都在使用当中。知识是没有浪费的,只是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可能需要特定的一些知识,正是因为过去有了这样一些丰富的积淀,当条件成熟了,你的知识会被调用出来。

    

经观书评:我当年读丹尼尔·耶金的《石油风云》。

陈黎明:这是从事能源行业的人必读的书,不从事能源的也应该读,很有意思的书。

   

经观书评:去年您从能源行业到了互联网和IT新经济领域,对你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跨界,经过两年的调研、观察和行业交流之后,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陈黎明:高科技行业跟传统的农业行业,很显然有非常大的不同。


高科技产业的步伐是比较快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迭代也非常快。比如最早有一个Walkman,就是非常好、非常时尚的事情;后来就发明了iPod,寿命也很短,现在也几乎没有人使用了,一部手机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不仅可以听歌,可以上网、支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在手机端完成……IT行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节奏相对快很多。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具有挑战——这两项构成了对一个工作的兴趣:如果一份工作仅仅是很有意思,不具有挑战,可能很快会感到很枯燥;仅仅有挑战而没有意思,你未必会接受这个挑战,两项结合在一起,加上自己能够贡献什么,构成了选择一个职业非常重要的参考方面。

    

经观书评:在企业做高管,显然事情很多,如何抽出时间、精力来读书?现在读书,更多是基于兴趣去选择,还是选择跟工作有关的书籍?    

陈黎明:读书是我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


正因为我小时候的经历,没有书可以读,以至于对知识的渴望,养成了读书习惯,也是因为自身职业在不断发展、不断转型,要求我们必须要补充新的知识。


我读书相对比较宽泛,没有说一定读哪方面的书,不读哪方面的书,从人文科学,到高科技领域,也包括一些自传、甚至边缘领域,我都有兴趣看,有时候会看看百科全书,查一些资料。这些都是构成我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些方面。因此,我个人也从读书当中受益匪浅。

    

刚才讲的书是非常经典的著作,是否人人愿意读也不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的书都是非常经典的,依照个人的兴趣和喜好,可以有选择的阅读。出差坐飞机是看书最好的时候,干扰比较少。休假的时候,周末的时候,都是看书最佳的时期。当然,平常工作日读书,现在看起来比较有挑战——像我们这样的岗位,早晨睁眼到晚上闭眼睡觉之前有非常多的工作缠绕,这样读书就变得非常具有挑战。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愿意抽出时间。


经观书评: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读书方式,就是自己喜欢某一本书,然后发动企业员工一起来探讨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凝结企业管理的共识。

陈黎明:我不认为哪一本书经典到以至于当成圣经来读,好书很多,但不能排他。


经观书评:最近一两年读的有意思的书有哪些?

陈黎明:有意思的,比如《人类简史》。


再比如,我想了解高科技的内容,读的一本《量子纠缠》——量子还没有纠缠,我就已经很纠缠、很纠结了。这本书前面读着跟故事一样很好玩,到剩下的五分之一,越读越难,要进入到抽象的领域、甚至是唯心领域,理解这本书就变得非常难,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这本书我读了五分之四,已经放了一段时间,相信一定会读下去。

    

经观书评:最后,请你给《经济观察报·书评》的读者推荐一两本书。

陈黎明:我特别不好为人师。


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兴趣,关注点,都不太一样,我很少给别人推荐书,有时候讲一讲读了什么书,书的内容做一些分享。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年龄阶段不一样,读书的需求一定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放矢的去寻找一些书,假如我茫然的推荐显然是无的放矢。


领读21:陈黎明阅读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