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个“特派员”
▲ 马鞍山市和县田园风光(资料图)
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1999年探索实施,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科技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羽翼”。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年关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已成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2007年,马鞍山市当涂县成为安徽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县,由此,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马鞍山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 马鞍山市当涂县机械化收割稻谷现场(资料图)
▲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资料图)
1999年2月,福建南平向215个村派驻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为全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了先河。从此,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有了“科技特派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科技特派员是什么?科技特派员是指地方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看病难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选派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科技特派员做什么?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方式主要包括现场服务、培训服务、电话咨询、网络服务、项目服务、创业带动服务等,形象地说就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科技特派员“特”在哪里?“特”在特别能“发现问题”,不仅善于“看出”问题,还能“问清”问题,直至“测准”问题;“特”在特别能“分析问题”,找准问题根源和风险成因,把脉开方、对症抓药,提出对策措施;“特”在特别能“解决问题”,善于整合用好政策、项目、团队资源,久久为功、攻坚克难。
▲ 马鞍山市科技特派员正在开展技术指导(资料图)
多年来,马鞍山的一代代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扎根基层,一批批“种子专家”“养殖专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动力”,催生出一个个产业,让乡村民富景美、活力迸发。
▲ 马鞍山市科技特派员在查看果树生长情况(资料图)
“科技特派员,底气是科技,初心是为民。”含山县仙踪镇骆集村驻村科技特派员王建文对科技特派员角色有着自己的定义。
王建文与相邻的五里村科技特派员夏文建、金洼村科技特派员张林等“合伙”建设标准化桑蚕养殖基地,采用“行政村+农户+企业+高校”联合社模式,发挥养殖示范户带动示范作用,发展桑蚕产业。
2022年春天,仙踪镇骆集、五里、金洼行政村统筹整合资源,在骆集村种植了150亩桑树,建立桑蚕养殖基地。在今年6月份,卖出首批蚕茧,全年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农民增收30万元。
▲ 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镇建立桑蚕养殖基地(资料图)
“小麦今年比去年亩产增加10%-20%之间。” 陈小强介绍,2023年一开春,和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就派出科技特派员进村科学指导小麦种植户开展田间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为村里小麦稳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 马鞍山市科技特派员为村民讲解羊肚菌生长的注意事项(资料图)
在马鞍山,类似王建文、张金龙这样的“繁星”式的科技特派员助农致富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惠民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提供咨询帮助;他们不仅有“泥土气”,还有“科技范”,为农民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教会农民种植养殖的新方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中的“带头人”。
在马鞍山广袤的田野上,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服务行政村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83人,行政村实现“一对一”服务全覆盖。
制度是保障,贵在精准管用。
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过程中,马鞍山坚持精准施策,优化资源配置,哪里需要人才,就往哪里派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选派什么样的人才,用“派得准”推动“用得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马鞍山围绕基层发展需求,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选派科技特派员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 马鞍山市科技特派员把农业技术知识送到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社员手中(资料图)
随着一项项支持政策落地生效,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入乡村进田野,科技致富的种子在乡野沃土里生根发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 马鞍山市科技特派员指导村民进行田间管理(资料图)
编 辑 / 何一旻
校 对 / 戴国文审 核 / 江 勇审 签 / 陈 峰总监制 / 杜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