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电商下乡堵点,当涂缘何能“一马当先”?
▲ 当涂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资料图
电子商务进农村(以下简称“电商下乡”),是创新商业模式、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命题。
毋庸讳言,电商下乡依然存在诸多堵点,主要体现在物流、技能、品牌三个环节上。那么,打通电商下乡堵点,当涂是怎样做到“一马当先”的呢?
变乡关为网途
便捷通畅的物流,是农村电商的生命力所在。
电子商务的初级形态就是在网上买、在网上卖,这一行为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偏远农村的村民来说却并非易事。
村民之所以不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利,其难以解决而又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乡关重重、物流不畅。
▲ 当涂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资料图
破解物流堵点,需要加强县域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打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当涂县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物流配送集约化水平,快递从县城到115个村的配送时间压缩至约24小时。
在当涂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各种厢式物流车川流不息,自动化分拣线转个不停,两个作业区快递日处理能力可达15万件。
当涂县通过整合邮政、圆通、中通、申通、丰网等多家快递公司共建县级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推动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五统一”,场地、车辆、人员、运营、管理“五整合”,配备自动化分拣设备,设置4条配送路线,开展城乡物流统一配送,其中大公圩2条,沿江片1条,湖阳1条。覆盖全县10个乡镇,连接全县所有镇级中心,各镇级中心覆盖全县115个行政村,实现快递当日到镇、到村。
发挥乡镇物流快递服务站、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等作用,推进交邮融合、交快合作。建设标识统一、物流设施齐备的乡镇电商物流服务中心7个,提供农产品及快递包裹中转仓储、分拨配送、物流信息收集发布等服务。
为满足镇域内农产品线上线下的流转与运输,乌溪镇根据“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原则,创新打造了综合运输服务站,主要用于城乡公交及校车调度、邮件代运、分拣转运、农产品展示、电商融合、供销物流等方面,着力构建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邮乐购、益农信息社等主体,整合建设标识统一的电商服务站点,在原有“代购代销、代寄代收”的基础上,叠加金融信贷、费用缴存、小额存取、职业介绍、电子结算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
重点扶持站点搭建网销平台,拓展站点盈利途径,做好“管建管活”服务。
破解物流堵点,提高农村交通建设水平是基础。
近年来,当涂县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和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建设,切实把农村道路修成百姓的“暖心路”“致富路”。
截至2023年底,当涂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28.8公里,四级农村公路乡镇通达率100%,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和“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交通运输一体化省级示范县。
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当涂县又瞄上新目标——
以数字化改造为牵引搭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
支持邮政、供销社、电商、快递、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开展市场化合作,提高农村物流配送集约化水平;
实现县域商贸物流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农村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变农民为网民
电商下乡,就是通过开办网店推动农产品网销进城和工业品网购进村,形成链接城乡、资源共享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其中农产品上行是重中之重。
电商下乡要有生长的土壤,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变农民为网民”,促进全企入网、全民触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内,设有县级电商大数据中心、电商产品展示展销区、培训中心、孵化中心、直播基地、众创空间等功能区域,配备10人电商专业运营团队,开设政策咨询、摄影美工、运营设计、综合服务等服务窗口,以本地企业、农业合作社、创业青年、在校学生等为服务对象,提供电商普及、人才培训、直播电商、品牌培育、技术支持、营销推广、物流仓储、转型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为当涂县本地电商网商发展提供电商全流程运营支撑,且都是公益性服务。
破解技能堵点,是该中心的重点任务。
▲ 当涂味道县域农产品直播间 资料图
迟红芳是土生土长的乌溪镇南广村人,在她29岁那年,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搞起了螃蟹养殖。她依托本土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当涂县蟹宝宝大闸蟹有限公司,并创立了自己的电商品牌——“蟹六六”“蟹宝宝”。几年来,迟红芳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五百余户村民的螃蟹销售,户均增收达2万余元。
2023年,当涂县蟹宝宝大闸蟹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安徽省年网络销售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其“蟹六六”品牌网络销售额达150万元,荣登“2023年安徽省网络销售超100万元农村产品品牌榜单”。
▲ 当涂县蟹宝宝大闸蟹有限公司 资料图
在湖阳镇,马鞍山杨柳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螃蟹单纯依靠线下销售,销售量不高。就在理事长邢山水一筹莫展之际,当涂邮政快递负责人找到了他,表示愿意为合作社提供免费的线上平台。从2020年起,合作社不用自己费神费力,借助邮政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年销售额稳定在200多万元。有了稳定的销路,合作社的带动力才发挥出来。线上销路打开后,更多的养蟹户加入合作社,目前社员达57名。
合作社注册商标“哼哈宝宝”,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养殖、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 马鞍山杨柳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资料图
变农品为网货
▲ 劳动村“云上劳动”电商孵化中心 资料图
围绕“当涂螃蟹”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方向,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渔业生产,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市级地标1项,打造了一个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的电商企业,带出了一个6000亩的现代化智慧渔业基地。
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指数直达田间地头。
▲ 当涂县公益助农直播 资料图
农产品的竞争正逐步从价格和质量竞争走向品牌竞争,品牌和包装上的短板也需要补齐。
打响区域公用品牌。当涂以深化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做好“土特产”和“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推动“当涂螃蟹”、小龙虾、油菜等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当涂螃蟹”等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美誉度和溢价率。
把农产品变成网货。为了让螃蟹深加工产品更像样儿,马鞍山创源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设计人员和品牌策划人员,将分类包装的蟹黄、蟹膏、蟹肉、蟹腿由袋装改为更为保鲜的瓶装,通过统一的包装设计、质量监督,将原本“无品又无牌”的农村土特产,变成网红商品。
▲ 马鞍山创源食品有限公司 资料图
当涂顺应农村电商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趋势,加快个体电商向群体电商、农村电商向县域电商的转变,推进定制化、领养化、平台化等应用,搭建综合性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当涂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拼多多、抖音等线上平台开通当涂农特产品体验店,上架产品20余款。
创建“秀味当涂”直播公共账号,每周安排2-3场直播带货活动。旨在聚焦当涂农特产品,叫响当涂农特产品。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于以农业生产加工为基础,打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推进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等要素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实现农产品生产种植的适度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农产品推广服务的信息化,提升营销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从资源驱动到市场需求驱动的转型升级。
当涂的经验表明,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加快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编 辑 / 史芳俊 校 对 / 戴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