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就可以领新皮肤。”暑假期间,12岁的李可在玩《蛋仔派对》这款游戏时,收到一个陌生账号发来的私信,对方称扫码就可以领取游戏福利。李可扫码后,加入了一个名为“蛋仔1号派送员”的QQ群,并添加了群管理员。随后,该管理员以领取福利操作错误为由恐吓李可,称三十分钟后她父母的微信和银行卡都会被冻结,需要立刻联系内部人员关闭该功能。
李可小朋友根据QQ视频操作进行转账,被转走了10万元。幸运的是,李可妈妈察觉后立刻报警冻结了相关银行账户,才得以追回被骗钱财。
不过,其他被骗家庭就没这么幸运了。
在社交平台上,以“蛋仔派对”为关键词检索,能发现很多家长分享孩子被诈骗的帖子。在接受新视界采访的5名家长中,被骗金额最多的是一位10岁的小朋友,家长发现时,银行卡已被转走超过20万元。
《蛋仔派对》是一款糖豆人手游,凭借可爱的游戏风格、简单的游戏模式以及强社交属性,吸引了10后、00后等大量未成年用户。
据官方资料,这款游戏每日上线的玩家已破300万。
“这事家长有责任,小孩游戏不用再验证,出了这种事情谁来管管呢。”7月6日上午,身为一位十岁女孩的妈妈,胡立萍发现账户里一共被转走了22680元。看着身旁紧张局促的女儿,她感到气愤又无奈。7月5日的晚上,胡立萍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半小时内被转走了好几笔钱,3999、11535、570.....。察觉不对劲的胡立萍逼问女儿瑶瑶才知道,瑶瑶看到有免费领游戏皮肤的页面,加了陌生人QQ号,在对方引诱恐吓下修改了密码,通过微信转账把银行卡里的钱转给了陌生人。
图|胡立萍提供的银行转账流水单
胡立萍的女儿瑶瑶今年10岁,在长沙天心区某小学读三年级。暑假期间,胡立萍发现瑶瑶痴迷上了《蛋仔派对》,起初只是写完作业后完一会,后面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胡立萍以为女儿每次登陆游戏,都需要实名验证身份信息。她没想到的是,仅需一次实名登陆,瑶瑶就能够轻松再次登陆游戏,不用输入任何信息,也没有短信或人脸再次验证。这让瑶瑶钻了空子,她常常偷偷拿出iPad,背着父母沉迷《蛋仔派对》。“有天半夜我上厕所,发现她房间有光,走近一看她在被窝里玩游戏。”胡立萍说,女儿经常拿手机玩《蛋仔游戏》,但手机却没有收到过短信信息。瑶瑶喜欢给《蛋仔派对》游戏里胖胖的蛋仔换装,也就是更换游戏里的皮肤,这也是班上女同学最喜欢谈论的话题。她的蛋仔现在有了红小豆、水波蛋套装,还在努力收集仔仔熊套装。为了讨论蛋仔皮肤,瑶瑶和同学们还组了一个换装小组。没成想,学生们喜欢的蛋仔皮肤,却成为了不法份子围猎他们的诱饵。据瑶瑶回忆,自己在玩蛋仔时,有人在TT语音(手游语音平台)私聊她,说是官方有活动免费领取蛋仔皮肤。随后添加了了一个名为“回家路线9668”的QQ号,对方让她扫码页面领福利,扫完后却被告知由于她是未成年人,违规操作导致账户被冻结,逾期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图|不法份子制作的假官方通知
语音过程中,对方不停恐吓瑶瑶,“怎么不早告诉我是未成年?再一个小时内不能弄好的话,姐姐的钱永远都弄不回来了。如果弄不回来的话,姐姐只能选择报警处理了。如果直接报警的话,你爸妈也会坐牢。”
图|骗子恐吓瑶瑶
“我被吓到了”。听到这些话的瑶瑶感到非常害怕,她按照对方的指示,通过微信给对方转了四笔钱。今年以来,多名未成年学生因为领取《蛋仔派对》,皮肤或者购买账户上当受骗。暑假期间,浙江、上海、广东东莞、福建泉州等多地政务号都通报了《蛋仔派对》相关的未成年诈骗案件。根据浙江温岭警方政务号,9月期间,温岭全市就发生“蛋仔派对”类游戏诈骗29起。新视界采访获悉,今年6月,安徽农村11岁的罗鑫宇被拉入了”蛋仔嗨玩”群,领取皮肤过程中被骗了17000元;为领取蛋仔皮肤,广东佛山10岁的赵乐乐被骗走了20多万,家长报案后至今没有回应;7月,北京海淀小学二年级魏明购买蛋仔账户时,被骗走了11000元。这类游戏诈骗手法高度相似,不少未成年群体玩都是被“加QQ免费领皮肤”哄骗,再通过社交软件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在骗子的诱导恐吓,他们按照骗子指导兑换皮肤,最后不但没领到皮肤,家人账户里的存款还被诈骗团伙转走。随着多起未成年诈骗事件曝光,家长对《蛋仔派对》未成年保护举措和防沉迷系统产生了强烈质疑。“小孩子用家长信息实名认证后,再次登陆游戏没有验证,哪怕是短信等二次身份验证也没有,这不是漏洞是什么?”胡李萍认为,家长固然负有主要监督责任,但《蛋仔派对》防沉迷系统过于宽松,为不法份子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间。“我跟客服反馈,对方却说这是成年人账号登陆,能快速充值和游戏,他们丝毫不觉得有问题。”胡立萍气愤的说道。李可的妈妈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身边很多人的小孩都被骗钱,都是因为蛋仔派对这个游戏。”她认为《蛋仔派对》游戏登陆过于简单,让家长防不胜防。根据上述家长的反馈,未成年人能通过各种途径登陆《蛋仔派对》游戏,比如随意输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证,或者是在网络购买账号登陆。有家长反映称,《蛋仔派对》官方游戏设置了防沉迷系统,但有跟多渠道服没有,孩子可以在网上购买号码轻易登陆游戏,而购买账号时也极易被诈骗。“他瞒着我们在网上买账号玩,被骗了还不敢告诉我,要不是我发现的早,不知道要被骗多少钱。”渠道服是指官方服务器(官服)外,游戏方为了吸引用户和获取更多收益,这与渠道方签署打造的定制版游戏,一般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或是其他平台渠道下载。而多个渠道服,也会增加游戏未成年防沉迷监管的难度。新视界以“蛋仔派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不少渠道服账号贩卖信息。其中一条显示,求租个某手机渠道服的号,空号也可以,只要没有防沉迷。
图|社交平台上《蛋仔派对》租号信息
新视界实测发现,用户登陆《蛋仔派对》时只需填写姓名、身份证信息,以此判定是否纳入防沉迷系统。随意输入任何一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信息,都可以直接游戏,没有二次验证。退出后再次打开游戏,也不需要验证身份。
图|新视界实测登陆蛋仔派对
这意味着,在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落地两年后,《蛋仔派对》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系统,来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新视界就“蛋仔派对游戏滋生诈骗”,以及未成年防沉迷保护等事件,向《蛋仔派对》游戏团队发去采访函。10月20日,《蛋仔派对》方面回复称,此类诈骗事件不便回复,并附上了一则公司关于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整体介绍。该介绍称,针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的行为,公司使用了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搭建了一套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判断玩家特征是否属于疑似未成年玩家,对其进行及时拦截核实和有效管控。此外,也基于该AI识别系统进一步开发了人脸识别系统,针对高度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将拉起人脸识别。然而,家长对于《蛋仔派对》的解释并不买账。作为家长的潘玲表示,《蛋仔派对》并没有严格执行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定,无论是AI技术还是内容监管,都十分宽松,平台对此应该负相应责任。家长孙艳则认为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游戏群体都是小学生在玩,身边的小孩哪里只玩一个小时,它们防沉迷系统不太理想。”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于《蛋仔派对》这款游戏相关的投诉记录有12025条。其中,以“未成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产生结果5352条,理由均为未成年充值退款、蛋仔派对诱导消费等内容。今年9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向《蛋仔派对》发出“灵魂三问”,指出《蛋仔派对》被消费者集中反映游戏存在消费退款难、快速游戏、渠道服等防沉迷漏洞等问题。针对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登陆游戏等行为,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在接受新视界采访时表示,一旦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体系而进入到游戏之中,游戏厂商就应当因为设计上的漏洞而担负相应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退还充值金额、关停相关账号、主动发布道歉声明和快速迭代游戏版本封堵漏洞。张书乐称,人脸识别工作确实能在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上具有“物理隔离”的解决奇效。但人脸识别工作的研发、运维以及数据保密等,也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支持。一般中小游戏厂商没有技术实力和资金,难以部署到位。但在潘玲看来,作为《蛋仔派对》运营方完全有能力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却不作为。“游戏方不能说出个保护声明,或者是在用户条款中默认签署,就自认为合规了。”随着日活数据超过300万,《蛋仔派对》的营收数据也水涨船高。据七麦数据统计,今年2月《蛋仔派对》游戏仅在iOS端便获得了约2734.4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的收入,超越了米哈游吸金兽《原神》,仅次于《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作为一款在低幼龄群体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游戏,《蛋仔派对》除了商业业绩外,或许还有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胡立萍、潘玲、瑶瑶、李可、罗鑫宇、赵乐乐、魏明为化名)你的每一个在看,都是对自己品味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