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孩子我辞职了,但我现在后悔了

反裤衩阵地 反裤衩阵地 2021-05-14

最近几周我发现,身边的妈妈朋友们讨论最多的,不是热搜上起起伏伏的明星八卦,也不是基金股票一路狂跌,甚至不是教育部要重拳出击校外培训——她们集体被张一得父子的悲剧震撼了。


这对父子在育儿界非常有名。孩子外表阳光俊朗,是运动健将、是学生领袖、是学业一流、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顺顺利利一路长大,被誉为美国“南方哈佛”的埃默里大学录取,前程一片光明;父亲据说曾是企业高管,为了亲手照料儿子而辞职,卖了房子到郊外办起了亲子农场。17年间,他为儿子拍的几十万张照片、留存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撑得起一座小型博物馆。他还为儿子做饭,十年里菜单没有重复,光是用胡萝卜、姜、蒜等蔬菜刻成的字母都累计了25万个。在一片丧偶式育儿的哀歌里,他是人人想要拥有的别人家的爸爸。


然而张一得到美国上学没几个月,就突然离世。虽然学校和张一得的父亲都对他为什么离世、如何离世讳莫如深,但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里满满都是“自杀”字样。


张一得的父亲,瞬间从育儿偶像的神坛跌落,成为“窒息式育儿”的负面典型。所有那些曾经被同龄人父母称赞、艳羡过的细节如今都成了他极端、功利的铁证,人们从张一得偶尔为公众所知的片言只语里分析出了身为儿子的许多绝望与反抗——但讽刺的是,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仍然活得好好的在美国上着大学,那一得的爹,就还是那个伟大的、充满爱的、无私奉献的、神一般的父亲。


我对当事人一无所知,因此也完全无意臧否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折、孰是孰非,但我却非常、非常、非常能够理解,我所认识的全职妈妈们为什么对这件事感到大型震撼,甚至萌发出某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


因为,妈妈们、尤其是全职妈妈们,早就身处“谁是最会鸡娃的人”竞赛中好多年!



人们赞美妈妈是超人,因为人们真的期待每一个普通女人生完孩子,就会“为母则刚”变成超人。那些为妈妈“赋能”的漂亮词汇,让做妈妈这件事的标准一天比一天高。


你首先当然必须是一个24小时待命的妈妈。理所应当半夜每两小时起来一次照顾哭闹的幼儿,理所应当毫无怨言地处理婴儿的排泄物,理所应当为孩子的需求牺牲自己的需求。所以有那么多的职场妈妈总是对孩子满怀愧疚,因为她们总是被所有人暗示,她们为了自己的工作一直在亏欠孩子——把孩子交给家人,自己去加班、去社交、去上位,是一种自私。


但,以上还只是一个基础妈妈。作为一个当代妈妈,你还会被要求,要维持身材、要让自己保持年轻,不能成为一个失去性别的狗不理黄脸婆;要有独立的事业,当然,这得建立在你把孩子照顾好的前提下;要亲密育儿,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要在场、陪伴;要会教育孩子。孩子成绩不好,当然怪你。孩子成绩太好,又要时刻反省有没有让孩子快乐。


当你把自己的需求挤压到无限小,竭尽全力,花掉了最宝贵的青春、金钱和精力,完成了所有这些看上去无法完成的任务,人们却开始告诉你,你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这简直是现代恐怖故事。



我的旧同事,一位什么事都立志要做到最好的完美主义者(实际上大部分时候她也确实做到了最好),最近遭遇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完败。


按照任何苛刻的标准,她都是一个完美妈妈:为了照顾孩子,她辞掉了工作,保姆和长辈只负责家务,照顾孩子她从未假手于人。小孩的所有用品全都精心挑选,进口货担心海淘有猫腻全部是托朋友人肉背回或者溢价寄回,自己在郊区包了一块田找人种有机菜,用尽心思给小孩营养配餐几乎从不外食或者外卖。从大运动、精细运动、奥尔夫音乐、读英文绘本、养育共情、幼儿社交环境、择校等等,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有踩过坑,因为她真的是那种会提前两年、不惜成本把所有功课都做透的学霸选手。


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她做到了全心全意,验证了一个妈妈可以有的无限耐心和无限韧性。


但是最近,孩子的班主任找她谈话,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她的建议是:回到职场上班,或者去上个什么学,因为在孩子眼里,她落伍了,她的全部建议孩子都觉得是老生常谈,不想再听。


这像是一记耳光打在她的脸上。然而老师也没有说错,因为进入六年级、快要跟大人一样高的孩子,对妈妈的不耐烦已经溢于言表——就像快要进入青春期的小孩经常陷入的那种极端。他不认可你,那你说的所有话都根本不想听。


当然,这熊孩子也一样跃跃欲试地试图挑战他亲爹,但他跟父亲的关系不太一样。第一,父亲不负责他的日常,因此没那么多挑父亲毛病的机会;第二,父亲不是总能响应他的要求,偶尔响应一次,他会感到双倍的快乐,妈妈随时随地的响应反而成为他退而求其次的保底选择;第三,没有那么亲密,孩子在父亲面前反而会适度收敛。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先嫌弃她的,甚至不是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就会遭遇中年危机然后掉链子的丈夫,而是毫无保留为之付出一切的儿子。


原来做父母,也跟谈恋爱一样,不是付出越多,就会收获越多。


也许,在未来,孩子度过了分裂的青春期,她们终将和解。但此时此刻,她终于清醒,无论她有多爱这个小孩,无论在这个小孩幼时她们曾经经历了多么密不可分的时光,但她都必须要接受,小孩渐渐长大,就意味着必须把自己的人生与小孩的人生渐渐剥离,渐渐各自独立——小孩会像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那样,有自己的判断,甚至有对你的评价,而且正因为亲近,这种评价有时反而是苛刻而无情的。



和孩子,说白了,其实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不能丢失清晰的界线。自动放弃这条线,让对方全面侵占你的人生,你并不会因为自我牺牲而得到双倍的爱和收获,反而会招致最可能的两种结果:被习以为常地轻视,或者成为难以回报的包袱。


也因此,在我另一个前合作伙伴向我寻求建议的时候,我忍不住告诉她:诚然,为了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是对的,但你自己也只能活一辈子,何必呢?


这位名校毕业、之前在奢侈品牌做到中高层的女强人,前几年怀孕之后辞职跟着丈夫去了美国,在美国生下孩子并定居生活。她想得很直白:要让孩子接受最完整的美式教育,不能只是长大以后做一个留学生。为此,她和丈夫不惜变卖了国内一切资产,重金在纽约最好的学区置业,丈夫在华尔街专心挣钱,她则专心全职带孩子。


但随着二胎降临,她彻底陷入了崩溃。国外找保姆、找阿姨很困难,她们也不是有钱到可以豪掷六位数年薪给时髦而专业的上东区全职nanny。陆陆续续找来的帮工,真的不太把这种初来乍到的华人家庭当回事儿,能偷懒就偷懒,做事非常不地道,还动不动就掀桌子辞职。


碰到全球疫情,双方父母也去不了美国,可怜这位前半生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只会做番茄炒蛋、白菜炒蛋、蛋炒蛋……的金领女人,独自照料两个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成天蓬头垢面、而且人在异乡也很孤独。有一次在大街上偶遇她们总部的前同事,她真的是立即躲了起来,看着仍然美丽、自信、意气风发的同事,再看看几乎就要被行人当作是华人nanny出来遛孩子的自己,她终于忍不住大哭。


最终,她决定从这种狼狈的生活中脱离。前不久她告诉我,她排除万难也要回国了。先重新在上海找房子,然后等着时机合适哪怕要隔离2个月,她也要带着孩子毅然回国——孩子今后就在国内上学,而她要努力重新回到职场。


是的,会有很多人劝她,为什么不坚持一下呢?吃几年的苦,孩子将来的教育就不用来回折腾了,太可惜了。


对中国人来说,做父母的,不就是要为了孩子牺牲么?


说一声“都是为了孩子”,就是一柄没有人能避开的双刃剑。


对父母来说,为了孩子,仿佛就意味着无限牺牲。大部分时候,这种牺牲由父亲监督、由母亲贡献(少数时候也有一些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在这种思路下,牺牲全家的生活品质去拼一套学区房、父母卖房供小孩海外留学、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全都花在了望子成龙的课外培训和去往课外培训的路上、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照顾小孩、为了小孩教育长时间两地分居、跨洋相隔,到最后两口子越来越陌路相见如宾……这些,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对小孩来说,伊只是长大而已。也并不是自己要求被生下来的,十六岁之前多半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但只是这样普通地活着,却必须背负妈妈、或者父母的巨大牺牲,他们需要达成怎样的成绩,才能走出这种几乎绵延终生的负疚?



所以,我想对所有女性说——


我们需要开始新的,关于爱的练习。不是那种苦大仇深的爱——爱一个男人,就要跟他吃苦受难;爱我的孩子,就必须献祭我自己的一切。不是,更不必。


放松的、健康的、界限清晰的、彼此尊重的、能够带来快乐的爱,才会正向推动我们的人生。


我们需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听信任何要求你无私奉献的鼓吹,也不要真的觉得自己付出一切之后可以不求回报。


不,没有人是真的圣人,当你觉得自己是这样伟大无私的人时,常常是人生已经开始走向偏执。


把自己始终作为人生的主线,先把这条主线走稳、感到安全和确定,才能为那些我们深爱的人:父母、爱人、孩子输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以及,当任何支线跑偏了、下线了,都不会影响你这条主线,继续书写自己的人生。


请每日三省吾身,如同世界上任何紧急救援的优先顺序:先自救,再救人,否则,就只好大家一起沉沦。


图来自艺术家bianca bagnarell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