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自己了,先做个人吧!
事情是这样的。
好朋友求助,让我和他的表弟聊一聊。这位表弟从还不错的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了,一直不找工作——理由是,年轻人不能为了一份996的工作,困住自己的自由。他受不了格子间里的机械枯燥与无意义社交,家里人问他想做什么,他说:做自己。
父母劝他别放弃找工作,他说“进了职场人就废了”;父母提醒他要为以后打算,总不能坐吃山空,他说“咱家不是有三套房吗?足够养活我了”;亲朋好友问他不上班整天在家做什么,他无比骄傲地回复:“人这一生,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还在寻找。”
说得如此慷慨激昂,但目前看起来,他喜欢的事是什么呢?
打游戏,逛B站,刷抖音。
在互联网又扁平又极端的世界里,他跟着热搜高喊“不要内卷”“拒绝被剥削”,看着同样年轻的up主如何凭借一条土味视频实现一夜暴富,天天都有人潇洒辞职说走就走开着直播游遍祖国大好河山,顺便拍拍VLOG日赚斗金——满眼都是不走寻常路就能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功,他坚信他也能如此。
前不久,他对家人说,想做“自由职业”,于是朋友拜托我,让我对这位表弟普及一下自由职业的方方面面。
我对表弟说了说自由职业可以做的事、大概的收入构成、以及着重强调了自由职业其实要求更高的自我管理——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和场所,意味着随时随地都要工作;没有老板、没有绩效考核、没有公司约束,更加需要严格、持续的自我驱动。
“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起床写4小时稿,坚持10年了。”
这位表弟听我说完,嗤之以鼻:“那这和上班也没什么区别啊?”
我说:“任何能赚钱的事儿,都是一份工作。既然是工作,就肯定有标准、要效率、能保证稳定产出。”
“挺没劲的”,表弟最终仍是意兴阑珊。
过了一阵,出于好奇,我对朋友打听这位表弟的近况。朋友说:还在家里待着呢。表弟非常坚信,其他人过的,都是混吃等死被割韭菜的日子。他特别明白,他拒绝这样,他要坚持“做自己”。
但,我觉得很讽刺:那些高喊着不要随大流、坚持“做自己”的人,其实恰恰是在盲从。
现在的流行文化里,人们对“做自己”的定义,实在是太模糊了。几乎每个人,尤其是取得了某种成功又反过来兜售成功学的人,都能说出一套个人经历,然后告诉你:一定要做自己。
娱乐红人们,有人设包装的需要,时下流行什么就包装成什么。
仔细回想一下,你便会发现,有一年娱乐圈突然涌现了很多“吃货”;又有一年人人都是“隐形富豪”;到了近几年,不管是台前的还是幕后的,都在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在这些故事里,这些当下光鲜闪耀拥有流量的人上人,都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一直不在乎旁人的目光、一直在做被周围人不理解的事、一直在反抗一些世俗的定论。
看上去满满的正能量,但品一品,不过是用结果反证一切。因为成功了,所以说什么都对。
尤其是某些全靠哗众取宠和资本运作、成天在公众面前上蹿下跳的网红,如今也堂而皇之地在各种直播、广告、网综里,告诉你“一定要做自己”。
这些人真的是靠“做自己”取得了成功么?稍微观察一下这些人的套路,很容易发现,他或她只是在做势利小人、做跳梁小丑、做见风使舵人云亦云的机会主义者。
成年人当然不吃这些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一套,但年轻人却是真的很容易被“喊口号”和“结果论”带偏,以为做自己就是只顾自己、肆意妄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然后就能像导师们一样,做明星、做网红、做轻松赚大钱的人生赢家。
诚然,当下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生存环境对年轻人都很不友好,互联网过于庞杂且多是虚假的信息,对所有人的冲击也特别大,大家都想快速找到路径,通向成功,奔向自由。
所以很好理解,懵懂的年轻人、甚至阅历稍浅的成年人会疯狂膜拜那些看上去超级自信、不顾旁人目光、特别会喊口号的“人生赢家”,因为这种目空一切的傲慢人设,很能诱惑到迷茫、受挫、迫切期待光环加身的年轻人。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一个借口。可是,一个虚浮的借口根本骗不了漫长的一生,甚至,连一个人生阶段都骗不过去。
想起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是一个女孩控诉家人。大概是她抛弃了稳定的工作,跑去大理要做自己、过慢生活。家里人都反对,说你才20几岁,于情于理都不该这么早就开始过慢生活。女孩把家里所有人都怼了一轮,说“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拿血缘关系说事儿,就是道德绑架”。家里人也确实管不了她,就随她去了。后来她打算在大理开一个民宿,需要先买房,她管父母借钱,父母不同意,导致她看中的房子被别人买了。她气得大哭,上网写帖子吐槽:父母皆祸害!
那个帖子没几天被她自己删了。因为评论里,骂她的、比跟着她一起骂父母的,多得多。
不能接受失败、害怕竞争,于是不工作、梦想走捷径,还要在啃老的同时埋怨父母的不理解——这是别人眼中的她。可在她眼里,她只是在勇敢地做自己。
说白了,“自我”和“自私”,只差一个字。
那么,什么才叫“做自己”?
在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
你首先得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
父母的宠溺、爱情的冲动、粉丝的狂热,以及,不可理喻的自恋——这世间有很多非理性的爱,会造成“你是世界中心”的假象。除非你确保能一直活在这些非理性的爱里,否则一旦失去这些,你会崩溃得摧枯拉朽。
其次,你得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看上去不管不顾的潇洒与率性,都有它的隐藏前提——你的自由,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牺牲与成全之上。否则,那不是自由,那是自私。
再者,你需要认识到真实的人性是一体两面的,是光明和黑暗、灵性和兽性的结合,你到底选择追求哪个自己呢?纯粹光明和纯粹邪恶,显然都不能追求。你需要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点点翻拣自己的好与坏,理解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克制中不断雕琢自己的人性。如果你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你做的到底是谁呢?
最后,不要在别人的干扰下误会“自己”。很多年轻人会迷失在偶像崇拜的路上,以为学习、复制他们就是找到了自己。但真相是什么呢?发达的整容术让美丽变得统一又乏味,一窝蜂的慕强只带火了知识付费生意以及对“假装学习”的享受。偶像让你做自己,只是因为这么说不会出错。哄好你,总比激怒你,更有利可图。
我们最终要做的“自己”,不见得是理想的,但一定是真实的、不盲目的。懂得选择与取舍,偶尔懒惰,偶尔冲动,有想做的无关紧要的小事,也有想实现的安身立命的大事。拎得清什么是必须的责任,什么是有限的自由。懂得享受人生,更懂得如何创造享受人生的条件。
总之,想要做自己,得先学会做个“人”——一个情绪稳定、思虑成熟的人。
孩子不知道世界的险恶与复杂,他们觉得“做自己”很酷、很简单、很real;反而是大人,越来越不敢“做自己”——
我的朋友里,有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女人。与最爱的男人分手当天,因为他母亲的一句劝慰:“没关系,你们俩虽然不在一起了,但你还是可以把我们当成你的爸爸妈妈”,在晚班的地铁车厢里泪流满面。
我的朋友里,有遇人不淑、身怀六甲时不得已离婚的单亲妈妈。后来因为孩子一句任性的“我要去找我爸爸,再也不想理坏妈妈了”,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到吐出胃酸。
我的朋友里,有人到中年的好爸爸。在偶尔放纵的老友酒局上,聊起身患重疾的孩子,哽咽地说“我后辈子,不会再有自己的梦想了”。
我的朋友里,有任劳任怨照顾失智老人的成年人,有为了家庭忍受高压力工作的打工人,以及大多数,都是半辈子循规蹈矩勤勤恳恳宁愿自己吃亏也不给别人添麻烦的靠谱的人。
他们都曾在人生某个至暗时刻,表示过想要从这令人窒息的命运里逃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梦。是的,彼时彼刻,他们的确想要甩开人生的包袱,逃避自己的责任,但谁又忍心责怪他们呢?更何况,他们最终,也没有去做那个想做的“自己”。
对于他们、以及如他们一样的你,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
你不必总是坚强,你当然可以软弱。我知道你从来不曾真的想要卸去这些痛苦的责任,你只是太累了,很想短暂地休息一下。
你比任何人都知道,即使逃开了,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轻松。善良如你,只有更重的负疚罢了。
我很想劝你“做自己”——这个概念,不只代表逃避,有时候也代表尽力而为,不要苛责。
人生大多数时候并不好玩,只不过总有人在努力活得有趣;人生有时候真的很累,希望隐忍如你,能在辛苦之后,拥抱自己的坚强。
你是有血有肉的人,你更是有情有义的你自己。
我只愿你,别忘了,爱自己。
插图来自艺术家Marco Melgrati
来讨论
如果你有1000万,
你会想买这个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