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国际上有多大面子?央行这份最新报告给出了答案
商小妹说
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16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6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为1.68%。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报告指出,2016年,人民币稳居中国跨境收付第二大货币。此外,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发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国际合作成效显著,跨境使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究竟人民币在国际上有多大“面子”?
人民币国际使用概况
一、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
2016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85万亿元,同比下降18.6%,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为25.2%,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收款3.79万亿元,付款6.06万亿元,净支出2.27万亿元,收付比为1:1.6。
跨境直接投资业务
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收付金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44.2%;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收付金额1.4万亿元,同比下降11.9%。
沪港通和深港通业务
2016年,沪股通和深股通资金流入总金额为1105.5亿元,流出总金额为528.5亿元,净流入577.0亿元;港股通资金流入276.1亿元,流出2287.6亿元,净流出2011.5亿元。
二、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根据IMF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人民币储备约合845.1亿美元,占标明币种构成外汇储备总额的1.07%。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三、人民币国际债券
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36.1万亿元,同比增长54.2%。截至2016年末,共有407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中国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余额为8000.3亿元。
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狭义统计口径,截至2016年末,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债券余额为6987.2亿元,其中境外机构在离岸市场上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为5665.8亿元,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为1321.4亿元。
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大幅增长
央行称,熊猫债发债主体类型进一步扩展,发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17年7月末,熊猫债发债主体已包括境外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等,累计发行额为1940.4亿元。
四、非居民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
截至2016年末,非居民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3.03万亿元,其中,境外机构持有的股票市值和债券托管余额分别为6491.9亿元和8526.2亿元;境外机构对境内机构的贷款余额为6164.4亿元;非居民在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154.7亿元。
截至2016年末,1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 共计人民币1.51万亿元。
五、人民币外汇交易
2016年,中国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含银行间市场和银行代客市场)日均交易量832亿美元。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折合5.9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9%;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成交折合1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8%;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成交折合0.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1%。
六、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
2016年,银行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业务金额总计638.09亿元,同比增长6.66%;净调入430.83亿元。通过银行体系流入的境外人民币现钞持续较快增长。中银香港代保管库继续发挥境外人民币现钞供应回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境外参加行办理人民币现钞提存业务金额总计10.48亿元,同比下降44.1%;净存入8.68亿元,业务范围涵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银行从境外调入人民币现钞规模迅速增长
央行指出,近年来,银行向境外调出人民币现钞数量稳中趋减,从境外调入人民币现钞规模增长迅速。主要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出境旅游消费热潮,居民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境,在境外兑换当地货币并进行消费,导致境外人民币现钞规模持续增长,而人民币现钞在境外流通和贮藏功能有限,多数经兑换后又进入银行体系回流国内;
二是随着海外人民币现钞市场渐趋成熟,部分离岸金融中心已形成集中收付的二级市场,也造成了我国银行跨境调出人民币现钞数量的减少。
七、双边本币互换
截至2016年末,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金额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
八、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
2016年,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建设和直接参与者扩容。截至2016年末,人民银行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相关改革及进展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报告指出,2016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继续稳步推进: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开放和便利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更多类型境外主体可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简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优化沪港通机制,取消总额度限制,启动深港通。目前人民币在7大类共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已实现可兑换、基本可兑换、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共计37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92.5%。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服务实体,循序渐进,统筹兼顾,风险可控”的原则,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升跨境投资和交易的便利化,促进资源在全球有效配置,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展包括:
继续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着力培育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扎实推进Shibor、LPR应用,促进其使用范围逐步扩大。
不断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拓宽自律机制成员范围,进一步完善省级自律机制。
有序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扩大存单发行主体范围,推进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发行交易。
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积极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增强央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央行表示:
2016年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运行,“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也显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态势,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6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略有贬值。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趋势展望: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报告指出,展望2017年,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国际化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一、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将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不断优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使用也将稳步扩大。
二、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将不断深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强,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境外主体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将更加便利,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有望持续增长。
三、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将逐渐显现。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人民币国际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意愿将逐步上升。
四、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与相关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合作将继续加强,双边本币互换机制和双边本币结算协定将进一步完善,双边货币合作将在便利两国贸易和投资、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五、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和人民币清算安排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清算效率不断提高,跨境清算网络不断完善。与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相适应的会计准则、评级制度、税收政策也将不断完善。
来源 | 央视网、人民日报
编辑 | 曈酱
往期热点
扫码下载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第一时间关注最有价值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