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块钱一条!你的个人信息就是这样被泄漏出去的!

重庆商报 2018-08-01

商小妹带你重新认识重庆



生活中,我们经常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电话号码、姓名等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咋泄漏的?


今天,渝中区警方公布了一起涉及3人的“窝案”。从中你也许可以窥到一点真相。


一块钱一条

前不久,渝中区网安支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大坪某科技公司在互联网上有购买、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经过办案民警缜密侦查,发现该公司负责人雷某通过在网上购买、与同行业交换等方式获取大量有投资意向的客户信息后,以公司名义组织员工打电话推销贷款业务。


当民警抓获雷某时,他电脑中还存有8万余条向他人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


雷某被抓获后,民警顺藤摸瓜追查来源,又接连抓获王某(女)、梁某两名涉嫌向雷某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


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民警了解到,30岁的王某在重庆某银行工作信贷部工作,因工作原因接触到大量个人信息。在网上看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可以赚钱便心动了,因为平时信贷也有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获得奖金同时又能赚外快,真是一举两得。


随后,利用工作之便获取银行申请办理大额度信用卡的客户资料并向雷某出售非法获利。据王某到案后交待,他以一元钱一条卖给雷某,共获利近两万元。


无独有偶,民警了解到,另一嫌疑人梁某系市内某地产公司工作人员。也是利用工作之便获取房地产公司楼盘业主资料后将五万余条信息打包给雷某从中共非法获利八百余元。


“两名嫌疑人售卖个人信息为什么价格不一样,主要在于银行是特定信息,命中率要高些,属于一手资料,而房地产信息是二手资料。”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网安支队罗珂探长告诉记者,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利益共同体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雷某是一家金融中介公司法人,主要从事联系有贷款需求意向的客户,组织员工进行电话营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通过介绍在银行成功办理贷款的客户提成。而犯罪嫌疑人王某系银行贷款部员工,每月有向客户发放贷款的任务。


于是王某经人介绍后认识了雷某并向其提供银行内部申请办理信用卡的客户资料,交由雷某组织专人电话联系,对有贷款意向又符合条件的客户再交由王某进行办理贷款业务的手续。


雷某赚到介绍客户办理贷款的中介费,而王某不仅收到贩卖给雷某客户资料的钱,还赚到了完成银行贷款业务的提成,两人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截至案发,雷某靠售卖个人信息共获利8万余元。


另一犯罪嫌疑人梁某系房地产公司销售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获取楼盘客户资料,然后通过互联网进行贩卖并从中获利。三名嫌疑人两人都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信息然后进行贩卖获利,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日前,三人均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渝中区法院判处拘役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


已起诉110人

近年来,渝中警方针对市民反映最强烈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及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犯罪领域重拳出击。


渝警行动2018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渝中警方由网安支队牵头,多警种配合,破获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截至目前,已打掉辖区内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从事金融贷款中介业务公司18家,共计抓获并采取强制措施186人,起诉110人,进一步震慑了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8招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是钓鱼网站。



妥善处置快递单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 、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身份证号。


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


提醒: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提醒: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每年临近高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诈骗也进入活跃期,近年来,此类诈骗的技术含量也不断走高。骗子利用钓鱼网站、微信、QQ等群发散布出售虚假高考试题及答案的信息,诱骗考生和家长购买。


为打击此类新型网络犯罪违法行为,网络安全法作出相关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法律还对网络运营者的相关管理职责作出规定,明确其如果发现用户发布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这些规定,不仅对诈骗分子和组织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也明确了网络运营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END


文/编辑  by  曈酱

来源  by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党建网微平台、网络综合

图/网络


往期精选

越炸越强!痛苦折不断山城的气节,灾难压不弯山城的脊梁

被这些高考倒计时瞬间暖哭~(附重庆考点交通信息+突发应对措施)

白乐天自封重庆火锅始祖遭同行炮轰,工商已介入调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城事   /   悦读   /   洞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