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业视界】大数据杀熟:最懂我的人,伤我最深!

伙伴产业研究院 中工招商网 2022-03-25

近期,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宰你不是因为你有钱,而是因为和你熟”文中介绍,作者基于自己点外卖的经历发现,在美团上同一家店铺,用同一个配送地址,在同样的时间点单,会员比非会员的配送费更高。大家本以为开通外卖会员会省钱,但附近几乎所有外卖商户的配送费都比非会员高1-5元。一时间,买了美团会员的“打工人”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在微博、知乎、朋友圈里发出了声泪俱下的控诉:“价格歧视”、“割会员韭菜”、“吃相难看”

“大数据”杀熟--图片来源:链说视界



何为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主要的逻辑:只要你在互联网上有留下痕迹,企业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不仅限于买卖数据、滥用权限等来获取用户的访问/浏览/购买等行为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建立用户画像/用户行为,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为的用户进行归类,方便实施不同的营销手段,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差别化价格策略。

用户画像元数据采集--图片来源:知乎


用户画像对个人基本属性、兴趣爱好、购物偏好、社交属性等进行分析,为每位用户打上专属标签。对用户画像加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来做精准营销,分析产品的潜在客户,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推销。
 
“大数据杀熟”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初衷是把数据转换为知识,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匹配,让现代企业具备无限提升效率和精准服务的可能。然而这把“利剑”也被各类网络平台用于悄无声息地侵蚀“消费者剩余”。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精准靶向营销,不同用户不同定价,特别是一些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人群,溢价提供服务,从而出现了越是老用户价格越高、花钱买会员买到的不是优惠而是高价的怪现象。

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及行业规范发展内容,详见伙伴产业研究院最新出版的《数字经济时代,2020-2021年中国新基建产业发展白皮书》,内含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及医疗器械等7份产业发展报告。

(点击上图,查看白皮书详情)



APP整改进行时
“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美团,也存在于饿了么、淘宝、当当、天猫、携程、飞猪等平台。如付费会员的折扣被暗中取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餐厅,付费会员的配送费会更高;通过订票软件高频搜索某一班次的机票,机票就会越来越贵,诸如此类,林林总总。面对频繁爆出“大数据杀熟”引发民怨沸腾,2020年监管部门对APP采取了全面检测和整改措施:

2020年11月27日,工信部召开了全国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会,到12月24日完成52万款APP技术检测工作,发现了一批有问题的APP,责令1571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500款,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拒不整改的120款APP,采取直接下架的处罚。
 
2020年12月21日,工信部公开通报了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伙伴产业研究院统计发现,这批APP名单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应用分发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欺骗误导用户下载App等方面。部分头部企业APP检测仍发现问题,且未按要求时限整改完成,上榜APP包括了:QQ浏览器、腾讯新闻、京东等。

与此同时,工信部制定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10项标准和《App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7项系列标准,涉及图片、通信录、设备信息、人脸、位置、录像、软件列表等信息收集使用规范。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制定剩余9项标准,涵盖录音信息、短信信息、房产信息、通话信息、身份信息、传感器信息、日志信息、交易和消费记录、好友列表等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规范要求。规范标准的制定为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为企业合规经营明确规范要求。

 

App用户信息收集规范政策--图片来源:伙伴产业研究院整理制作

从纯技术上讲,数据和技术是中性的,但最终的走向却让人深感忧虑!伙伴产业研究院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种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人们高度依赖的工具。人们面对自己的隐私数据在各类平台“裸奔”已是无力抵抗,但隐私数据的现状,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面对大数据价值挖掘的巨大诱惑,去考验网络平台创始人、商业企业的人性,显然不靠谱,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衍生出来的技术伦理和监管缺位的问题亟待解决。


伙伴产业研究院认为,治理大数据杀熟还需“技术+监管”双管齐下:如鼓励开发反杀熟的大数据技术、使用技术类的监控平台、监管部门出重拳整治、立法立规来监管平台的大数据杀熟问题。


现代社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正在面临的以“大数据杀”“信息茧房”等新形式的不公、偏见或歧视,人脸识别引发道德伦理担忧,自动驾驶产生决策伦理等问题的解决方式,将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这把双刃剑该怎么用,值得相关立法/监管部门、企业家、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深度思考。




注: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私信,获得授权后,在转载文章顶部或底部注明“本文作者:伙伴产业研究院”即可。

【专家解读】广东“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出台

【一周要闻】深圳出台新政,加快打造全球5G应用标杆城市

【产业视界】赋能国内首个全5G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试点多场景应用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