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很小很小的事情,就能让我崩溃”
■ 兔子在严谨的格子线条中间乱窜,害怕走错,害怕危险,却也找不到出口,就好像人在焦虑的精神世界里无所适从。——《兔子,快跑》贺婉娟
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目前有3.22亿人患有抑郁症,中国有5400多万。加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根据《人民日报》2016年估算数据)。
2年前另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称,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
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专题所有案例为个案,若有相似感受,请咨询医生,切勿随意对号入座。疾病定义及症状摘自《默克诊疗手册》(www.msdmanuals.com)
强 迫 症
25岁 猫先生 创业者
“
高三寒假,我开始无缘无故地担心一些事情,比如说:家里的煤气,平常的作业,期末考试的成绩,之前我都没有担心过这些。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有一次我拿一道题去问老师,明明那道题我会做,答案也和老师说的一样,但我还是觉得我不懂,觉得答案错了。这是强迫症人经常有的经历,就是对着一个很明显,或者说根本不需要问的问题,总会纠结特别久。
我还会无故心悸、腰疼、咳嗽,每天晚上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想到头都要炸了。到了大二更严重,白天非常嗜睡,晚上睡不着。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当时身体很不好,脑子还在想这些,就崩溃了,一边哭一边打电话给家人,我妈说是中邪了,就跑来接我回家。
在江西精神病院,我被诊断有强迫症,伴有抑郁和人格解体。
听到这个消息,我特别感动,特别高兴,特别想哭。终于有个人告诉我,原来不是中邪,不是自己想太多。突然有一个医生跟你说,不是你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就觉得终于有人肯理解我了。而且既然有那么多人得过这个病,这个病一定有治疗方法的。
我开始吃药,确实有缓解,但也会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后来,我开始慢慢降低自己的要求,我对自己说:“对呀,我确实是状态很差,但是我不能放弃正常人的生活。”慢慢地,我从一天担心二三十个问题,到一天担心五六个。
到了大学毕业,我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已经很少,当然还是会担心门没锁,可是我不会太排斥自己。
当我慢慢不那么纠结的时候,我的脑子就转得快了。
经历这一次病,我的人生观也有点变化。以前总想事事都做好,对自己有太过分的要求。这一病以后,我会大方地承认,我只是个普通人。时间长了就会放过自己。
也许一切的神经症都可以从放松、放过自己开始,但又不能直接告诉一个处在精神疾病中的人“放松”,他只会觉得你完全没理解他。人们很容易不理解精神疾病,当我向别人倾诉,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你就是想太多了”,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我了解这个病,我或我朋友有相似的经历”。
”
强 迫 症
以反复出现的、持续的、不想要的、焦虑激发的侵入性念头、画面或冲动(强迫观念)为特征。另外,有些人受强迫观念的驱使,感觉不得不反复做出一些仪式动作(强迫动作)——特别是身体动作或心理行为——以减轻或预防由强迫意念导致的焦虑。
精 神 分 裂 症 ?
25岁 李一乐 留学生
“
16岁的暑假,我经历了非常大的一个刺激,简单说就是一个我喜欢的男孩欺骗了我,也骗走了我的第一次。他毁灭了所有我对爱情的定义。
整整一个月,我白天一醒来就开始流泪,晚上哭着睡着。到了高一的时候,我就开始发奋学习,精神越来越紧张,睡不着觉,觉得四肢仿佛连不起来,头和身子是分开的,还不自觉地扯头发。有时候半夜在房间里晃悠,晃悠的时候会看到房间里有陌生男人,能听到低沉的声音在我耳边一直说话。我就觉得自己不正常了。
医生说我是精神分裂症,我就休学住院了。
当时觉得自己是废人了。直到我上大专期间,遇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我疯狂地爱上了他。可他实在太优秀了,而我因为吃药,连话也说不清楚。为了配得上他,我觉得要作出一些牺牲——我决定断药。
停药一段时间之后很难受,像毒瘾发作。我就忍着,那段时间,依然会口吃、记忆不好,但我还是拼命在看书学习,然后我考上了本科,慢慢变好了,现在出来留学了。
后来了解到美国精神疾病方面比较发达,我就想去看看那边医生怎么说。他们说,16岁那次可能是误诊,可能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精神分裂症的人能通过自己停药自己恢复。我至今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病,我只知道症状是真实的。
我一开始有点怨天尤人,但后来我觉得,如果我没有生病,我不会知道另外那些人是怎么生活的,不会体会到差生那种深深的无奈。
如果能帮助到像我一样经历精神疾病的人的话,我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想说:不要放弃。不管有多困难,都不要放弃。
”
精 神 分 裂 症
是一种以脱离现实(精神错乱)、各种幻觉(通常为幻听)、坚定的虚假信念(妄想)、异常思维和行为、情感表达减少、动机消失以及日常功能(包括工作、社交和自理能力)受损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它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严重致残原因。
抑 郁 症
23岁 马孔多 待业
“
2016年下半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嗜睡很严重,吃得也特别多,心情还很不好。那年10月底,我约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咨询师听了我的情况,第一句话就是你可能是抑郁,我帮不了你,建议去安定医院。我一听就炸了,感觉像被判了死刑一样,非常焦躁、害怕、坐立不安。
安定医院是我这辈子的噩梦,太可怕了。所有人都愁眉苦脸,没有人笑,没有人说话,偶尔有声音,也是哭闹的。
我做了四个量表,确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既然有病,就治,治就会好。医生给我开了药,我就一直吃到现在。
抑郁症没有那么影响生活,真正让人感到难受的是焦虑症,如坐针毡,百爪挠心。最严重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不敢出寝室门,不敢上厕所,不敢接电话。就是怕,也不知道在怕什么。
抑郁症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看不到一天比一天好,所以很容易就没有信心。但我把所有药盒都留着,憧憬有一天,康复了那些药盒子就是战利品、功勋章,我靠这种想象激励自己。我甚至还想过,多年以后去安定医院外开一个酒吧,专门服务这些患者,拍下他们最失意的时候,他们康复了能回来看。
变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我一直有自知力,就是我知道我生病了。每当我有“ 死了算了,没劲 ”这样的念头,我也知道,不能这样。
我的意识一直在提醒我,你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总有好的一天。
”
抑 郁 症
是指一种强烈的足以影响社会功能或导致对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的悲伤情绪。尽管抑郁可能在近期或其他悲伤的事件之后出现,但是这种悲伤情绪表现为一种超出实际情况的不恰当的情绪反应,且持续时间长。
双 相 障 碍
23岁 卡特赫纳 留学生
“
2016年,我大四,在准备出国的考试,压力很大,情绪有点低落。后来去美国读博士,一开始,周末处于瘫痪在床的状态,一直哭,后来每晚都哭。没有因为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一种很概括性的罪恶感,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努力,觉得花了爸妈那么多的钱,周末自己却在这里哭,算什么。
有时想很小很小的事情,一直想,想到自己崩溃。失眠、食欲不振,一顿饭吃三颗葡萄就饱了,再吃也会吐,每天就靠喝可乐过日子。
男朋友建议我去看心理咨询,咨询师了解之后就说是抑郁和焦虑,直接叫了处方师开药 。于是我开始吃药,并且办了休学。我回国之后,确实心情好了很多,食欲也正常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失眠。
复查的时候,我跟医生说感觉自己恢复了80%。他安排我去做了红外热成像及血流图,看了检查结果之后,他特别同情地看着我,认真地说:“你可能是双相障碍。”
对于康复,抑郁的时候还是很希望的,变成躁郁之后我搜了一些文献,说没有什么治愈的方法,但是通过心理咨询是可以有基本的社会功能的。但我想,躁郁总比抑郁好,我还有躁的时段,想发脾气就发脾气。
生病后的自我意识让我找到一个逻辑的自洽,用一种鸡汤的方式说就是跟世界和解。我现在对于自己的要求不是优秀这两个字了,下半年去美国养条狗,顺利毕业,找个不那么累又比较感兴趣的工作,在别的方面充实自己。
找一个逻辑让自己说得通,不要太过于去探寻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人生在世,活得爽就好了。
”
双相障碍(躁郁症)
躁狂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和与外界不相符的情绪高涨。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时间出现过度悲伤和对生活失去兴趣,有一段或多段时间出现情绪高涨和精力极度旺盛并常伴随易激惹,两者之间可有相对正常的无病期。
■ 芒果还未成熟就被强行摘了下来置于舞台中央,显得不合时宜,精神疾病患者并非犯了什么错,他们只不过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想法。——《青芒果之味》贺婉娟
● ● ●
就像我们在上文可以看到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心世界,既没有那么黑暗,也没有想象中疯狂、丧失逻辑(在疾病的急性期他们可能会表现得让人难以理解,被认为是“疯狂”)。
大多数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承受着生活,有高兴有悲伤。他们细腻、脆弱、痛苦、失望,但很多人始终有自知力,也怀抱原始的求生欲,情感的感受力,努力让一切不变得更糟。
■每个人都是孤岛,漂浮在自己的海域,但若能偶尔从海面飞起,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孤岛》贺婉娟
他们有的像感冒一样很快就好了,有的像胃病一样无法治愈,总会间歇性发作,也有的如同做了一场手术般在鬼门关走一遭。
我问他们,有什么是其他人可以帮得上的?一位受访者答:“当我们说起精神病时,不要露出看怪物一样的眼神,这样会让我们好受很多。”
以上内容节选自《城市画报》7月刊
《当我得精神疾病时,我在想什么?》
▼
另外,《城市画报》年中征订开始啦!
点击下图马上订阅全年12期杂志
▼
●
●
●
文 席郁兰
插画 木青年
实习生 杨梅 卢绍聪
特邀审校 刘丽君
微信编辑 Icy
封面插画 Henn Kim
戳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