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保健回来的路上,碰见了去蹦迪的爸妈……
👆 马上把我们设置为超级关注吧~
一提到中国父母,不少人的印象应该就是保守又顽固。要评家长们的口头禅前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一定能占有一席。但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很多“别人家的爸妈”。
关于这个话题,城画君在周末发起了“酷爸妈”征集,发现城画好多读者的父母都开明又有趣啊。
@我怎么这么好玩:小学写作业到半夜没写完,然后我爸爸打电话给老师,说我女儿作业写不完,就不写了。
@ Icey Yau:前几天,我和妈妈聊起综艺《我家那闺女》,里面的老爸个个都急着给女儿操办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我妈妈的态度可以说非常朋克了:“想养小孩自己生不就行了?为什么要逼着你们生孙子外孙呢?家里又没矿没皇位等着人继承。”
@ shimingxuan:“反正都是搭伙过日子”这句亮了😂,老妈的双眼早就将这世间看得明白明白。
@ vivi:有一次晚上和朋友去酒吧喝酒,然后喝到一半出来买烟,结果在酒吧门口碰到了我妈和她的姐妹。我俩还在酒吧门口打了个招呼,她说这么巧哦。我说对哦,好巧。感觉俩人像在酒吧碰到了熟人一样。我回去跟朋友说刚在门口遇到我妈,惊艳全场。
对城画君的朋友MO来说,在夜店偶遇父母这事一点也不稀奇。最近,我们采访到了三位子女和一位妈妈,一起来看看那些非传统型父母的故事。
“你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想要怎样的人生你自己决定”
▼
陈妈妈 49岁 经理
周爸爸 51岁 经理
我父母的确很爱玩。我六岁开始他们去夜店就会把我带上,炫目的灯光和嘈杂的音乐吓得我直哭。长大以后他们还经常撺掇我去台上尬舞,“骗”老板免单。
朋友开玩笑说他们可能是故意让我童年留下阴影,导致我现在一直都对夜店不太感冒。
我爸妈到现在也很能follow时下新的文化,父亲喜欢买复古运动套装(时下比较流行vintage),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机车和赛车风格的外套,妈妈上两年买的MA-1飞行员夹克,我最近拍平面照也可以借来用。
就是这样一对在别人眼里有些不靠谱的父母,但在我当初冒出去韩国当练习生的想法时,他们帮我到处打听具体情况。现在证明了自己不适合,他们也会给我台阶下,解释为寻找人生路上的试错。
△过年买了新衣服的我和妈妈的合照
现在我慢慢走上了专业跳舞的轨道,我自己反而会比较多顾虑,他们倒是一直义无反顾地相信我的决定,甚至会推荐我去走这条不同寻常的路,也给了我很多支持。
在我眼里,他们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从不认可社会给人设定的成功模板,虽然按部就班的生活确实比较稳妥,但有些事年轻的时候没去闯一把,以后老了是会后悔的。
“我们不关心你飞得高不高,
只要你好好看这世界多精彩”
▼
杨妈妈 54岁 公务员
我妈年轻时起和很多文艺少女一样,都拥有环游世界的梦想,但不同的是,很多女人有了孩子以后就“收起了羽毛”,我妈却越飞越远。
其实她薪水一直不算高,但每年她都会攒一些积蓄,和我爸到处去旅行。为了出国自由行,她现在甚至还会在家看我初高中的英语教材、听BBC广播。每次去一个新的国家新的城市,她都做足功课,把当地的历史建筑文化研究一番。
△妈妈在德国旅行
有一次爸妈自驾落基山脉,山区没有网络,无法导航,但是他们竟然全程都没有迷过路,很轻松就找到了目的地。因为之前做攻略时,妈妈就在地图上面走过很多次了。看《飞驰人生》时我就在想,这不是照搬我妈的桥段吗?
神奇的是,酷爱学习的我妈,在我小时候却时常“干扰”我学习。
高中的时候我每次在家做功课,她就端着零食进来,叫我劳逸结合,但是我明明刚打开书没一会儿……
△妈妈之前的读书笔记,看了有点羞愧
后来去国外留学的时候也是,别人的父母发视频过来都在叮嘱要好好学习,只有我妈每次都顾着给我“洗脑”,叫我一定要融入当地生活,体验多元文化,常去旅行。如果碰到合适的国外帅小伙,谈场跨国恋也未尝不可。
以前我会有点责怪我妈对我要求太低,后来妈妈跟我谈心的时候,告诉我:“我不觉得学习分数有多么重要,我只想希望你多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现在的我反而非常感谢妈妈给我的宽松教育,和同龄人相比,我好像确实很少产生焦虑的情绪,也经常被朋友说成生活美学家。
如果未来我有了小孩,也要当一个这么酷的妈妈,告诉TA人生就这么一次,要好好珍惜、享受生活,不要停止阅读和行走,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就好。
“找不到比我们更爱你的人,
那就不要轻易结婚”
▼
陈妈妈 49岁 家庭主妇(退休)
身边很多父母都为子女的婚姻操碎了心,而我去年一年都在为我父母的婚姻焦头烂额。
原因就是马上就满五十岁的我妈,去年突然跟我说,她和爸爸准备办离婚的事情。我一开始非常震惊,也没什么事情发生,为什么突然走到这一步?
后来我妈跟我解释说因为她觉得在爸爸的眼里看不到爱情,对他已经没有了感觉。一个中年妇女冒出这种想法,很多人可能只会劝她都这把年纪了什么爱不爱的,凑合着过呗。
△妈妈的朋友圈都是这种画风
但我知道,在我妈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凑合两个字。以前我妈看上来他们厂里最帅的男人——我爸,几乎是背着外公外婆嫁给了他;后来发现我爸不是赚钱的料,我妈也不怪他,自己学投资挣了不少,给自己买衣服买最贵的化妆品。
虽然家境一直不算好,但我妈妈是个极其在意仪式感的女人,出去买菜经常会带一束花回来,餐具摆上桌必须是全套的。
所以从小我妈对我的教育就是,女生首先要学会自立,才有资格谈平等的爱。她一直告诉我,如果以后你找不到比爸妈更爱你的人,不结婚也没关系。
我妈离婚后,我曾经让她来深圳找我,她居然回我说:“围着你和你爸转了半辈子还不够?现在我要过过一个人的潇洒日子了。”当时觉得我妈可真是酷毙了。
和几位“幸运宝贝”聊过以后,城画君还采访到了一位妈妈代表——中国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出柜第一人吴幼坚。请她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个非典型中国家长的生活方式与教育理念。
“他喜欢男孩既不是错事,
又不是坏事,那就没事”
吴妈妈 72岁 编辑
▼
我33岁半才有独生子,工作很忙,但他读小学时我每周日都和他上街,从中山一路家里步行到中山五路,边走边聊很开心。他高中毕业准备高考,我每晚9点多都去他房间和他聊天,连自己感情的事都会和他分享,就像朋友一样。所以儿子未满19岁就很自然地向我说出他是个同性恋。
恰好不久之前我读过《同性恋在中国》和《同性恋亚文化》这两本书,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遇到同性恋者,一定要尊重他们,平等相待,没想到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我严肃地问了儿子几个问题,确认他有很好的自我认同,就放下心了。
△吴幼坚2014年去旧金山参加同性恋大游行并在亲友会方队前跳彩虹舞。
两天后吃饭时和先生说起,他对这件事也看得很平常。他后来解释过:“生命本来是很偶然的,我自小父母双亡,十几岁回国读书,以后成为教师……为什么会和吴幼坚结婚,为什么她生的是个儿子,和为什么他是个同性恋者一样,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选择,应该顺其自然的事情。”
几年内我们都没再议论这件事,直到2004年12月1日,儿子以同性恋身份接受电视新闻采访,第二年电视台又邀请我出镜,于是我成了“中国首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
有了头衔,就有了责任。2008年我和阿强一起创办了同性恋亲友会。为了与全国各地求助的孩子和父母交流,我60岁买回第一台电脑自学打字,从手指僵硬地敲出第一句“吴幼坚个人电脑现在开始使用”,到11年来发表3387篇博文,还给成千上万求助的家长和孩子回信。
△72岁本命年的年初五摄于广州聚龙古村
要问我做过最酷的事,应该是70岁那年在家闭关写作,71岁出版26万字的《彩虹——LGBT人生纪实》。书稿没完成我不敢去外地旅游,生怕万一发生意外留下遗憾。写这样一本书,目前非我莫属。
很多人会问我,年纪这么大还在做公益是为儿子吗?说实话儿子已和同性爱人在美国登记结婚,我主要是想让晚年过得充实丰富,身心快乐。还能帮助到其他人,也是挺好一件事。
#城画君有话说
看完这么多“酷爸妈”的故事,城画君发现这些能够和子女和谐相处平等沟通的父母,通常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即便有了孩子,他们也没有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子女身上,而是依然热爱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能够跟上这个世界变化的脚步。
然而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够遇上与时俱进的父母。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他们为别人牺牲了一辈子,很多人失去了自我,却要容忍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了自我。”
在采访吴妈妈的时候,我们请她以一个母亲的角度,给90后/00后的孩子一些和传统型父母沟通的建议。她说:“每个人都是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判断什么是对的,父母也是。最重要就是多花点时间,帮他们向你的那个世界走近一点,并且向他们证明,你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最后,城画君分享一句最近看到的话给大家:“我们有两次成长,一次是离开父母,一次是走近父母。”既然家人是无法选择的,那就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谅解,去缩短沟通的鸿沟。要记得他们的出发点,永远都是爱我们。
#讲讲
你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呢?
他们给过你最棒的人生建议是什么?
✒️
今日编辑|EDITOR
阿南
👇🏻READ MORE👇🏻
举手让爸妈知道
你们心底都爱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