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井越:别再问我什么是Vlogger

CITYZINE 城市画报 2019-09-04

井越是什么时候进入大众视野的呢?


这要追溯到2018年初,一支名为“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的Vlog。它不仅刷了网友们的屏,视频中的神仙眷侣井越(@大概是井越)和八哥哥(@Hachi八哥哥)也让各大网友变成柠檬精。


到了2018年末,他发表了第41支Vlog👇🏻


#井越的第41支Vlog-《当我们再来一次2018》


Vlog,即Video Blog视频日志,视频博客,创作者以影像代替图片和文字,记录他们的生活瞬间,通过后期剪辑、配乐形成一个不超过半小时的视频,相比于抖音、快手的内容,它像是年轻人的私人纪录片,展现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2018年,Vlog在B站的投稿总量达到65万,相比头一年超过400%的增长。而在它的发源地YouTube,从2012年出现至今已经超过1亿条Vlog。


必须承认的是,这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记录生活的形式之一,“人人都拍Vlog”的风向标已经形成,各种风格的Vlogger层出不穷,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井越。


作为国内最早进行Vlog创作的博主之一,有人评价井越是好能说一男的,但他自己却怀疑过自己和深海鱼类一样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条会发光的深海鱼,能够先被看见、被跟随或远离。


这次,我们找到了这个好能说的男孩。



当母亲最初问及井越现在在做什么?井越回答“在做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从2017年的夏天开始“破土”,“执行”了近两年后,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百万”项目。——一个有几百万粉丝的项目,一个每每露脸就有几百万观众“浏览”的互联网视觉工程。


后来,井越的母亲知道这个项目和拍视频有关,首要关心的是“你该不会也要上镜吧?”因为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的长相气质绝对经不住一秒二十四帧的逐格考验。


可顶着这样的“外貌”,井越成了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Vlog博主之一:驾驭时尚、长于思考、自在活着......但井越成为难以被归类的头部Vlog流量,原因不仅如此。


# 这个名叫“小箱”的灰色小象毛绒玩具经常在井越的Vlog中出现,颇受欢迎。图源井越微博



📹

“我也羡慕我在Vlog里的生活”


晚上11点在饱餐后光顾的古着店,不带墨镜就乘上白日雪山间的火车,穿过没有门的电梯间,坐在播放《绝命毒师》的暗房,泡一杯速溶咖啡敬眼前的埃菲尔铁塔,随后关上窗...... 


井越是这些事情的主语。


从2017年开始,单反相机和八爪脚架成了井越的“生活方式”与无数人之间的纽带,一期一会的视频封面上标称着“上海”“巴黎”“东京”……


# 井越VLOG045. 前往巴黎感受高端美发和懒散袋鼠!


透过评论,井越的受众大约分为四类,有的为了汲取努力工作的能量,有的消解了生平经历的寡淡,有的品味着井越美好的审美、趣味乃至荷尔蒙,有的试着效仿并指点Vlog中技法层面的成功。


井越的Vlog好就好在,没有刻意飘忽的镜头,也没有花哨的调度和转场,用他本人乍听上去略显含混的声音,递达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体验与感受。 


在井越的Vlog里,景色向身后远去的速度被放慢,他和他漂亮的女朋友会精心点评一只田园犬的仪态,把公园透过橙红色的墨镜展示给镜头,在琳琅满目的购物街,一个守候、另一个“狩猎”;也展示过一些名人在大红大紫前酩酊的状态;记录了“假笑男孩”没有假笑的一天;小心翼翼地将火锅店里权当摆设的《理想国译丛》排放成一套。 


# 井越VLOG034. 在新的一天认识新的朋友!


井越也从Vlogger这个职业中得到许多:


不用考虑什么时候去旅游,什么时候吃大餐,因为工作就在旅游,大餐时也要工作;可以轻易说服自己为视频做一些投资,比如买一个特别想要的包;可以扩大以往没有机会踏入的朋友圈,比如和另一个不会拍Vlog的陈柏霖合照;亦或是把Vlog从分享变成创作,比如一个月只更新两到三次自己满意的故事。


# 参加箱包品牌活动,get新包包!图源井越微博。


“我也很羡慕Vlog里的生活,”井越说,“但Vlog并不能真切地反映我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我会把相机关掉。” 


处在风口上的Vlog,开始催生批量生产工业化团队——从脚本、摄制、到后期剪辑,这些团队都在井越“关上机”坐在湖边“作弊”时,马不停蹄地思索爆点、探寻空间。 


“压力虽然有,但等他们追上来,我可能已经在别的地方了。”井越说。


# 小箱不仅是Vlog的常客,更是他微博的熟面孔,图源井越微博。



📹

“工科男”和“段子手”的哲学


2017年初夏,井越上传了第一篇Vlog,大约占时10分钟左右,呈现了一行人同梁欢京郊勘景的状况,同时也微妙反映着井越从《梁欢秀》编剧向Vlogger的变化。 


# 井越第一支VLOG


四年前,在《梁欢秀》第一季结束后,井越真诚地给梁欢写了一封私信,大意是认为梁欢的节目找对了方向和脉络,并且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挑剔著称的梁欢,没有把井越“挂”出来,反倒邀请他去往北京,成为了节目的编剧。


六年前,井越即将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毕业。在毕业答辩上,身边的同学们都慷慨激昂探讨着宗教、生命等等形而上的思考——他们当中大多数已经决定在日后成为一个商人、一个公务员。


“这是不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讨论这样的问题?”井越当时心想。


# 截图来自井越VLOG040. 今天的主题是艺术与哲学!


几个月后,井越动身前往英国圣安德鲁斯继续学习哲学,直到在攻读哲学博士的半程中离开,定格在梁欢口中“读了近十年哲学”的同事。 


十年前,井越还在电子信息工程的课堂上插排线板,但他认为自己不是真的对这项工作感兴趣,自己也无法从不感兴趣的学习中汲取动力。


于是一个工科生跨入了属于哲学的“另一条河”里。


# 井越日常照,图源井越微博。



📹

“挺能说一男的”


在井越的《制作Vlog的四个步骤》中,他戏谑地建议不善言辞的拍摄者到社交软件上找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友,“有了自信开朗的女友后,她就能代替你这个连镜头都怕的loser出镜”。


实际上包括Vlog里出现的女孩、玩偶在内,一唱一和从未取代井越镜头里从容、流畅的自我表达——达成一种传统艺术般的默契:井越“逗哏”,万物“捧哏”。 


在日本录制的一则Vlog中,井越和友人聊起深海生物,说到深海鱼类普遍长相不堪,但是没有阳光看不见彼此,长相也就无足轻重。


# 截图来自井越【Not a Vlog】保持无意义交谈


“最受折磨的似乎就是带着灯的深海鱼,他会打着灯看到所有鱼丑陋的样子。” 


友人被逗得乐不可支时,井越说“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跟这些鱼长得一样丑,但他没有办法证实......它也许可以问别的鱼自己长得怎么样,但这话不好开口。” 


评论区有观者留言:“真挺能说一男的。”


镜头之外,井越的身形样貌基本和Vlog中差不多,最见区别的是他在言谈间低频输出的状态。 


# 井越半身照,图源井越微博。


“我不是一个有趣的人,没有刻意追求有趣, 生活中也比较无聊,”井越操着有说服力的低语速说,“和喜剧创作一样,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 


井越把Vlog的创作和早先的编剧工作相比,如同“在一个不见天日的环境下苦思冥想,在一个没有笑声的环境里构造幽默”,导致了实际生活中十分低频的状态,也给井越Vlog的成功厚铸了与众不同的壁垒。


Vlog如今被互联网商业社会归纳为爆款短视频的序列当中,却从没停止对 “短”和“爆款”的反叛。 


# 正在手持相机拍摄Vlog的井越。


在井越的价值系统里,有一种声音同样叛逆——Vlog内容创作的价值,大于分享。 


井越拍摄Vlog的初衷,首先是认可视频作为一个更高维度的表现手段、是趋势,另外,他想把前些年创作时积累的灵感和故事,换一个自己的方式呈现。 


但他发现,写脚本、分镜远比真诚地在镜头前说出来简单,十分钟的起承转合需要Vlogger演绎,演绎的过程中要统筹后期的呈现。所以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所有桥段,既依赖创作积累和灵光乍现,更仰仗表现手法的反复构思和试验。 


# 在商场中一边走一边拍摄Vlog的井越。


“你会看到没有一个Vlogger是靠一个爆款立起来的,要不断地学习,却很难归纳出套路经验。”井越认为好的Vlog表达和其它经得起推敲的影视、文学创作如出一辙。 


当创作者受到认可,流量红利的变现和交换是不必回避的。也正因为如此, 井越的评论区有时会出现微妙的分化,有的观众产生了对内容本身之外的挑剔: “做广告”的井越似乎不是他们眼中神往的那个井越。


#井越正在家中剪辑视频


面对广告、面对客户,井越也时刻在适配自己的个性与Vlogger这份工作对他的要求。在带有商业性质的Vlog中,井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品牌的价值, 比如尽可能大声念出品牌方的文案,然后开始耐心地引大家发现品牌场景内外的美和好处。


无论在商演现场还是时装大秀,井越手持的镜头几乎看不出需要固定、刻板展示什么,回避什么,仿佛就是一副好奇的目光,往经验未曾瞧过的地方瞧。



“很多商业活动都像如初日落一样,值得记录的内容转瞬即逝,强烈要求你的即兴能力和时效性,”井越说,“大多数工作都很累,我没有资格说我的工作更累......但有时候真的想让同行们不要那么拼,一起关机看展、休息休息。”


实际上,井越所提到的那群深海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生态圈里,美丑另有一套标准。但可以断定的却是,这当中有的鱼能发光,但大多数不能。能够发光的一定先被看见、被跟随或远离,发光一定耗费着各式各样的能量,如同这地上发生的事情一样。


井越大概就是一条会发光的深海鱼,如同他时而被人欣赏、打量,也时而寻 、找、拨弄那个令自己发光的开关。




以上内容节选自《城市画报》7月刊

关于井越的完整采访内容尽在

《一条会发光的深海鱼》

新刊内页抢先看




点击下图购买《城市画报》7月刊

看井越、竹子、毕导、马鲨鲨等11个Vlogger的真实自我



✒️

文 / 梁孟龙

专题编辑 / 席郁兰 夏偲婉

图(除特别标注外)/ 丛妍

微信编辑 / 雨衣

实习生 / vega



你也看Vlog吗?

戳这里告诉我们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