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家供奉神龛的年轻人

CITYZINE 城市画报 2021-11-07


生于8090的你,会遵循传统在新屋里摆设神龛吗?
“麻薯”对神龛的执念来自儿时记忆,在酥油、线香的气味中,母亲招呼她上香。现在她专门定制了三层神龛摆放在69m²的新房,上香、烧纸、供神,虔诚地延续着家里的传统。
午后,麻薯醒来。走出自己的卧室,来到神龛前,上香,添酥油,敲打颂钵,一气呵成。钵声的余音漾开,麻薯独享着这份放松,她的丈夫还在自己的房间里酣睡。对麻薯来说,家是一处袒露真实状态的自在空间,更是一场厘清关系模式的生活实践。神龛,象征着一种与祖先的联结,而两间卧室,则代表他们夫妻间的相处模式

家居分享人:麻薯 | 餐饮店主理人
房屋面积 69平方米
装修花费 25万元(含家电)
房屋来源 自置
户型图
👇





 供奉神龛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一个年轻人,会对神龛抱有执念。

新家,一定要有神龛。房子还在装修时,麻薯将所有的成品找了个遍,也遇不到合乎心意的,于是她定制了如今这个三层神龛。中层是祖先,安有自己和丈夫各自的父系和母系。麻薯认为,他们理应有单独的身份。至少,在妈妈耍性子时,她可以一边上香,一边与母系的祖先聊聊,你们的女儿又不乖了,帮忙教育下。时不时,丈夫也会调侃道,小小的房子,住的人可真不少。

# 神龛,是麻薯家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红木雕花的神龛相比,她家定制的更为简约。神龛分为三层,最底层是笑口常开的土地神,为了营造坐在地上的感觉,其底座特意使用了大理石;中层安放祖先,拉抽屉板的设计,让供品的摆放尤其方便;最上层是大神位, 目前还没请到。

麻薯儿时记忆里,也少不了酥油味儿和线香青烟。以前每到初一十五, 家人总会喊小麻薯一起来拜神。平日里,妈妈也会交待,早上醒来洗漱后要上香。这些事,长年累月地刻进了她的意识里,又自然而然地化成了她的举止。与祖先保持深刻联结的观念种子,早早地就种在了她的心里。

神龛的下层,是土地神。麻薯有一群常约的朋友,不是出去喝酒蹦迪,而是回家供神烧纸。不忙的时候,每周都会聚上一次。有一次是来供土地神,大家都捎来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神分享。丰盛的供品围绕着笑口常开的土地神,除了传统一贯的茶酒水果,还有可乐、饼干和巧克力之类的小零食。

举头三尺有神明。敬重之余,麻薯并不认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说法。“我们的关系很好的”,好到可以向他们吐槽琐碎的日常,分享跨时代的美味。这种关系,接近于朋友,更多是亲切。

麻薯称,土地神是最接近人的神。每到供土地神的节日,麻薯和朋友们都会准备很多东西,土地神仿佛置身于供品的海洋里。

除了安置神龛,麻薯还很重视家居风水。起初选房,对风水的考究,胜过户型。广东一带,经商的不确定性与颇强的宗族观念,孕育出一方风水文化。麻薯在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往前踏了一步,成为年轻人行列里主动去研究的那个人。相较于口诀式风水,她更想理清当中的逻辑。

风水,观照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万物普遍联系的思维。麻薯比喻道:“房子像是母亲的子宫”,是滋养成长的地方。因此,她尤其在乎回到家里的感受,像不像孩子最初在妈妈的肚子里,那般安心悠然。

走廊部分单独使用水泥花砖作为客厅和房间的分隔。


进门的玄关考虑风水,建了一堵小墙,显得不单调


阳台左侧是绿植,右侧是泡澡浴缸




 “懒人”只将精力花在值得花的地方  



家里,漫散着暖暖的、暗暗的灯光,适合懒懒的姿势。在舒适自在的空间里,麻薯可以大大方方地当个“懒人”。

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中各个角落


工作的天平,在麻薯和丈夫间,严重倾斜。丈夫的存在,让麻薯见识到世界上是真的有人无比喜爱工作的,“他睁开眼就工作”“晚上回到家也工作”“周末不上班也工作”。而麻薯,似乎是将丈夫本应休息的时间,也一并拿过来休息了。不喜欢工作的她,在家里就是大写的懒洋洋,基本处于平躺的状态。

麻薯家里,有着各式各样解放双手的智能电器。扫地、拖地机器人两兄弟会在他们还没醒来前,勤勤勉勉地完成日常的清洁。“洗碗机真的是挚爱”,丈夫喜欢倒腾做饭,麻薯自然包揽洗碗。

# 厨房呈 L 字形,背景的小白砖采用工字贴法,这是也是小时候的记忆。丈夫喜欢做饭。


严格来说,她只是负责完成将碗筷放进洗碗机里。因为阿豪(后腿残疾的猫咪)难以爬上自动猫砂盆,麻薯需要手动帮它清理排泄物。每次打开垃圾桶,很麻烦。为此,她买了一个能够自动感应掀盖的。丈夫望向阿豪身边这个智能垃圾桶,回头看了看,自己卧室里那个垃圾桶只花了二十多块钱。

猫咪小剧场上线。“看,地板在发光。”“明明是太阳。”(从左到右,依次为 buji、阿球和阿粉)


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懒到极致。麻薯只知道,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值得花的地方,而不是耗在琐碎的日常上。她可以为了钻研风水奔走于广州和香港两地间,也会为新家装修跟师傅磨上许久。你会发现,“懒人”也是可以很讲究的。



 分房睡:夫妻舒适相处秘诀 



天亮,第一缕进屋的阳光,跃过阳台,落在麻薯丈夫的房门。紧挨在隔壁的,才是麻薯的卧室。在这个90年代装修风格的家,夫妻俩,一人一房。在各自的空间里,麻薯和猫咪一同睡觉,无需考虑丈夫的习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的丈夫,也不怕打扰到麻薯的休息。

麻薯认为,夫妻的结合,并不必然地磨掉彼此的独立性,一起生活只是意味着双方部分重叠而已。亲密之余,剥离出彼此的独立空间,是他们目前舒适的相处模式。

# 麻薯的卧室,她特别喜欢砌了 10cm 宽的床头设计,放起杂物尤为顺手。


享受独立之前,他们也走过一段阵痛期。麻薯向来是个需要独立空间的人,而另一半极度渴望陪伴。起初,问题还未浮现,但压力已经在累积。直至后来,父亲离世。麻薯与父亲的联结,顷刻间断掉,像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缺失了,虚无感将她紧紧包裹着。她爆发了,不惜自我反噬,开始破坏身边拥有的一切,丢下工作,甚至想结束婚姻。这是一个惊险的折点,麻薯的丈夫也猛然察觉出,自己不经意间就成了她的压力。于是,他们便一起扭转过往的相处模式,你一步我一步地尝试去找到一个舒适的界点。

# 麻薯先生的卧室


结婚八年,麻薯并不着急生孩子,家里也没有过多的催促。还住在夫家的时候,麻薯用“合租”来形容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合租”二字,透出彼此独立的信号,父母并没有过多介入他们的生活。相比之下,麻薯深知自身是幸福的,因为与父母的联结,他们也保持着一种真正的独立。现在回到夫家,麻薯也活得很自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嗑嗑瓜子,没有诸如媳妇进门就得做家务的规约捆绑着。



还有一种隐性的束缚,我们不易察觉。那就是,房子。一种普遍的观念,我们终日奔波,为的就是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它是一辈子的家。

在麻薯看来,不必为一个房子付上一生,它是可以流动的。大概住个五到八年,或者十年,就可以搬离。因为每个房子,都有过气(指家居风水)的时候。换个角度,也算是一种自我激励。如果十年后,自己还没能力去换一个更好的住处,那说明还有再努一把力的空间。

虽说搬进来还不到一年,麻薯已经脑海里搭建起下一套房子的模样。她希望拥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单独来供祖先,在世间独立成长,也不忘与他们联结,这才有真正回家的感觉。

#‍‍‍‍‍‍‍‍‍‍‍‍‍‍‍‍‍‍‍‍ 麻薯经常和朋友在客厅办室内野餐,大家团在一起,有说有笑



以上内容节选自
《神龛与两间卧室》
更多内容尽在《城市画报》2020年10月刊


 #讲讲 
你希望未来的房子是几居室?
评论区来唠!
🏠

✒️
文 / 刘晓华 卢绍聪
编辑 / 卢绍聪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设计 / 梁海平
微信编辑 / Kirin
实习生 / 杨锦英


👇read more👇

点一点,住进心仪的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