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一句“本来就应该这样”,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LESSON 1
职 场
去过想过的生活
应该留在大城市里奋斗,还是回到县城享受安稳?年轻人该怎么选择生活的城市,是当下网络火热讨论的命题。
梁永安教授意简言赅,要走自己的路。
当“保住份工”成了职场人口头禅,热搜上也出现了不少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而现实的上班生活,更多是如履薄冰的日常,担心被毕业,担心突然要去灵活就业,忧愁和烦恼萦绕心头,可蔡澜看来:
“年轻人应该去快活嘛,慢慢去享受嘛,忧伤是你自己去想的嘛”
要做人间玩家,但不是指让我们放弃努力,放弃工作,消极面对。
网络技术手段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越来越多人被工作裹挟,越来越多人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在哪,而蔡澜说:
尽量的学习,尽量的尽力,尽量的旅游,尽量的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是这么简单。
LESSON 2
当面对外界对“晚婚”“不婚”女性打上“剩女”标签,蔡澜在采访中直接否定,希望大家将精力放在追求生活质量上,由衷地喊“快点去玩”。
希望年轻人去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成长和快乐,少去关心外界对单身的标签和定义,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沈奕斐在《这是恋爱》里聊到:
“在亲密关系中,其实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镜子,让我们不断去冲撞,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独特性。”
恋爱是人生的一场体验,去尽情享受吧。
LESSON 3
这届年轻人面对生活焦虑时,总以反内卷、佛系来自嘲。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老师认为,这些问题不全在年轻人身上,单一化评判标准下形成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是年轻人焦虑的根源,谁也择不出去。因此,她说:
“不会特别轻易或者廉价地去指责年轻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年轻人”上了超过200个热搜,从平淡的一日三餐#年轻人为何不吃鸭脖了#到灵魂提问#年轻人为什么越理财越穷#,年轻人堪称社交媒体第一流量密码。
几乎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不那么年轻的人给出建议,连蔡澜也聊过,自己是个“看不惯”年轻人的人,可他的言语之间全是包容。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导刘擎也曾在采访聊过“年轻人消极生活”的现象,他希望年轻人找到自己生活的精神面貌。
LESSON 4
互联网不止一次讨论过年轻人的社交状态。
#专家称年轻人要多出门社交#
线上热闹,线下沉默是很多年轻人的社交现状。社交媒体的热闹真能治愈我们的孤独吗?有多少个微信好友,发出的朋友圈下划拉不完的点赞名单,就是好朋友了吗?
刘擎教授也解释过这种现象。
那些看似离谱的专家建议,大都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特定人群、具体情景提出的,因此也存在一定的适用领域和范围,脱离讨论背景后,建议的普适性也就大大降低,甚至被误读。
本文编辑 雨衣
实习生 杜漾思
你怎么看文中的专家们?
评论区等你来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