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为:春节读的5本书

2017-02-12 正和岛原创 正和岛

作者|陈为  正和远景CEO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今年春节,全家人第一次在京过年,父母兄弟齐聚,很是热闹。


打麻将、逛庙会、游京城、大吃大喝之外,差可宽慰的是,还读了几本书。

5本,完成了2017全年读书计划的十分之一。书海无涯,还得加油。


1.《出版人:亨利·卢斯和他的美国世纪》

卢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最成功的“新媒体人”。从一个传教士的儿子出发,从操刀校园媒体起步,他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媒体生涯,先后创办《时代周刊》《财富》《生活》《体育画报》等杂志。卢斯的这几本杂志,都成就显赫,拥有不错的利润、巨大的发行量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卢斯自称,“作为一名记者,我在为自由而战的最前方的战壕里,指挥着一个小小的区域。”这个指挥官和他的记者们凭借全新视角和语态出品的文章,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们自己也在风云际会之中进入历史,成为时代进程的一部分。


有位研究历史的学者曾告诉我,人物传记一定要看外国人写的。以我的阅读经验,这话颇有道理。传记作家布林克利的这部著作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他完整展现了卢斯寄寓其中的时代的风云变幻,又巨细靡遗地描画出个人命运在其中的载浮载沉,视野开阔,纵横自由,全景与特写都很到位。


从现实的层面来说,书中所叙的卢斯创业阶段的筹资经历,他如何设计杂志的整体栏目与语言风格,如何以敏锐的嗅觉和判断抓住时势和热点,以及作为一个言论平台的领导者,他如何与当局沟通,如何在编辑队伍中贯彻自己的意志,都让人印象深刻。这对今天中国的新媒体人也有切实而深远的参考价值。


有意思的是,跟随父亲在中国度过少年时光的这位媒体大亨,一直有着浓重的“中国情结”。尽管这个国家最终走向与他的预判截然不同,他还是专门把自己很多期的杂志留给了中国的各色杰出人物。之前看过李辉先生的《封面中国》,专门讲述《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变迁。这本书或可作为《出版人》的阅读伴侣,对照着看,会很有趣。


2.《中国在梁庄》



很多爱写作的人可能小时候都有过记录自己家族和家乡的豪情壮志。


作家梁鸿在对自己的痛苦怀疑中走回了家乡。她在田间地头和那些幼时熟悉的父老乡亲聊天,了解他们的故事,观察形塑他们的环境,思考他们的过往与未来。她没有找到乡村世界种种窘境的现实答案,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她记录下了很多农村人的真实面貌、性格与命运,成为线索与史料。她的痛苦成就了她的幸运。


作为一个曾经的乡村少年,我对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心有戚戚,特别是描写乡间的河流吞噬人命的那些段落。小时候,我听闻过不少这类案例。我自己幼时也曾两次犯险涉水,让人后怕。一次是周末去学校,平时经过的那条河发大水了,远处本有一座桥,但那时少年意气,竟选择了直接渡河。河道很宽,河水昏黑湍急,幸亏走了一小段终于还是折返,要再往前走几步,可能小命休矣。还有一次是在河里玩水,那时依然不会游泳,但不甘于在河岸边扑腾,就往中间稍移了下,结果一脚踩空,旋即水高过顶,幸亏后来同来的亲戚把我拽了上去,当时在水中的惊恐和慌张至今记忆犹新。


尽管对于乡村有种种并不美好的记忆,大学时,我和同样来自乡村的几个室友却有不约而同的感受:和钢筋水泥里的单调乏味相比,我们的少年时光能与自然为伍是多么的幸运。白天,可以用蜘蛛网缠住正在唱歌的知了,可以恶作剧地用一根麦秆把青蛙的肚子吹圆,可以用一点食物诱惑到河里的几条小鱼;夜晚,可以惊扰各种昆虫的好梦,可以听到远山上豺狼的嚎叫,可以在满天繁星下用自己的双手掌握住萤火虫的微光……


就像梁鸿所说,“不管怎么说,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从乡村到城市,能感受两个世界里的中国,一个完整的中国。要接地气,保持对真实环境的感知,“中国系列”还有几本书值得一读: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费孝通《乡土中国》,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3.《万物赠我浓情蜜意》



去年参观上海豫园,面对那些奇花异树,心里暗想:如果以后上了岁数,专门研究植物,应该也挺有意思。


这本书是作者曹萍波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结集,一个90后女记者,从其文笔才思,料想才情应该不输武亦姝。她天生没有大梦,就爱花草,“与其跟人纠结,不如与花缠绵”。书中写了几十种花,每一种都有介绍,及其与作者的生活渊源,以及古人对它的咏叹。读来很长知识见识。不过书中最妙的语句反倒不是写草木的,而是关于写作的论述:“写者与读者的相遇,其实类似于爱与被爱。也就像是一个人朝黑暗夜空里发送了秘密电码,只有特定的那一类人、那一个时间、那一处地点,才能捕捉和解读”。此前,某个层面,写作被看做“白日梦”,“力比多”,但曹的这个解读或许才是很多笔耕不辍者的真正动力。


但对于这一类题材而言,作者的呈现方式显得过于“秘密”,以致于我读完全书后,对其中的很多花还是不认识。想来有两个原因:图片太少,文字偏于感性。设想作者如果和同样沉醉花草的老树联手创作,应该有挺惊艳的效果。


4.《卢作孚自述》



对卢作孚一直有特别的敬重。去年9月,在重庆出差时,专门去看了下卢作孚纪念馆。


当时人烟冷落,只有几个附近的村民在门前喝茶打牌。走时买了一本馆里的《卢作孚箴言录》,回来后,又买了这本《卢作孚自述》。


这是一个值得被从历史和意识形态旋涡里打捞出来的人。这个实业巨子,这个创造过“中国式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的爱国者,跨越“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成为近代史上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伟人。


他倡导“工人的手,学生的头脑”,“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他认为“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他期待“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


在本书开篇卢作孚自撰的《生平经历》里,有一段话:“我们中国对于努力于一种事业的人,因为他具有许多经验,这种经验是宝贵的、丰富的、精彩的,能够裨益于社会国家,就应当对于此人加以保障,无论在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使此努力于事的人,不感受任何困难。”品味这段话,对照这片土地上后来人的遭遇,感慨万端。


5.《腾讯传》



吴晓波用纠结的5年画出了腾讯创生至今迅猛发展的18年。


这个互联网帝国在它从0到1的过程中,有很多极其有趣而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第一次融资见IDG的投资人时,马化腾正为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所苦。投资人一边翻着商业计划书,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马化腾:“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这位日后叱咤风云的创始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据实相告:“我也不知道。”老实人遇到伯乐。多年后,投资人回忆,正是这个回答让他对马化腾另眼相看:”我由此判断,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领导者,值得信赖与合作。“包括在那份给IDG的计划书上,腾讯团队将腾讯估值锚定为550万美元,出让40%股份,融资220万美元。投资人问马化腾,“腾讯凭什么估值550万美元?”马答:“因为我们缺200万美元”。


同样让很多创业公司感到安慰的是,这家互联网巨头创立第一年的营收仅仅100万,而马化腾当时的小目标是第三年的时候,团队能达到18人的规模。”在创业的那些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未来,都在为明天能活下去而烦恼不已。“马化腾说。


吴晓波是罕见的兼具历史与经济视野的学者,也是中文世界里少有的兼具古典与现代情怀的财经作家。他的文笔还是一贯地富有魔力,引人入胜。传记从15岁的马化腾抬头看见划过天宇的哈雷彗星开始,勾勒他执着而丰富的创业人生。“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像当年那个仰望星空的南国少年一样,下一轮风暴或者已经到来,韩寒《乘风破浪》里的小马或者已经出发,就是我们身边某个不起眼的少年,像所有马化腾少年、青年时的同学、老师所疑惑的那样,“羞涩文静的马化腾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