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溥仪、周恩来做过衣服,四代人剪出了一个百年近代史

2017-08-23 正和岛原创 正和岛


作  者 | 曹雨欣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我爷爷给溥仪、婉容做过衣服,爸爸王化普给周恩来、邓颖超制作过棉衣,我给历届八位奥委会主席蜡像设计制作了礼服、法国和韩国的品牌做过设计,儿子王超也继承了我们的家业”。出生于1961年的王建明脸上堆着笑意说道。

 

这是一个四代制衣人的故事,关于中国服装,关于中国手艺人。服装是历史的记忆,记录了社会的经济、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的变迁。这家四代制衣100多年的沉浮发展,是历史上的一个小缩影,也是大历史的见证者。

四代人做了同一件事情

 

故事的源头是1899年,王建明的爷爷因为心灵手巧,被召进当时位于承德的热河行宫,在内务府广储司衣库,开始跟着宫廷的裁缝学做衣服,成为一名御裁缝。他做衣服的对象是溥仪、婉容还有其他的达官贵人。那个年代,尊卑有别,男女授受不亲,他只能隔着帘子打量这些皇宫的贵人们,也由此练成了看人裁衣的技能。“王氏制衣”的名字正式流传下来。

 

王建明家中有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30年左右,那天是他的大爷结婚日。尽管照片已泛黄,依稀能看到照片上的人穿着质地优良的棉袄,足以可见当时的家境已很不错。

 

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王建明的姑姑、大妈、奶奶、叔叔、爷爷、大爷和爸爸

 

此后,王建明的父亲王化普、大爷、姑姑继承父业,继续做衣服。出生于1926年的王化普在天津创办了一家叫“前进服装社”的门店,楼上住人,楼下店面。凭借好手艺,成为天津北大关估衣街远近闻名的人物

 

在王建明的童年记忆里,每天睡觉醒来,就看到家人一天到晚量裁衣服,各种忙碌,几台机器轰鸣运转着。

 

五十年代,国家公私合营,前进服装社合并到天津的商业服装公司里,王化普进单位上班,负责管服装技术,那时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蓝灰绿是主流色彩,尤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进入“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人们穿的多是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等,而王化普也是这段时间成为做中山装的高手。


王化普当年的入职登记表

 

王建明从天津美院雕刻专业毕业后,1980年正式跟随父亲从事服装裁剪工作。此时,适逢1978年改革开放后,个体户身份得到承认。王化普教育家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家又重新购置机器,成为“独劳”(即独立劳动者)。1985年王建明在天津开办了第一家自己的“时装王”服装裁缝店,主营立体裁剪。

 

那时,国门也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 人们开始追求新潮衣服,来“时装王”排队,要求根据杂志上的照片裁剪衣服,人满为患。王家制衣在天津,尤其是老商业区红桥区牢牢占据行业第一名,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此图为王建明的爷爷、爸爸、本人设计的服装合集,时间从20世纪40年代跨度到90年代

 

王家每天从早晨九点,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周一开始发预约号,连发六天到周末。一年365天中,除了节假日、春节期间初一到初五,剩下的日子天天开业。曾有新疆某老板为了做衣服,慕名连夜乘飞机找到王家。王家成为天津北大关地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估衣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第一批万元户

 

当时生意好到什么程度?王建明后来给岛君粗略算了一笔账,平均一天接待20个人,每人做3件衣服,每天能赚到3000块钱的纯利润。当时的钱是10元的大团结,钱经常一摞一摞地堆放在家中。而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平均是30块钱,天津的平房房价是400元一平米。同一条街上有一个耳朵眼炸糕,几十个人卖炸糕,晚上一算账,一天挣1000块,而王家一张桌子3个人就挣了3000元。

 

天津城市改造步伐加快。90年代起,王建明与他的店面陆续经历了拆老街、拆老区等三次拆迁,原有店面的三百米之内几乎都成工地。服装店丢失一大波顾客群,而新的店面附近顾客消费能力下降,店面开始走下坡路,王建明心如刀绞。

 

而此时人们开始习惯进商场买衣服,最为有名的广告词是“星期天到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甚至影响了全国消费者的消费情怀。王建明也与时俱进,进驻商场,进行批量加工生产,但无奈熟悉产品,不了解运营,最终赔了大量的资金。路该如何继续走?

 

想到过去北京很多领导开车到天津找来做衣服,在京津两地有一些知名度,王建明最终选择离开天津,非典之后北上。在北京从零开始,靠“服装时报”打广告,一点点重新做服装工作室。经过在北京几年的努力,辗转多地,现在的工作场所从最初的25平米扩展到100平米,一直到现在的300平米。

 

王超作为家族第四代,出生于1987年,当兵复员后,选择继承父业,他的爱人则是自己父亲的学生。两人同自己的父辈一样,也因服装结缘。如今他们选择与父亲王建明在北京创业,继续做父辈们留下的服装事业。

做好衣服的三个秘密:传承、创新与审美

 

在王家制衣100多年的历史中,他们得到无数荣耀。

 

王化普有机会带领几十个人给周恩来、邓颖超做衣服。

 

王建明本人被业内称为“一剪刀”,意思是只用一剪刀就能准确地裁剪出布。为此,北京电视台有个《绝技大挑战》栏目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他现场5分钟做出一条裤子。2000年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蜡像制作服装,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2008年奥运会期间,他为历界奥委会主席制做了西服礼服造型,同时他还为蒋大为、孙俪等等其他知名人士制作服装。


媒体对王建明的报道

 

王建明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手工技艺传承人”,他深知成绩的背后是对父辈们手艺的传承与创新,还有对美的不断认知升级,也就是审美

 

王建明大半辈子都在做服装行业工作,服装对他的意义可谓深远。他很坦诚地告诉岛君“老祖宗传承给我们一个能吃饭的饭碗,我们要依赖他去养家糊口”。而深层次的意义是,“要把事业干好,继承传统的手艺,把它发扬光大”。

 

传承与创新相伴相生,王家秉持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两条腿分别是继承传统和运用高科技,把传统工艺跟现代的经营与理念结合在一起。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时尚。时尚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但它不等于快餐,它有自己的周期,同样可以成为经典,这其中自有不变的东西。如果想在在一个行业做精、做好,那就要坚持,那最后就能成为状元,王建明坚信手艺价值

 

在王建明初学裁剪时,他的父亲曾告诉他一个口诀。后来他把它简单化、实用化,总结成叫王氏四分法。以后不管是实操还是教徒弟,直到现在都沿用这种裁减法,而且90%都合格。

 

王建明对未来的新事物有很强的包容性,他说传统工艺就像是一颗种子,现在土壤不一样了,种子可以适当地进行改良,适应土壤。做时装要有核心技术,也要有应变的能力。他在不断尝试学习新事物。

 

2008年他开了网店,开辟新的业务“网络定制”,通过远程视频目测,给顾客裁剪衣服;他还做起大数据,自多年的经验,把不同的人分类、分群,心中有了做衣服的尺寸;对教育有独特情结的他尝试做新的转型与探讨,办培训班,做起了网络授课,“给一个人做衣服,是打扮一个人;而做培训班,是为了要打扮一群人”,王建明提倡不同于学院派的实践教学,5年内培养出200多名学生,且学生日后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不少人设计的衣服出现在国际时装展,这成为他引以为傲的新阶段。

 

关于做好服装,王建明有一个观点。他借用《易经》的“相数理”,通俗地讲,数是穿衣服的尺寸号码,理是做衣服的理念,相则是造型。理念是灵魂,技术是躯体,两者要结合起来。做服装,不能单纯用数字,也不能单纯用理论理解,还要看相,要加入人情味。人是一个产品的核心,他的经历、思维方式是灵魂。好的服装师需要根据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性格,甚至情绪特征,综合考虑做设计。

 

何为美?岛君问这位横跨雕塑、美术,在艺术领域跋涉五十余年的人时,王建明反复强调美是平衡。通俗地讲就是看着舒服。现在的审美观越来越多元了,很难形成统一的东西。尤其作为时尚风向标的时装,它的生命周期很短暂。即使现代的工业化加快了衣服的生产,可以用数字化生产、管理,取代了很多小作坊,但真正的服装设计,做到有文化、有品位、有品牌,需要设计师有独特的理解。

 

而王建明对中国美更有一种独特的情结,近年时常出席在鸟巢、钓鱼台国宾馆等旗袍秀,致力于推动中国旗袍和其他华服走出国门,这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46g396b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消失的手艺人

 

裁缝,现代称之为服装设计师,在他们的手中,服饰有了时代的特征与文化记忆。服装行业作为一针一线的行业,并不缺乏手艺人、匠人,但在工业化、规模化的当下,这种手艺人在减少。

 

“一寸布一寸丝物尽其用,不自高不自大量体裁衣”。提及服装,离不开中国制造,同样绕不开“工匠精神”这个名词。

 

岛君惊叹王建明裁剪衣服的速度与准确度时,王建明很平静地说:这些都是从劳动中积累出来的,劳动创造智慧。

 

他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想做一个产品,或者做一个事业,要兢兢业业地去做。没有什么捷径,别人做一次、三次、五次,我做100次,做1000次,保证比他做的好。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做事情很难,寻找各种捷径。而实际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千锤百炼,慢工出巧匠。做产品必须得经历、打磨沉淀,反复地体验这个东西。

 

慢也是快,劳动所有的快节奏,打仗兵贵神速,裁缝的眼睛就是尺,都是通过长时间锻炼出来的。一个人抱着把事情做到最精致的态度去做,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而王建明本人为了做好衣服,多年来遍访意大利、日本、德国等世界服装界大师,提高技术水平。


 王建明师从意大利柯菲亚国际服装学院院长乔万尼大师、日本著名服装版型设计专家井口喜正先生

 

如今很多人赞赏工匠对的产品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岛君从王建明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日常要求。

 

在中国制造走向“智造”时代过程中,对匠人精神的渴求,我们或许从未如今天这般强烈。日本《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的职人精神感动了一大批人,国内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同样也火了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0dQC0q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很多人有种误区,认为做服装的人只是一个裁缝,不需要多少文化,伺候人,地位低。尽管360行,行行出状元,但很少有中国家长愿意让孩子拼命读完本科,再去做“裁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而在像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做鞋、做衣服的人,都属于匠人,与其他行业有相同的地位。

 

提及此,王建明不无遗憾。在他的心里,文化不是一个人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一个人对天地、对人性、对生活的一种感悟、积累的经验。裁缝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常常根据生活经验做综合判断,而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低调、勤恳、聪明,甚至还要有智慧和眼光。

 

深感中国工匠精神有待弘扬光大,王建明与服装协会的成员们近些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手艺的发掘与宣传。

 

王超说父辈教会他很多,尤为深刻的是“做人如做衣服:必须一针一线,童叟无欺,讲究美观道体;做衣服如做人,必须有板有眼、端庄礼仪、考究精气神韵”。他也会坚持这么走下去。

这只是中国老字号的一个缩影


王超现在经常往返于北京与天津,他在为能拿到“中华老字号”商标认可而奔波,而相比之下他的父亲则淡然很多,对老字号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觉得这种称呼更多是外界的一种认可。如果消费者的价值观发生变化,而老字号没能与时俱进,则不一定就有生存空间。

 

回顾从1904年到现在,王家四代制衣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辉煌过、低谷过,未来又能走多远? 这不止拷问着一家店?拷问的同样是中国百年老店?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缩影,它的命运亦是其他中国老店的轨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老字号们早已不只是一个品牌,而是内生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几代人一段段的共同记忆与感情。

 

曾有数据统计显示,日本“百年老店”21066家,其中8家企业拥有1000年历史。反观历史悠久的我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有5家。

 

岛君曾在文中《中国企业“自杀”20次才能活过100年?》分析中国企业生下来“短命”的原因:

 

假设大陆现在有家诞生于1916年的百年老店,让我们倒推一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战争、土改、公私合营、文革、一系列城市化拆迁、改建……(此处省去一万字)。草草计算,随着时代进步,这家店面起码会遭受20次“生死考验”。

 

而王家制衣四代传承至今,可谓是经历了20次考验。未来还有多少次考验,王建明和王超无法预知。

中国服装的未来与出路

 

王家制衣只是中国服装行业百万个中小企业中的一份子,让我们把目光从王家制衣移步到整个服装行业上。

 

世界上有五个为人熟知的时尚之度:巴黎、纽约、米兰、伦敦和东京。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最大服装消费国,却不是技术大国。中国本土品牌尤其在设计、创意方面,离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还有一定的距离。

 

关于服装行业的未来,联想投资的李家庆有这样一个判断:服装行业在中国是万亿的市场,但目前真正的品牌规模还很小,但未来3-5年,这个行业将进入非常快速的增长阶段,而且会集中,大企业越来越大。对于像王建明一样的小而美的公司,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1.拥抱资本


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双创”浪潮搅动起了资本风云,而服装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日益融合,也正在迅速改变着行业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

 

在中国的服装企业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影响国内服装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几年更为突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尤其资金,极大可能被淘汰、或被收购兼并。

 

积极拥抱资本,是很多本土品牌已经在做的事情。这对专注于产品的手艺人,也是到了需要改变观念的时候。

 

如今找王超谈资本合作的人不在少数,刘东峰是其中一位,他看好王家秉持的好产品理念,而王超又感激刘东峰的真心赏识与鼎力相助。比起父辈,他有更超前的想法,他认为未来的经营可以做数字化管理、互联网营销,意识到资本对一个传统手艺门店的撬动作用。如今双方在努力拓展局面,新的局面正在悄悄地打开着。

 

2.产品与营销都要抓,都要硬

 

很多人和岛君可能有同感,买东西都认品牌,这背后实际上是对质量的重视。品牌的根基就是质量。

 

王建明一直认为应该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打开门后,稍不留神被人发现了,就成了王者。不要整天说打造打造,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东西,慢慢就成为品牌了。而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穿中国本土品牌,总觉得外国的品牌好。其实背后是对国内服装的不自信。这更需要人做好的产品。

 

如果过多的人把重心放在搞营销、搞销售上,负责制造的力量就会变薄弱,而王建明就想做那个制造产品的人。“外国服装品牌在中国有很多,但中国人不能总给别人做销售、做代理。中国要有自己的产品,做好、做精、做强,这条路要自己走。让外国人销售中国制造的产品,让中国的服装行业也能走到国外,走向世界”。

 

刘东峰告诉岛君“他们太埋头重视技术了,营销没有跟上”。如今在新的环境下,老王父子俩现在也越来越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单纯技术不行,还有好的营销、品牌策划与包装和服务。

 

这对过去一直埋头钻研服装技术的王建明和王超而言,是很大的挑战。至少他们已经在觉醒并在行动。而像他们一样的传统手艺人还有很多,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了!

 

3.满足个性化需求

 

依文董事长夏华说“服装行业在2017年,将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将开启个性化时代和品牌时代”。

 

这个大的背景实际上是,未来的5年内,中国将完成一次重要消费结构的转变与升级。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主权前所未有地被强化,以消费者体验为追求的个性化定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近些年,中国人的消费理念也日趋理性,不再停留于“越贵越买”的阶段,香奈儿等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进行降价,生产越来越大众的产品,这是在适应国人这种消费认知的变化。而与此同时,高端定制品牌获得更多机会,定制被视为真正的奢侈品。

 

这对王家,对像王建明一样的手艺人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王超的工作室里,我见到了他的孩子,一个小姑娘,我问他“以后会让孩子继续做服装吗?”,王超说只要她喜欢,我支持她!她会是第五代传承人吗?



9月16-17日,正和岛远景商学将开展“雄安拓荒者”二期研修班。这是一个专注把握雄安机会的企业家学习与实战社群。商业的成功从来只属于那些在某个领域看得更清、动得更快的人,属于无所待而兴起者,顺势应时者。等到大势已成,大局已定,往往为时已晚。



课程咨询:Vivian吴 13811171755(微信同号,非诚勿扰)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