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比“外卖摧毁下一代”更严峻,我们却只能做“刽子手”?

2017-09-18 正和岛综编 正和岛 正和岛


最近有关外卖的信息刷了朋友圈,《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这样的文章出现在眼前,可能很多原本还在吃外卖、或等外卖、正准备定外卖的人不禁惊讶:快餐怎么就变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头号杀手?继而他们用眼睛环绕了桌子上堆着的一次性筷子、包装袋,想了想平日里不想动时,就随手在手机APP上提交的外卖信息,也忍不住点开了相关文章。

外卖是否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外卖类APP“饿了么”近期发布了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就餐成为常规方式。


换句话说,按照这个消费方式,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但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美团外卖官网也曾公布了一组数据,其日接单量达1200万份。按照这样的数据进行推算,整个外卖行业的日订单量有可能接近3000万。而根据一家公益环保组织的采集100个订单样本测算,平均每单要消耗3.27个塑料餐盒或杯子。这意味着,外卖平台一天消耗的塑料制品达数千万个。


这类文章之所以引发大量的转发,一定是戳中了网友们心底的某个部位,引发共鸣,尤其是那些环境污染的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少数订外卖的网友曾为外卖随送的大量筷子、包装盒而烦恼。



也有反对者提出小小餐盒背不起污染这么大的锅!他们的理由是:外卖垃圾的数量是一天350吨,而中国每年塑料制品的产量为7560.8万吨,全国塑料购物袋产量为200万吨,只占整个塑料制品的2.4%;中国外卖行业若按照2016年的规模,要历时半个世纪才能造出来。塑料污染是地球之殇,但因此把主要矛头对准快餐业。这实在有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按照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外卖并非一无是处。中科院报告显示,美团和饿了么外卖日完成订单量2200万,也意味着每天为中国人节约奔波在路上用餐的时间约1980年,若划算为物质价值,高达几十亿。此外,外卖也直接创造了150万骑手的社会就业机会。


外卖的矛盾之所以在当前被激化和放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


外卖没有错,错的是人们对环境没有停止的破坏。事实上,今天的地球正在为100年前的发明、为最早享受到的发明成果而还债。

便利生活背后的环境之痛


实际上,外卖带来的问题只是环境污染的冰山一角。


互联网时代,狂飙发展的外卖、快递、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新秀”,正在成为环境污染的新源头。人们在享受富裕、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大量垃圾,外卖平台大量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快递行业产生的各种垃圾、被废置的共享单车含有大量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它们似乎都是生态浩劫的幕后推手。


在买买买、收寄各种包裹的背后,有惊人的数据。光是打包快递一年使用的胶带总长,就有3.3亿卷,可以绕赤道425圈;一年消耗的包装箱就有99.22亿个,每年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约68亿个。保守估计一年使用的纸箱重量为100万吨,需要砍伐2000万棵20-40年的大树,减少森林面积160万平方米。而这些纸箱的回收率仅为41%。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近乎24小时与手机相处,废旧的手机电池亦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一块废电池可以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2016年中国手机销量20.5亿台,等这一年的手机报废,这些手机的电池将会污染11942个西湖,而连北京市电池回收率都不足2%。

 

这些到底是生活中的“小帮手”还是环境的“刽子手”?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2010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80万亩。中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8亿吨,数量已超过城市。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1/3。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而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

 


当垃圾围城,发达国家向贫穷国家倾倒,城市向郊区倾倒,乡村向荒野倾倒……倒来倒去,地球总有被倒满的时候。



而不为人知的是,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网络自动化办公和电子书的出现为全球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但实际上素来被认为是环保的因特网产业其实并非如此,数据中心比高耗能、高污染的造纸业还能耗电。


《纽约时报》调查发现,作为因特网运作支柱的“云端”数据中心,是严重的污染源头。国际数据信息公司(IDC)估计,当前全球逾300万座数据中心每小时耗电量高达3000万千瓦,几乎相等于30座核电站的产电量,当中近9成电力更因数据中心运作欠效率白白浪费。

 

我们身处在一个被污染包围的环境,而环境的污染会对人类施加致命的报复。塑料垃圾以无形的形式流回我们的食物链; “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奶粉怕性早熟,吃什么都怕塑化剂”的中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更是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医学上还没有办法解释各类的病变、绝症究竟是因为何种原因。

 

如此看来,似乎只要活在现代文明中,享受现代工业创造的便利,我们就一直在“犯罪”。要避免犯罪,难道我们只能回到山顶洞人的生活吗?我们究竟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企业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中小企业脆弱的发展命运


在人们抱怨蓝天越来越少时,APEC蓝、两会蓝、阅兵蓝从另外一个侧面让公众看到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进退维谷是普遍现象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


目前,全国范围内,国家环保督查已经进行了三轮,风头不减。与此同时,各地省、市、县、多级环保检查全面展开。2016年-2017年以来,包括化工行业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小企业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一刀切式关停然而,这样“一刀切”式的环保风暴所到之处,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


尤其是紧邻北京的河北企业。以今年两会为例,全部工业用电企业必须停产,有任何证件和报告也不行,一经查处拘留罚款。大会过后企业连夜赶工。4月1日国家成立雄安新区,周边所有小乱污的企业全部拆除,居民必须全部更换天然气炉子。


民企老板哀叹:环保严查,本是应该,但运动式、一刀切式的环保风暴已经渐渐变味,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卫蓝天行动”变成了无数民企的哀号。我们害怕每个太阳升起的早晨,工厂外到处是警车、执法车、甚至出动无人机。 


早在今年4月份,新华社一则《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的文章中就对环保督查“一刀切”提出质疑。


以产业划线、以区域设界,实行环保管控“一刀切”,是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对于缓解突发雾霾天气也很见效。但不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没有区域的协同治理,没有严厉的督查问责,要实现大气质量的根本好转,恐怕也是一种奢望。


显然,转型升级对中小企业是一次挑战,环境督查对高能耗企业是一次革自己命的时机,但对一些坚持绿色发展路线的企业是前行的发展机会。

企业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国家狠抓环境治理的当下,煤炭、钢铁等行业都处在寒风中,但外卖、快递、共享单车等新兴行业却不管不顾地埋头狂飙,甚至成为环境污染的新源头,让人不胜唏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这些基本上都是新兴行业,尚没有恰到其位的监管部门和政策,让其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比如早在2008年6月1日就正式执行的“限塑令”并不适用于外卖行业。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还正在迎来政策监管的时代。治理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具体到企业,究竟如何做?

 

1.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是在90年代由跨国公司传入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仅仅是从近几年才被要求的。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曾经发表过一个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实施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这四方面都应成为企业核心战略的一部分。如今,很多大型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简称CSR部门)和基金会。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很多人比较熟悉的阿拉善SEE是企业家云集的公益平台,成为全国最大的环保NGO组织,曾启动宏伟计划,要用10年时间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种植1亿棵梭梭。



SEE有几百个企业家会员,按照规定,每个企业家会员要想加入SEE,企业自身必须是环保的,不生产有毒产品,不排放污水,不污染空气,否则给多少钱也不要。这无疑为行业做了标杆示范作用。

 

2.生产优质产品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最基本责任仍然是经济上的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活跃在公益行业的任志强说:

 

作为企业家,我们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当我们生产的产品,当我们的生产方式,当我们最终生产的结果和余料、生产过程有没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污染,有没有产生更多的问题。今天你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许明天就成了更严重的问题。这恰恰是我们今天用契约论坛的方式、用大家讨论的方式、用更多想象不到的一个意外的产品来考虑的问题。

 

我们可能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个企业做起,从每一个企业员工做起,从你带动的身边人做起,重新考虑认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与自然的发展相协调。

 

中国著名民族企业胡庆余堂一个理念是“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在药店的大堂上面有一块匾,写着“戒欺”两个大字。这块匾是朝着店里面悬挂着,是给伙计和员工们看的,用来规范企业自身行为的。这块匾时时给企业员工敲着警钟,告诫员工们“采料务真,炮制务精”,用自己的优质药品造福顾客,做到“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



稻盛和夫在《活法》写到:要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对与不对、好与坏、能做与不能做。企业经营者不妨直接把这些规范人类的道德和伦理当作经营的准则和判断标准。做企业即做人。以德为先,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善用互联网利器


当外卖、快递、单车已成城市新污染,互联网不应是保护伞。互联网同样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新的利器。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平台辐射到更多的用户群体,放大规模效用,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先行。


2017年4月,饿了么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袋,免费发放给平台商家使用;目前饿了么早餐使用的外包装袋,也均采用纸质制成,已累计节约近一亿个塑料袋。近日,饿了么APP将上线“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备注选项,通过用户的公民参与来普及环保观念;从源头上降低非环保餐具使用量。美团外卖8月31日发布了“青山计划”,在APP上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后续将鼓励用户参与“自备餐具”活动,减少筷子、餐巾纸等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做得更多。办公环境同样是小生态,可以在内部小环境里提倡垃圾分类、鼓励员工自备杯子、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7年的春天,很多国人在雾霾中度过;今年的秋天,我们也许又将难逃雾霾。那么明年呢?后年呢?那些被人类扔掉的,总有一天会还给人类;那些我们善待环境的,也总有一天会还给我们青山绿水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远离环境污染之痛,不要问未来的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

 



编辑:鲁一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工人失业!新华社发文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搜狐网)

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中国之声)

我们才吃了几年外卖,怎么这就成了百年环境问题的元凶了?(智谷趋势)

外卖、快递、单车已成城市新污染,互联网不是保护伞(康斯坦丁)

外卖污染,谁来买单?(法治周末)



商务合作:品牌传播、企业游学、投融资
张红芳    13699177723   ( 电话|微信 )


 点击“阅读原文”,追踪内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