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北京未来20年方向定了,雄安亮了,还有8个重点任务

2017-09-29 正和岛综编 正和岛


一锤定音!

 

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为《规划》)发布。这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北京历史上是第二次,在全国是唯一的

 

此次《规划》的颁发意味着北京的发展有了更加明朗的方向。多年来,这座城市的雾霾、拥堵、对周边城市的“吸虹效应”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如今看来,这些将有望一步步得到解决。

 

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作为千年古都,北京的未来20年如何发展?北京与首都各自的定位是什么?又如何治理“大城市病”?北京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如何承担好历史的责任?此次规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为雄安新区设章节的内容又是什么?

北京究竟如何定位?

 “四个中心”在北京落地生根

 

北京的城市规模是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究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总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北京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首都”二字,北京的发展建设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紧紧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

 

政治中心建设,就是坚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文化中心建设,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新产业引领区建设,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着力优化9类国际交往功能的空间布局,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三城一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多园优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空间格局,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对北京全市人民来说,“四个中心”的定位已日渐深入人心,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也随之明确——“要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首都要实现什么目标?

明确2020年、2035年、2050年三阶段

 

新版总体规划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

 

近期规划年呼应建党一百年。到2020年,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将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首都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规划目标年承上启下。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架基本形成。

 

远景展望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到205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如何建设首都?

“跳出北京看北京”是亮点

 

 “规划通篇贯穿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科学统筹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和发展重点,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的规划任务。”相关负责人说。

 

 “一核”指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主”指的是中心城区即城六区,是“四个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优化首都功能,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注重“留白增绿”,改善人居环境。

 

“一副”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要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示范带动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

 

“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要以两轴为统领,完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的秩序,展现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

 

“多点”是位于平原地区的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5个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一区”是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大氧吧”,要将保障首都的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

 


有专家评论,新版总体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跳出北京看北京,放眼京津冀广阔空间来规划北京的未来,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新总规新增两章,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接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单独成章。本次北京新总规首次“跳出北京看北京”、单设章节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是一大亮点和创新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新版总体规划主动对接,对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也作出安排,要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合作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促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比翼齐飞”的新格局

 

同时,新版总体规划也强调要携手津冀两省市推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加强京冀、京津交界地区管控,与河北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老城不能再拆了!

保护历史文化金名片

 

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保护内容,建立了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将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通过保护传统中轴线、保护明清皇城、要保护原有的街巷胡同格局、恢复历史河湖水系、严格建筑高度管控、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保护老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等,使老城的整体格局、传统风貌更加清晰。

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打造文化魅力场所、文化精品路线、文化精华地区相结合的文化景观网络,将老城建设成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规划明确提出,“老城不能再拆了”,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整治提升背街小巷,让街巷胡同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新版总体规划建立了特色风貌分区,“北京未来要严格控制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要避免贪大、媚洋、求怪。”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首都哪些不能做?

划定三条红线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突出,是制约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要治病,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第一条线,是人口总量上限。坚持以水定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第二条线,是生态控制线。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

 

第三条线,是城市开发边界。到 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腾退减量后的用地要更多地用于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新版总体规划也第一次提出,聚焦科学配置资源要素,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相关负责人介绍。

 

北京的生产空间将“集约高效”,腾退低效产业用地,以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来支撑,促进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

 

生活空间则要宜居适度。其中2020年全市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3调整为1:1.5以上,2035年调整为1:2以上。

 

生态空间则要山清水秀,加强平原地区植树造林,让森林进入城市;建设成网络、高品质的公园、绿道和蓝网水系,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

 

新版总体规划也更加重视均衡发展,针对北京南北、内外、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规划提出,要带动优质要素在南部地区聚集,加快南部地区发展;明确各区功能定位,促进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全面推动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城乡一体化。


具体如何落实?

抓好八个方面


在《规划》正式颁发之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和部署大会,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详解新版北京城市总规。他说:


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以钉钉子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抓好总体规划落实。实施过程中,总体规划明确的功能定位、主要目标任务不能改变,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不能走样,红线、底线约束指标不能突破,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关于落实方面,他强调要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1.把“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四个中心”是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总体规划实施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来展开。“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都要分别编制完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

 

政治中心主要是做好服务保障。

 

文化中心着重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重点是“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国际交往中心着重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着眼于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服务,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都要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深化细化,编制好规划实施要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控规层面“多规合一”,实现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3. 严守“双控”“三线”


总的要求就是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平原地区人口规模有增有减,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

 

4. 抓好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就是有效抓手,要长期抓,打持久战。

 

5. 提高均衡发展水平


北京南北不均衡的特征比较明显。以往总体规划突出的是“城市”,这版总体规划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是规划的一大转变。

 

6. 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要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要标本兼治治理交通拥堵,要高度重视城市运行安全,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7.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积极对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绝不含糊。

 

8.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梳理

北京总体规划六次演进


北京此次总体规划之前还有六次演进。岛君进行了梳理,以呈现历史沿革及发展变化。


【第一版规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首都的北京城,开始进行第一次(1950年—1957年)总体规划。1957年,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这一规划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面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600万人。在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上,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


【第二版规划】


1958年提交中央,第一次提出在广大郊区发展工业的思想,把市域人口规模定为1000万。


【第三版规划】


“文化大革命”时期,总体规划被下令暂停执行,规划局被撤销,规划工作被搁置。


【第四版规划】


于1983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城市性质中不再提经济中心,而是强调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强调除工业外的多种经济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专题列入总体规划。


【第五版规划】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的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在这一版规划中,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首次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独立章节提出,从整体上保护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保护胡同格局等。


【第六版规划】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总规提出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次提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新规划对北京空间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将过去“单中心”的发展格局变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图看懂北京城市规划全文





资料来源:


重磅!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发布,50条干货带你了解20年后的北京(人民日报)

市委书记蔡奇详解新版北京城市总规,住建部长同台提要求!(识政)

蔡奇召集“头脑风暴”讨论北京总规,专家们意见直截了当……(识政)




编辑:鲁一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1.他家境贫寒、曾因公司亏损坐牢1035天,如今写了6本书,公司将赴美上市

2.许小年: 创新何需高科技?你看老干妈

3.曾单挑苹果秒杀三星,市值2000亿,却72亿“卖身”,HTC咋了?

4.员工执行力差,辞退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

5.为什么一流成功人士的闹钟都定在早晨5: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