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20%!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之后,“第五家电”要火?

2017-10-26 亦萱 正和岛 正和岛

PM2.5:2017/10/25 –2017/10/31


毫无疑问,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是雾霾时代的产物。多地雾霾日益频发,带动空气净化器市场井喷。相关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空净市场规模成倍增长,2015年初现下滑后,2016年恢复增长趋势。

 

据预测,2017年至2021年,空气净化器的销量和销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7.8%和20.8%,到2021年,空气净化器的市场销售量有望达到985万台,销售额431亿元

 


巨大的前景激发了市场的想象空间,恰巧迎着物联网战略的高呼,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联姻”产品公司,布局空气净化器市场。豹米科技就是在这样的时势下应运而生。

 

与他“联姻”的互联网公司是猎豹。成立之初,傅盛投资了600万,前不久,傅盛向豹米又加投3000万。

 

显然,傅盛很看好这个市场,或者说,他很看好徐力恒。这位年轻的CEO在著名的3M公司浸润多年,对于空气净化器的市场空间和未来前景的理解,似乎更开阔。这让他得以走得更踏实。


改造”空气,外企技术大咖的创业之路


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急速恶化,全国人民都开始认识“霾”这种东西,也身切感受到空气问题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

 

同年,自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外企工作的徐力恒决定创业,他敏锐地嗅到未来10年国内对净化空气的需求。十几年来,徐力恒一直致力于滤材和化工材料的研发,他拥有过硬的技术,这成为他创业最大的优势



技术变成产品走上市场,这中间有很多路要走,需要资金、平台、合作伙伴。而空气净化器需要软件的配合,需要用户的反馈信息,互联网属性更强。因此徐力恒决定找互联网公司作背书。

 

时势给了他一个助攻。雾霾催生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爆发,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意欲在硬件领域做布局,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这种大背景下,徐力恒遇到了猎豹的傅盛。双方洽谈甚欢,从技术到设计到供应链都清晰化后,新公司迅速成立了,取名“豹米”,含有猎豹和小米的两层意思,猎豹是投资人,小米的雷军是猎豹的投资人。

 

这一年是2014年。傅盛第一次投了600万。

 

除了资金,猎豹拥有的大数据以及基于大数据运营基础上的营销无疑是给豹米最大的助力:猎豹的天气数据接口,有利于豹米做功能性推广;

 

同时猎豹的毒霸、导航、电池医生、Clean Master软件、猎豹浏览器等等,提醒用户的同时显示豹米产品,这无疑是对品牌和产品的推广。


一年多以前,猎豹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计划用 AI 来构建整个猎豹的大脑。AI 和营销在一起,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广告体验,能达到更精准的推送。这种“智趣营销”(傅盛给这种营销起的名字)或将给豹米带来更多惊喜。

 

1000多个竞争对手,豹米凭什么胜出?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迅速从蓝海进化到红海。从2013几十个品牌扩展到现在700多个品牌,最高多达1000多个品牌。尽管随着2015年新国标的颁布,到今年,经过了4年洗牌期,渐渐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品牌。但行业的竞争依旧异常激烈。这个时候,行业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豹米的定位是什么呢?“我们是一个专业的空气环境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就是立足空气环境问题,专业解决空气环境问题。”

 

为此,徐力恒特别强调用心做产品。豹米在产品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微创新,细至产品的一个按键设计、产品说明书的一个图式,“就是为用户多想一点点,各个环节多想一点点,当你把一个一个小细节做到最好的时候,产品就会很出彩。”




至于豹米产品的差异化或者说优势,徐力恒谈到:

 

“首先,是极致净化。我们开发了一系列高CADR值产品(编者注:CADR值,即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ADR数值越高,则表示净化器的净化效能越高),尽可能降低PM2.5数值。同时选用尽可能高等级的滤网,保证在降低PM2.5的同时,过滤PM0.3等其他更微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我们追求的是过滤所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其次,需求场景划分。比如豹米一代强调卧室静音,豹米二代除了除霾,还加入了专门针对新装修环境的滤网和甲醛传感器,有很强的除甲醛能力;豹米2母婴版,专门加入了抑菌、保湿的功能;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北方的强雾霾产品——豹米霾霸。今年还即将发布针对大环境的豹米B70和B100,以及多款新风系统。”




这与傅盛的理念无缝契合。在傅盛最新的演讲中谈到,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弯道超车,“核心是技术和产品和场景的结合。”豹米恰好就在技术、产品和场景的结合上发力。

 

徐力恒的团队还特别提到一个概念——性能比。简言之,就是产品价格并不低廉,但又在消费者承受范围内,同时兼具品质感。

 

“比如说,我们的豹米2霾霸,售价大约1500块,我们用的是H14级滤网,市面上,售价在6000块钱以上的净化器才会用到这个等级的滤网。我们还增加了传感器,比如GBOC的传感器,比如甲醛的传感器。在净化器上安装甲醛传感器是很难的事情,我们采购的是英国的传感器,海运过来的,检测很精准。”

 


国内第一个拿“iF设计奖”的净化器

 

豹米是一家典型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公司。他们的护城河是产品技术。这跟CEO徐力恒的气质相关。他是技术出身,真正理解技术的重要性。徐力恒坦言,豹米每年会把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研发,“这个比例在我们行业是比较高的。”

 

当下,在中国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重视几乎是空前的。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徐力恒希望豹米在同行业能走在时代的前面。

 

事实上,豹米净化器有许多技术应用在行业是开先河的。

 

豹米是国内第一个拿iF设计奖的净化器(国际上最著名的设计奖项之一,有着“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第一个用激光传感器并数显PM2.5,今年他们推出的新品豹米B70,用到了手势交互应用,通过手势翻屏幕来了解到家里的空气情况,这项技术在行业里也是第一。




“我们一直都在做新的尝试,我们要给到用户一些全新的体验,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细小的创新,让用户对产品保持新鲜感。这类细节上的创新,我们以年为周期来做。通常,我们的这些创新在行业可以领先一个旺季,到下一个旺季,同行业才会跟上。

 

我们也希望在更大层面上有一些突破,比如在风道结构上有突破。当然这些技术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话题聊到这,关于行业的创新,结合国外的案例,在宏观层面上,徐力恒谈了自己思考:

 

“很多时候,太超前的创新,不是企业单个力量能支撑的,需要很多资源和各方支持。这是个体系问题。美国一些企业,会把非常未来的东西交给美国的大学或者联邦,企业承担一部分费用,大学或者联邦承担部分费用,加上风投的资金、民间的资本,几方力量共同来解决。比如埃隆·马斯克的火星计划。我觉得,中国公司也可以遵循这样的逻辑。”

 

这是很好的思路,值得技术创新行业去力争。

 

空气净化器将成“第五家电”?

 

总体来看,从2013年到现在,中国的空净市场发展越来越良性,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设计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空气净化器已经不再一味模仿国外品牌,而是逐渐开始立足本国空气问题来优化产品,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会选择国内本土品牌产品。


但是市场教育还未完成。相对来说,消费者更多是冲动性消费。雾霾来的时候,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会明显增加,雾霾特别严重、持续时间长的时候,甚至有10倍以上的增长量。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根据数据显示,目前空气净化器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达到27%,日本为17%,面临严重空气污染的我国国内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仅为1%左右

 

为什么呢?肯定有消费者的认知问题,毕竟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们的健康意识越强,对净化器的需求量比例更高。但仅仅这个原因吗?

 

徐力恒告诉笔者,欧美、日本对净化器的需求跟我们不太一样。

 

国外净化器基本上分成这几类:一类是去除PM2.5的,一类是去除过敏源的,比如花粉等,一类是去除异味的。其中大部分的净化器用于哮喘、对花粉类过敏的患者。对这类人群来说,空气净化器是刚需。目前日本基本上每个酒店里面都会有净化器,一是为抗过敏,二是去除酒店里面的异味。

 

其实,满足特殊人群的诉求,比如解决哮喘、过敏者的问题,也是我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空间。




根据研究,随着富养状态的普及,使得我们过敏因子处于激发状态,加之环境恶化,过敏源增加,体内潜伏的过敏因子蓄势待发。现实情况是,中国过敏的人群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而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新生儿儿童哮喘的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这都跟空气相关。

 

去除异味,是空气净化器另一个商机。在中国,除了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大部分经济类型的酒店没有通风系统,异味程度比较重。“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去除异味的空气净化器,对我们来说,是开辟市场,对酒店来说,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趋势。”

 

“简单地说,空气净化器未来的前景,不仅在于除霾,更是在于让大家呼吸到最自然、干净的空气,甚至可能是有特殊效果的气味,比如能缓解抑郁症的特殊香味。这关系到人们的大健康。”

 

即便撇开这些新应用场景不谈,空气净化器的前景也是很宽阔。在徐力恒眼里,空气净化器有可能成为继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之后的第五大家电

 

“未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的会逐步起来,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这是大的态势。

 

从品类来说,在我们看来,任何产品领域,巨头一直在,但是机会也一直在。就说国内品牌,以小米为例,小米的空气净化器做得比较好,品牌也稳定。小米的产品逻辑是满足80%的用户80%的需求,这种定位本身就留了空间给其他人。而且用户的需求本身也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外观、性能等的追求不一样。

 

从实践周期看,每到三到五年,都会有个机会点。未来三年左右,空气净化器有一个窗口期

 

对于我们来说,好好做好产品,积累技术,夯实基础,不断创新,然后等待时机,在行业发展结点上争取一定的地位。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真正做事情、做产品的企业会脱颖出来。我们对自己有信心。”




作 者:亦萱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