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长文丨石油风云40年系列首篇——地与火之歌

敲敲门白羽 敲敲门 2019-08-14

关注敲敲门,打开新世界


即使是很久以前发生的石油事件仍使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在新近的事件中又包含着往日的深刻回声。

——摘自[美]丹尼尔·耶金

《奖赏——石油、金钱与权力的全球大博弈》




1979年深秋,拂晓,渤海湾。


从日本引进的“渤海2号”钻井船在“滨海282号”拖船的牵引下正缓缓驶向新井位。


突然,狂风骤起,平静的海面掀起巨浪,排山倒海般扑向“渤海2号”,海浪将通风筒盖掀翻,咆哮着涌入舱内,巨大的漩涡裹挟着海风肆意呼啸着。


工人们试图用棉被挡住狂怒的海水,瞬间被冲的无影无踪。


面对迸发的自然力量,血肉躯体的抗争都是徒劳。


继而,水满、电断、倾覆,“渤海2号”坠入茫茫大海。


72名石油工人再也无缘见到第二天海上日出,仅两人幸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渤海2号沉船事故”,建国以来石油系统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为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史所罕见。


这些为祖国石油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即将迎来他们40周年祭。


今天,庞大而臃肿的石油系统少有人记起他们,但是历史不会漏掉生命书写的注脚,他们终究会在地与火之歌中永存。


跌宕起伏的石油风云,从他们投身许国那一刻讲起……


1


时间的长河中,数以万计的小时在平淡中逝去,偶然间显现的光辉瞬间,才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性时刻。


斯蒂芬·茨威格称之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中国群星闪耀的那一刻。


1978年9月14日上午8时,一辆专列抵达大庆车站。刚从朝鲜访问归来的邓小平一下车就立即前往大庆油田。


在视察途中他听陈烈民汇报时,得知大庆油田5000万吨年产量能够稳产到1985年时,高兴地笑起来。他说:“要打7000米深井,要加快找油、找气,找到更多的油气田。”实际上,大庆油田之后连续保持了27年5000万吨以上的产量,堪称奇迹。


29年后,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听到冀东油田发现了规模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汇报后,也高兴地一夜未眠,不久后亲自视察冀东油田,称之为“40多年来我国石油勘探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当时的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预期实际储量可达10亿吨,到2012年年产量可达2000万吨”。


10年后,曾经为此兴建的众多设施在废弃中变得锈迹斑斑。


当历史把两个类似事件的不同版本摆在面前时,我们读出了这个国家对石油的渴望,也隐约嗅到了隐藏在背后的权利欲望。


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大庆油田时与采油女工亲切交谈


为了将"贫油国"的帽子抛进太平洋,建国之初,整个国家对石油工业倾注了极大热情。


即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期间,石油工业的发展所受影响也相对较小,甚至得到快速发展。


在1967年至1976年期间国家对能源建设的投资超过了500亿元,石油系统扩建了大庆油田,新建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南阳、江汉、长庆等油田。


原油产量以每年平均18.6%的速度增长,到了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更是历史性地突破1亿吨。


诸君,也许对这个数字没有直观感受,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对比。


1亿吨是建国初原油产量12万吨的833倍,而今天中国原油产量仍在为如何突破2亿吨而苦恼;1978年我国是原油净出口国,到2017年进口原油则达4亿吨。这期间,GDP总量从3679亿元到827122亿,增长了224倍。


相对于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又缺乏高端装备支撑的现实,1亿吨绝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数字,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光彩熠熠。


随着捷报频传,石油系统日益兴奋,“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旋律越奏越响,战天斗地石油人仿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高喊着“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西进大漠,东征大海,北上斗严寒,南下战酷暑。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更是给石油人平添了无数豪气,大干一场的劲头更足。


然而,灾难突至,本文开篇的一幕悲壮上演,好势头戛然而止。


事故发生后,责难之声铺天盖地而来,严肃追责不可避免。


主管石油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被记大过处分,上任不到两年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免职,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长马骥祥等4名责任人被判承担刑事责任。


中国石油的海洋之路,就这样以一场悲剧终结了其高歌猛进的时代。


面对72个逝去的生命,执政者和管理者承担责任固然不足为过。


今天我们回溯整个事件,诸多端倪令人唏嘘。石油部在事故发生初期应对不妥,政府事后匆忙追责更是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抚慰民众情绪,许多重要情节被忽略,缺乏严谨科学判断,在沉船尚未打捞的情况下,基于陆地思维推断草率下定论,为后来撤销处罚埋下了伏笔。


面对灾难时,我们这个民族喜欢渲染多难兴邦的悲壮,快速追责,淡化舆论,转移焦点,而忽略了从根本反思和总结,以至于历史反复教训我们,石油行业亦是如此。


高层被处分的情绪迅速蔓延至整个石油系统。


从未遭遇如此打击的石油人信心受到极大创伤,而此时,国家又调整了投资计划,对石油行业投资锐减,1981年,给石油部的投资更是压缩了50%,勘探工作量明显减少,储量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产量递减加快,原本蒸蒸日上的石油行业居然到了举步维艰的窘境,甚至能指挥千军万马的独臂将军余秋里也没有了往日的号召力……


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年,原油产量跌破1亿吨!


格外看重关键数字节点的中国,击穿1亿吨对国民经济的信心冲击超出想象,甚至一度引发了对改革开放的质疑。


而此时,国际风云突变,战争降临!


1990年8月2日深夜两点,萨达姆下令坦克部队沿6车道高速公路向科威特进军,五个月后美国对伊拉克宣战,海湾战争爆发。


战争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打破了当时本已十分脆弱的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平衡。


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一个叫欧佩克的石油组织对世界石油市场影响力达到巅峰。


在地下孕育了亿万年的石油,被发现一千多年后,随着内燃机发明而地位突变,开始主导世界能源,成为国家角力的筹码。


此次危机史称“第二次石油危机”,带给中国军事震撼之外,它使中国对石油的认识更加深刻。此外,原油产量的下降,对当时还是原油出口国的中国来说是巨大经济损失,一度关乎到国民经济计划能否达到既定目标,高层领导心急如焚。


萎靡不振的石油工业亟待被重新激活。


但,谁去激活?如何激活?切入点在哪里?


2


1588年,被免职的潘季驯被再次启用治理黄河,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理由是这一职务应由“老成才望”之人充任。


对于1981年的石油工业来说,显然康世恩依旧是“老成才望”的最佳人选。


事故发生2年后,国务院领导对康世恩讲,“渤海2号”事故以后不要再提了,随后撤销了其处分,重回石油部兼任部长。


此时的康世恩已罹患膀胱癌,但毅然接受任命重回伤心地。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逐渐吹醒沉睡的中国。


小岗村“责任承包制”的大胆尝试得到中央推广,“大包干”这一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形式,从农村走向城市,其旺盛生命力得到了激发和释放。


此时,康世恩的脑海中在石油行业推广“大包干”的思路愈发清晰。


经康世恩提议,石油部党组集体研究后提出的1亿吨原油包干设想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1981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批准了这一方案,至此,这个198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战线上的第一个行业包干方案正式出台。


简言之:在不增加国家投资的情况下,石油部“包干”年产原油1亿吨。超出1亿吨的部分允许石油部自行出口,筹措的资金用于国家对石油工业补充投入。


该方案一经实施,就引发了石油工业内在机制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石油工业被重启激活。


以胜利油田为例。大包干伊始,胜利油田的年原油产量指标是1590万吨。为了完成任务,胜利油田从管理体制到勘探部署进行了全方位调整,分级包干、责任到人的包干形式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成绩出人意料。1981年超产21万吨;1982年超产34万吨;1983年超产207万吨,到1988年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坐稳全国第二大油田的位置。


1985年,彭丽媛随总政歌舞团到胜利油田等地巡演


放眼全国,1981年原油产量为1.01亿吨,1982年为1.02亿吨,1983年为1.06亿吨,1985年更是达到了1.25亿。


石油作为我国重要出口战略物资,石油增产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有效支持了改革开放初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包干”政策卓有成效。


一个关键人,一项关键制度成为点睛之笔,顿时激活了石油工业,从而盘活了国民经济大局。


随着石油系统的信心恢复,进军海洋战略再度重启。


1982年刚过元宵节,在北京王府井街口的一栋二层小楼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挂牌成立。


渤海湾的创伤依旧还在,中海油的成立异常低调,但敏感的国外石油公司立即嗅到了不同味道。


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采临危受命,出任第一任总经理。他上任后的第二天就向11个国家的41家物探参与公司发出第一批关于南黄海北部物探区、珠江口物探区的第1号和第2号招标通知书,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合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著名油公司纷至沓来。


1984年年底,辽东湾钻探锦州20-2-1井成功;时隔不到一年,南海西部第一个自营探井——乌石16-1-5测试成功,日产原油128立方米;1986年6月,在渤海油田绥中36-1-1井测试时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地质储量超亿吨的海上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好消息接连不断。


秦文彩在中海油总经理的位置上只坐了三年,他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来者扶上马送一程,但成立之初他坚持的总经理负责制,专业化运作,与国际接轨等做法,为后来者所继承。30多年后,在随后沿袭了石油部主要衣钵的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包围中左冲右突,最终成长为中国的“第三桶油”,甚至成为我国最具有“国际范”的石油公司。


这一切与初创者为中海油注入的原始基因密不可分。


秦文彩的继任者钟一鸣上任后,立刻砍掉了职工子弟技校,中断了石油系统延续已久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献完青春献子孙”传统,轻装上阵的中海油应该感谢这些管理者的远见和卓识。


相比中海油的低调,中石化的成立规格要高得多,1983年7月12日,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参加大会并致词。他说:“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充分论证,下了最大的决心,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的39个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高度地联合起来,切断同条条块块的行政领导关系,组成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总公司,这是一项重大的决策。”


此时台上台下的人都想不到的是,20年后姚的女婿执掌中纪委,在全党掀起反腐风暴,石油系统一大批高官落马,震惊朝野。


历史的妙处在于,许多的偶然源于曾经看似巧合的必然。


新成立的中石化,一开始就是个庞然大物,上收了分属2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和3个部的39家企业以及下属单位。


由于涉及地方利益的协调,收编的过程也历经坎坷,但推进异常迅速,半年时间完成了名义上的整合。

创办宝钢的陈锦华出任第一任总经理,排在他面前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利用好一亿吨原油?

乙烯是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中石化筹备期间,万里对陈锦华说,到2000年中国的乙烯产量要赶上苏联,能不能做得到?陈锦华回答,“苏联的乙烯产量是多少,我还不知道,我先查一查,看看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会努力去追赶。”结果发现,中国当年的产量只有苏联的1/4。

今天,我国乙烯产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全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

中石化成立5年后,国家石油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以其所辖主要资源和资产为依托,成立中国石油总公司。

同时,撤销的还有煤炭部、核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成立能源部,而5年后,国家能源部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又被取消。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石油总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生产业务,兼有部分政府管理、调控职能。

至此,石油行业形成了中石油统筹陆地上游、中石化负责下游炼化、中海油主攻海洋的“三足鼎立”格局,“三桶油”由此而来。

这一格局按照国家设想,产业链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产业互补,似乎方案完美到无暇可击。

丹尼尔·耶金说:从国际石油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石油业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不变的经营法则——“不断地追逐最后的价值”。

中石化和中石油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原油只是初级产品,中石油其原油业务触角不断向下延伸打通“油路”获取更大价值,中石化的炼化企业也在试图向上突破寻找“油源”降低生产成本,双方触角伸进了彼此的地盘。

二者的竞争态势已无法回避,人为割裂的产业链显然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完美的方案已是漏洞百出,一场新的改革枕戈待旦。

随着南巡讲话精神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发展热情高涨,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这不是角色简单地转变,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浮出水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国家的政治以及世界的格局。

1998年3月,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石油石化大重组再次箭上弦。

1998年,朱镕基答记者问

1998年3月10日,全国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在原中国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按照“各有侧重、互相交叉、保持优势、有序竞争”和“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原则,对石油开采、加工和成品油销售企业实行无偿划转。

“过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只管油田,不管炼油和化工,上游的油田被它垄断了。中国石化总公司只管炼油和化工,中下游的炼油、化工企业就由它垄断了。两者之间不是竞争的关系。”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中回忆。

而重组的目的是引入竞争,然而按照最初设计他们是上下游合作关系,为了打破现有格局,两大公司以北京为中心南北分治

北京以南的东部、南部地区的企业划归中国石化,北京以北的东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的企业,以及西北、西南部分地区的企业划归中国石油。

两大油田大庆和胜利分别划给中石油和中石化。此外,在政府主导下,脱胎于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的新星公司并入中国石化,这一格局基本延续至今。

重组完成后,从1999年开始,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开展内部大重组,将油气主营业务资产剥离,独立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分别在境内外上市。

中石化先后在香港、纽约和伦敦以及A股上市;中石油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后,2007年在上海A股上市,曾创下多项历史纪录,但高位买入者市值腰斩80%以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调侃的段子与中石油“国之重器”的地位极不相称,但背后的民意已无人去迎合。

随着各大油公司在资本市场翩翩起舞,国内的原油需求量暴增,2001年中国原油消耗量2.29亿吨,国内原油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消费缺口,兑现“入世”承诺,国家先后降低了原油、汽油等油品关税,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被动的请进来”还是“主动地走出去”成了中国石油工业决策者的新课题。

走出去是广阔天地还是未知世界对于埋头苦干的石油人来说一脸茫然。

但,别无选择。

3


1991年1月,一部记录石油工业发展的巨作横空出世——丹尼尔•耶金著的《石油大博弈》在美出版。


有人甚至评价这本书说它影响了21世纪石油工业的进程。虽有夸张之嫌,但是它确实成了决策者和行业人士案头典籍,他的一些论断甚至成为决策的依据。


丹尼尔·耶金提出了“21世纪视角”的概念,他说,“石油从地下被采出时并没有印着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旗,而是在需求和价格等因素的推动下在全球流动。运转良好的全球市场是能源安全的保障之一。”


这一概念与当时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论断不谋而合。改革开放就是要两条腿走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作为国家能源保障的石油工业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要“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


1993年,随着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家能源保障提到关键日程。时任中石油总经理王涛在思躇良久后,下定决心走出国门,3月,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六区块和七区块。此时的秘鲁塔拉拉已进入开发后期,被称为“老太太”,300多平方公里的油区,年产油不足5万吨,不及高峰产量的1%。


中石油海外第一仗之所以选择这里打,无非是投入低、风险小,充当练兵场,初出国门的中石油小心翼翼。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中石油硬生生的让这个老油田返老还童,最高产量增长了10多倍,达到了70万吨。从当初仅仅为370万美元投资,到现在每年数千万美元以上收益,中石油的国际化道路一下子找到了信心,此后,又在加拿大、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苏丹等地试水,经验不断累计,更待大展身手。


不久,机会来了。


1995年5月,哈萨克斯坦政府宣布一系列油气生产和炼油企业实行私有化,允许国外公司通过购买哈国油气企业的股份,取得油气田的开采和经营权。在分析了前苏联各国的油气资源潜力和投资环境之后,中石油将哈萨克斯坦定为优先进入地区之一,阿克纠宾油气公司股份私有化项目是一个难得良机。


1997年6月,中石油以高出竞争对手8000万美金竞标价格购入60.2%股份接管阿克纠宾油气公司,2003年又购入哈萨克斯坦拥有的另外25.12%的股份。


刚接管阿克纠宾石油公司时,其已经濒临破产,年产原油当时仅有200多万吨。阿克纠宾公司旗下拥有的让那若尔和肯基亚克两个油田,不仅产量低,而且临近产量衰减期、设备陈旧、地质情况也比较复杂。


但经过不懈努力,阿克纠宾公司油气当量从最初的319万吨,成为目前中石油第四个千万吨级的海外大油田,是中哈原油管道的主要油源。


阿克纠宾项目成为中石油开拓中亚业务的“桥头堡”。


与中石油的小心翼翼,中海油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1994年,中海油斥资1600万美元从美国阿科公司手中购买了其在印尼马六甲区块的32.58%的权益,后来又投资310.8万美元从日本石油公司手中购买了6.93%的权益。


2005年年初,优尼科挂牌出售,中海油掌门人傅成玉果断出手,与优尼科和雪佛龙多次较量,最终雪佛龙横刀夺爱。


收购优尼科一案虽然失败,却令傅成玉一战成名。


傅成玉获得了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说:“虽然这次收购未获成功,但它为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今后走向海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有限公司市值增长66.8亿美元,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并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中石化的国际化起步与中石油、中海油截然不同90年代,中石化的炼化技术就开始出口海外市场。“十二五”期间,中石化直属研究、设计单位技术贸易收入达到142亿元。


2008年之前,三大油公司的国际化处于起步阶段,步伐稳健,成绩斐然,试探的身段下,雄心已无法安耐。


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国际油价近150美元暴跌至34美元,形势骤变。


2009至2013年5年间,“三桶油”四处出击,海外并购金额高达1100亿美元,有人把这5年称作石油行业的“中国并购时代”,“中国威胁论”更是甚嚣尘上。


凭借巨额且快速的海外并购,中石油坐上了全球第四大油企的宝座,另外“两桶油”也都进入了前50强。


2012年,新华社一则800字消息引发石油行业震动,中石油建成“海外大庆”,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超过1亿吨、权益产量达到5170万吨。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已与尼克森公司达成协议,以每股27.5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尼克森所有普通股。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并购狂潮中,花费最多的却是中石化,1100亿美元收购额中石化占到501.97亿美元,几乎占到一半。


然而也在意料之中,因为2011年4月,傅成玉跨出北京二环内的中海油大厦,入主一桥之隔、朝阳门外的中石化大厦。


事后有人说:“中石化上游资产较少,有‘补齐’的需要。但是,花费巨资,从目前海外油气产量来看,并不理想。”


随着国际经济复苏,油价快速走出低谷,“三桶油”1000多亿美元的大买卖看似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事后却发现也存在泥沙俱下。


好景不长,随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兴起,OPEC不断增产,2014年国际油价又开始快速下滑。然而,与上一次的大手笔相比,这次“三桶油”吝啬的多,2014年,“三桶油”海外项目收购金额不到30亿美元,相比2013年下降了90%。


而此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频频出手,阔绰之极令人咂舌。


这家公司叫中国华信,它搅起这一池的春水,最后弥漫了金山。


这一章节暂时结束,但是关于石油的故事没有终点,地与火之歌依旧嘹亮。


下一章,我们从1977年,未来中国华信的掌门人出生说起……


敬请期待《石油风云40年系列中篇之权力的游戏》,为您讲述交织在石油中的财富与权力的欲望。


说明:本文全部素材来源网络,如引用不当,请勘误,谢谢。


欢迎关注备用号“我是敲门人”搜索“wsqmren”,或扫描以下二维码,以备不时之需;下一篇文章如被外星人劫持,届时请回复关键词“石油风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