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引领:武汉资源就是城市圈的资源

长江日报 2022-01-02






武汉城市圈是中国主要的科教中心和智力密集区。目前在武汉城市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在全省,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在全省,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在全省的产业发展格局。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聚集了近百所高校、81名“两院”院士,拥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研究中心、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01

黄石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到武汉

短短5个月完成3项专利研发申请


    

12月1日,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29号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做实验。
  
武汉高校多,方便我们招聘高科技人才。同时,我们的样品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检测也更方便。”该公司研发管理人员郑艳说。
 

在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忙着做实验。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是黄石市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主营牛磺酸,年生产能力2.8万吨,销售额5.8亿元。今年7月,该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入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目前20名研发人员中80%都是从武汉高校招聘的。“研发人员工作和生活都在武汉,非常方便。”郑艳说。
 

湖北博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将研发中心迁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余汉斌说,看中的是武汉的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

    

湖北博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黄石,主营废旧汽车自动化拆解和循环再制造设备,是汽车拆解行业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十多项专利。

    

“研发中心迁入武汉,我们的成果非常明显。”余汉斌说,短短5个月,他们在武汉已经完成了3项专利的研发和申请。目前,该公司正在和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鹿军副教授团队开展校企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柔性拆解和梯次利用技术。“项目开发成功后将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近亿元。”

      
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黄石按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引资在武汉、投资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思路,重点打造的研发实验中心、招商引智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是黄石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开园不到半年,就已有常驻办公人员385人,目前已签约入驻单位52家,入驻科技型企业35家、在孵企业9家、高校3家、科技金融和专利代理等服务机构5家。15家入驻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在汉高校开展了近50项技术难题攻关合作。
    
据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介绍,黄石之后,黄冈、鄂州、孝感、仙桃也在谋划到武汉建立离岸科创中心,对接武汉的科创资源。

02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已向城市圈各城市开放端口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基础在产业,未来在科技创新。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李佐军这样评价:科技同兴,为武汉城市圈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2月18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正式启动,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辐射带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这条大走廊区域内聚集了近百所高校、81名“两院”院士,拥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研究中心、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位于鄂州葛店的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国内领先的流线化智慧工厂。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信息来源:通讯员俞智君)

  
6月10日,位于东湖高新区东部的东湖科学城开工建设。东湖科学城确定规划范围100平方公里,统筹范围160平方公里,拓展范围260平方公里。将集中布局建设一批代表国家实力、世界一流水平的大科学装置,筹划建设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特色优势明显的湖北实验室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关联、技术创新实用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建设一批科技服务高端、成果转化高效的产业技术转化平台,构建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9月18日,武汉城市圈第一次科技同兴联席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协调机制》《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和《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2021年度工作要点》,达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武汉城市圈科技平台共建合作协议》,武汉市科技局发布了2021-2023年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平台共建、项目共谋、主体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五共”新举措。
    
目前,7个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建成15个以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鄂州葛店的企业近100家,葛店开发区1/4规上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武汉、咸宁、黄冈、孝感四市已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武汉·科创)已向城市圈各城市开放端口。该平台将为城市圈内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可在线利用武汉市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方便快捷查询各类科技成果、专家人才和服务机构信息。





武汉科技资源城市圈共享

    


  • 黄石

    

有80余家企业与35所在汉高校共建了160家研发平台。在汉高校50名专家教授到黄石担任科技副总、企业科技特派员和技术顾问,开发新产品、新工艺20种,帮助企业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100项。

    

  • 鄂州

    

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与中科创新院共建中科鄂州量子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目前已孵化13家科技型企业,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科技型企业已走向产业化。

    

  • 黄冈

    

驻点武汉开展“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招商,落户项目9个,投产5个,总投资9.1亿元。在东湖高新区建设离岸科创中心,已有10家企业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

    

  • 仙桃

    

促成8家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企校合作协议。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攻克黄鳝繁育和精深加工关键环节。

    

  • 天门

    

与武汉市共建中国光谷(天门)科技城、天门科创孵化园、天门—华中科技大学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心等研发平台,全市有58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 潜江

    

与中科院水生所、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立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 孝感

    

谋划到武汉建立离岸科创中心,对接武汉的科创资源。

    

  • 咸宁

    

已与武汉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长江评论

科技创新书写着城市圈的未来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高质量、高效率的城市群必然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加快推进“科技同兴”是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九城汇聚力量释放“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书写着城市圈的机遇与未来。

    

城市圈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空间。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需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规律,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的综合优势,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战略支撑功能。武汉城市圈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优势,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加速布局。集聚力量到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中来,是武汉城市圈要扛起的时代重任。

    

城市圈也日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同城化发展的城市圈已形成了资源集聚、体系整合、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正在以一个整体的规模成为科学前沿领域的引领者。武汉城市圈兄弟城市相向发展、频繁互动,多领域全方位协同创新之路正不断走深走实,所显现的不仅是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也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由此展望未来,武汉城市圈将成为更多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城市圈必然也是开放圈。同城化最终是“人”的同城化,人们往来于不同的城市之间,背后是思想的交流互鉴,流动的是创新创业的梦想。同城化发展也必须克服传统观念的制约,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大力推进观念更新、体制创新,不断催生新动能新活力。“九城就是一城”,需要思想上的解放,也需要发展中的敢闯能突。武汉城市圈集聚的是资源要素,更是活力和精神,将使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如何锚定武汉城市圈
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
城市圈城市如何借力
武汉的科创优势?
武汉城市圈如何才能
引进高科技人才、留住高科技人才?
12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
就此采访了专家学者
听听他们怎么说



武汉是中国的科教重镇,武汉的人才总量、科教资源、创新主体、创新能力都有自己的优势。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不断把提供人才效能、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创造活力作为更根本的发展要求。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吸引全球科学家、工程师来汉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重视营造战略科学家、战略性工程科技人才、优秀企业家的发展环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普通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核心动力。




武汉城市圈中除武汉之外的8个城市借力武汉科创优势有多种办法:


第一,将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的科研成果引入本地进行推广应用。第二,吸引武汉的高素质人才到本地创业就业。第三,与武汉共建联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联盟、高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第四,将武汉丰富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设在本地。第五,与武汉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创交流活动。




科技发展容易产生集聚,然后才能扩散。通过人才集聚,利用产业扩散,这样会形成一个众星捧月、协同共助的局面。我们要顺应科技发展的规律。同时,教育链会产生科技创新链,科技创新链会产生产业链,产业链形成了,资金链自然也就来了,这也是规律。


在区域经济新的竞争格局中,还是要发挥武汉的优势。武汉的科技创新优势集聚后,就会催发科技创新链,自然会给城市圈带来产业链和资金链。


长江日报粉丝专属福利

戏剧温暖人生

第八届武汉国际戏剧演出季

你留言,我送票!

第四期


在此条微信下留言评论我们将选取两条精彩留言赠票并于12月8日公布名单留言截止时间12月8日8:00

奖品:现场放映《大河之舞》门票每人2张

演出时间:12月10日19:30演出地点:武汉中南剧场


*注:若您的留言被选中,我们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回复您,请您于12月8日24时前及时查看并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逾期视作放弃。活动解释权归长江日报所有。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高喜明 陈洁 蔡早勤 评论员杨于泽 长图/海报:记者丨陈洁 高喜明 设计丨王语哲 封面图:记者詹松 摄 编辑:曹欣怡 校对:余文婷

推荐阅读

热干面、赤壁烤鱼、沔阳三蒸……武汉城市圈的这些美食,真香!

武汉出台新规,事关临江临湖建筑!范围扩大到你家了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