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这些“街头博物馆”,你去过吗?

地铁院新媒体 长江日报 2022-01-07


浓缩了城市的精华
武汉人挂在嘴边的
正宗老汉口风味
到底在哪里?
答案就是——
汉口历史风貌区!

汉口历史风貌区街头风光。
 
2021年12月26日
汉口历史风貌区
特色街巷建设项目
青岛路(鄱阳街-沿江大道)
道路整治及花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
工程将实施精细化施工
彻底更换道路排水管网
缩减车行道宽度
提升绿化景观
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慢行体验

青岛路道路整治及花街建设工程效果图。 

由沿江大道、江汉路
京汉大道、黄浦大街
围合的汉口历史风貌区
是全市现存的
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
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


快来看看
“汉味”十足的“街头博物馆! 



过早“博物馆”

//////
 
离开了处于
合作路和胜利街的拐角楼

三镇民生甜食馆旧址风貌。

乔迁新址的三镇民生甜食馆
依旧人气旺盛
1956年创办至今
它已经成了老武汉们
无法割舍的一种味道

三镇民生甜食馆新址风貌。
 
三鲜豆皮、热干面
糊米酒、重油烧麦……
菜单名牌就挂满了一整面墙
全是一念就能让武汉人
口舌生津的过早“名角”
拿上一捧花花绿绿的“饭币”
在这里能一口气吃过瘾

三镇民生甜食馆的菜单名牌墙。
 
三鲜豆皮窗口前的队伍总是很长
师傅动作熟稔
三五分钟就出一锅的豆皮
一天能卖140多锅
煎好的豆皮
油光闪亮、色黄味香
米粒饱满有嚼劲
吸满了大粒肉块煎出的油花

师傅在做三鲜豆皮。
 
3岁的宝宝拿着勺子
大口地吃着什锦豆腐花
孩子妈妈力荐的桂花糊米酒
一入口果然让人两眼发亮
桂花的香、米酒的甜、圆子的糯
融合得恰到好处

客人们在三镇民生甜食馆进餐。




理发“博物馆”

//




 
在中山大道1164号
长生堂坐落在路口处
隔着斑马线和红绿灯
远远地就能看见
气派的三字招牌——长生堂
创建于1911年
这家美发店被认定为
“中华老字号”

长生堂整体建筑外观。 

推门入内
店内装潢还是老武汉的味道
古典的吊灯散着柔和的光

长生堂有古典韵味的吊灯。

客人不多,但都和师傅们
有说有笑,一派和谐
52岁的叶师傅
19岁进入长生堂
三十多年来
他见证了长生堂的兴衰起落
认为他们能留住顾客
靠的就是人品和手艺

长生堂内景一览。 

他拿起店里十分常见的“发卷”
用武汉话向我们介绍
“长生堂保留至今的项目
就是用发卷卷头发
不上药水,全凭发卷
和吹风机再造型
做出典雅的老上海滩造型”

长生堂里的特色“发卷”。




里分“博物馆”

//



和武汉所有的里分一样
同兴里历史悠久、富有韵味
1932年建成的同兴里
东口通洞庭街
西口至胜利街

同兴里的入口。

同兴里长不过二百余米
宽不过四米
晾衣绳上晒着床单
和成串的腊肠腊鱼
一眼就可以望到尽头
但我们在这里
逛了整整半天

同兴里中,街坊挂起的腊货。
 
从门口进来走不了几步远
一侧只粉刷了下半部分的墙壁上
挂了许多各具设计感的招牌
中西、新旧的元素在这里碰撞

同兴里门口的招牌。

两边开着的手作店和古着店
年轻人们爱来探店体验
穿过主巷,25栋两层砖木结构的
石库门建筑鳞次栉比,一户一门
精致的门头雕花形态各异
有地道的欧洲古典山花装饰
有巴洛克式的大卷涡
也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相对而立,争奇斗艳
 


1932年建成的同兴里
老房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只是曾经是十里洋场的豪门贵宅
现在已是寻常人家
坐在巷子里闲话何日晒腊货




正宗老汉口风味的

汉口历史风貌区
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见证了武汉的变迁与发展
也在武汉人的热爱中
日渐焕发新面貌
这里还有更多“街头博物馆”
诉说着武汉的故事
等待着你的到来……


end



长江日报地铁传媒研究院 出品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唐青青 图片:何东瑞 唐青青 编辑/动图:唐青青 高阳 美编/制图:金莎 统筹:马梦娅 校对:蔡扬

长江日报粉丝新年福利来啦!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

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继续给粉丝送福利啦!

这次的奖品是

“长江日报精美笔记本”



获取方式:

只要在这篇稿件下留言,留言点赞排名本条推文第一位(点赞数量需超过20)的网友,即可获得这款高颜值笔记本。


领奖规则:




中奖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关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次日9:00前留言点赞数超过20;留言点赞数排名本条推文第一位。


留言集赞统计截至次日9:00,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本活动解释权归长江日报所有。

推荐阅读

调皮孩子按停地铁电梯,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网友:该这样教育

这个假期,武汉各大酒店刮起同一种风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