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有一剂谄媚的解毒药 | 故乡原典1.04

2016-11-03 鹿鸣君 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读原典第1.04篇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
读对原典,便是回到故乡

中西经典对读,今天读《论语》第1章第3段


《论语》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世事洞明的明白人,很少言语极端,但这句话我们听出一种深痛:

花言巧语的人,不是人!

仁者,人也,论语语境中,“仁”在很多时候就是“人”。


生活告诉我们:人前有多谄媚,人后就有多恶毒。孔子的门生们,一定是有了痛彻的领悟,才会把这句话放在这样前排就座的位置:《论语》开篇的第三段,“子曰”的第二句。


举个例子。东晋有位大佬,桓玄,公元403年逼晋安帝禅位,当上了皇帝。桓玄住进了皇宫后,有一天,坐到床上,突然,床塌陷了下去,众人失色,这可了不得。这时候,一个叫做殷仲文说:“陛下您圣德深厚,大地也不能承受了。”


在我印象中,这种皇帝龙床塌陷的案件,在史书上有且仅有这一例。但,于无声处听惊雷,殷仲文巧言令色的程度,方是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结果是什么呢?80天后,一路败逃的桓玄失败被杀了。蜜糖哪里有那么好喝的?桓玄身边一干人等多是殷仲文这类货色,谁知道口蜜腹剑的他们偷偷挖了多少坑呢?


再说一个近一点的例子。薄××在重庆折腾,一路提拔的是谁呢,王同学。王同学夜奔之前,各种高调表现,全国人民都有印象,道貌岸然、巧言令色。后来,新华社予以揭露:“王××完全成为薄××的家奴。”


其实呢,家奴还算是好的,毕竟还有一点愚忠,但王同学一边干活一边录音,留了一手。嘴里肝脑涂地、两肋插刀,背后坑蒙拐骗、两面三刀。这就是“鲜矣仁”了。当然,物以类聚,都督也不冤。


对老板有多谄媚,对手下就有多狠毒。报道说,王同学换了51个秘书,其中有一位贴身秘书忻××,因为一点鸡毛小事就被打到牢里,“吊起来打,坐在老虎凳上,手脚固定起来,拿电警棍打,打的两耳出血,颅内出血。” 



王同志、忻××


在老板面前的卑躬屈膝,在手下面前就要作威作福,加倍偿还。走上“不是人”的不归路是必然的。巧言令色者,谄媚者,谄的不是人,而是利益,是位置,是官印。换了一个人,即便是阿猫阿狗,他照样可以说同样的话,用同样的姿势跪舔。


只可惜,爱花言巧语,是人性的弱点。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


有个京官要外出任职,临走前去拜别老师(当然也是大官),老师说:“地方干部不好当啊,小心谨慎哦。”京官答说:“我准备了100顶高帽,看到人就送一顶,应该可以应付吧。”老师怒骂:“我们应该耿直做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京官从容再答:“天下像老师这样不爱戴高帽的人,又有几个呢?”老师微笑颔首:“你说的也不无几分道理。”京官出来后,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剩下99顶了。”


正因为看到这一人性的弱点,孔子对弟子多有引导,崇尚质朴,主张先做后说、言行一致,反对只说不做: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也就是说,先做,再说。


当然,巧言令色也是一个技术活,一个真正的君子,要巧言令色是很难的。比如,曾子曾经贡献过一个成语:“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耸起肩头,谄媚地笑,好比夏天毒日下在田里干活还令人难受啊!


一切智慧,皆来自体验。从史书上看,曾子贫困,有丰富的农田耕作经验,说出这句话,估计亲身试验过巧言令色,或者控制不住去谄媚,结果,有了发自本心的痛彻体验:绝不能这么下去。后代学者认为,《论语》由曾子和有子的学生编撰,有老师这种体验,把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放到《论语》第三句的前排位置,就不难理解了。


一个社会,越缺什么,越会宣扬什么。虽然现实中很难杜绝,但在理论上反对巧言令色,是全人类的共识。


比如,我们先看看基督教,《新约.哥林多前书》说: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念,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不算的什么。”


再看看古希腊,痛恨修辞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将其定义为“以辩论魅惑心灵的技艺的总称”,并谴责那些智者们“只需找到某种方式让那些无知的人相信他比真正有知识的人更有知识就行了。”


这句话很绕,但至今有效。大多数公司,大多数机关单位,不就是把领导当作无知的人,并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让无知的领导相信自己比真正有知识的人更有知识”吗?

苏格拉底、柏拉图两位老大哥看着你


那么,不巧言令色,应该怎样说话呢?请参考鹿鸣君文章《说人话、说真话、说话算话》。我的朋友,如果你遇到巧言令色的谄媚者,请想一想这句话:

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这是一剂神奇的解毒药,可以让你在谄媚面前保持清醒。百试不爽。


系统地研究了修辞学后,亚里士多德指出:演讲真正重要的是符合逻辑,前提要真实,推理要正确:

“听众对那些极其重大的事情、

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

惊人的事情以及令人愉快的事情尤为关注,

所以必须让他们觉得他们听到的演讲正是这类事情。”


极其重大的事情、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惊人的事情以及令人愉快的事情,这四类事情,一直是鹿鸣君希望向大家提供的。


比如,这个呦呦鹿鸣“故乡原典”系列,比较艰深,很少人会读,但是,真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感觉到:与经典交谈,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常常会有惊人的发现,这种发现,是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而且极其重大。


讲一个笑话来结束这篇吧,《领导让我看报告》:

有一天,领导让一手下看一个报告,

他看了看说:“很不错!”

领导摇了摇头,他赶紧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

领导又摇了摇头。他又说:“问题也不大。”

领导再次摇头,他连忙说:“我建议您打回这个报告。”

谁知,这个时候领导说破真相:“今天这件新衣服衣领真不舒服。”


一点补充:“巧言令色”并非孔子原创,它出自《尚书.皋陶谟》:“何谓乎巧言令色孔壬”。 


前面的原创,点击阅读:

当教主的诱惑 | 故乡原典1.03

因为长相 | 故乡原典1.02

六个段位 | 故乡原典1.01

呦呦鹿鸣:

独立、荐书、

原创、可靠

分享是最大的鼓励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