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若事实不可靠,则赞美无意义 | 高晓松老师给大师加了假光环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呦呦鹿鸣 2018-12-14

文/黄志杰

每天一千字第十二季Day8打卡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截图《两块大洋》,深为触动:


祖国竟然有这样诚信的故事,感天动地,不可思议!两千多个县,素不相识,不见姓名,一起为一个民族事业共同出力……梁思成是我们一直敬仰的大师,如果加上这样丰富的故事细节,那么,将是一个足以载入中国史册的伟大故事。


只是,是不是太伟大了,太波澜壮阔了?冷静下来,我隐约有几个疑问:


第一、中国有两千多个县,一个县2个大洋,就是4000多大洋,梁先生是否有这样一笔巨款?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据北京大学出版部1926年版《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民国十年,北京大兴康营村一位姓刘的佃户从地主手里买下四亩三分地,只花了七块大洋。一亩地还不值两块大洋。)


第二、每个县的古建筑这么多,如果语焉不详,邮局局长一不是摄影师没有工具,二不是古建专家,不知道该拍哪个古建,他们如何下手,又如何回信?


第三、这段话的消息源来自哪里,有目击或亲历吗?是否可靠? 


我先搜索,发现这段话出处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包括:2014年23期《读者》;2015年4月2日《内蒙古日报》2015年12月16日《中老年时报》2016年5月19日《团结报》……以及《意林》《杂文月刊》等诸多报刊杂志和凤凰、网易等网站,甚至还有“如果是你,会寄两块大洋吗”这样的投票。


他们共同的内容,来自高晓松的节目《晓松奇谈》,以及高晓松的畅销书《鱼羊野史·第1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是我临时组的,书和节目现实中是分开的


书中原文如下,细节很多:

说到梁先生,我有万千感慨。我的外公外婆,和梁先生、林(徽因)先生当年同在清华做教授,而且两家是门对门,住在清华胜因院,一个12号,一个14号。我们两家是一张图纸盖的,就是房子都一模一样,二楼两间,楼下四间,就是这样门对门住着。我的母亲就是梁先生的学生,也是清华建筑系毕业的。从小我就听家里人讲梁先生美好的事迹、美好的情怀,


梁先生战前曾给全国每一个县的邮政局长汇去两块大洋。虽然梁先生林先生做教授收入还是很高的,但给每一个邮政局寄去两块钱,那也是一大笔钱。他也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只写邮政局长收,然后每个都写一封信说,我们在考察保护中国古建筑,希望你收到两块大洋以后,能把你们县境内的古建筑拍照片寄回来。因为梁先生两条腿有限,收集一下资料,心里有个底,他做的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


让梁先生特别感动的是,全国所有的县,每一个县的邮政局长,都拍了那个县的古建筑照片,给他寄回来,所以我有时候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民国那个时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们那种自古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那种忠孝礼义都还有。


我妈回忆梁先生也都是特别感动,梁先生因为年轻的时候骑摩托出过一次车祸,脊椎有很大问题,所以他一生一直穿着一个铁背心,才能直起腰来。每次逗我妈玩儿,说梁叔叔给你演大虾米,就把那个铁背心一脱,一下头就够到脚那儿了,梁先生这腰一辈子都有很大的问题。梁先生最后劝我妈,你别听你爸的学外语,外语谁不会?外国人都说外语,你跟我学,所以我妈最后考了清华建筑系,师从梁先生。


高晓松老师是名人,说话已经比较可信,他在书中虽然没有说两块大洋的信息来源,但在前后各加上了一段“外公外婆”住在对门、妈妈师从梁先生的信息。可见,高晓松家庭和梁思成家庭是世交。


这相当于一手信息。暗示:非常可靠,相信我吧!


但是,我仍然觉得有点不对。恰好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信源,在2018年7月5日《吉林日报》“东北风”专刊《一封信和两块大洋》:


梁先生想了一个奇特的办法,他们给全国260多个县素不相识的邮政局长写了一封同样内容的信,委托他们帮助搜集当地古建筑文献资料,希望能拍成图片,且随每封信汇去两块大洋。两块大洋是当时普通北平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这500多块大洋也消耗了他们夫妇大半积蓄。 


梁思成曾经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所以东北媒体关注梁思成陈年往事并不奇怪。这个数据还在作家丁是丁的文章《由《显微镜下的大明》联想到的“仗义”故事》出现过,并多了一个数据细节:梁思成据此“实地考察、拍摄了2700多个古建筑”。


在这个版本的报道中,将“全国每一个县”缩小到了“260个县”。但是,如果细看,发现仍然没有一手信息源。嗯,还要继续找。


我找了四本书:

1、《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先生的大著,这是当事人的专题著作,两块大洋的细节如果存在,最应该出现在这本书中;

2、《凝动的音乐》,是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林洙女士编辑整理的梁思成著作,漫谈建筑调查有关的故事;

3、《一叶一菩提》,这是梁思成先生的弟子萧默的回忆录;

4、《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是美国学者费正清的妻子费慰梅的著作,费正清夫妇与梁思成夫妇正是一起前去考察中国古建筑的亲历者,同样是当事人。


快速翻阅,将书籍扫描成电子版后进行关键词搜索,就我视线所及,前三本书,《中国建筑史》《凝动的音乐》《一叶一菩提》,都没有看到关于两块大洋的记录。但是,在第四本,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因》第82页中,有发现,找到了故事原型:


梁思成在山西注意到日本学者报道过应州塔,在准备去这个边远地区之前,决定先问问这个塔是否还存在,当时没有长途电话,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应县邮局局长,请他找一个当地最好的摄影师拍宝塔照片,他答应给摄影师他想要的礼物回报。然后,摄影师拍回了照片,得到了梁思成送出的礼物文具,“也很欢喜”。


请注意,这里没有两块大洋,而拍摄的目标也是很清晰的。



在第84页中,费慰梅记录到:


应县拍摄发现宝藏后,梁思成形成了一个惯例,只要通过报刊或其他来源获知了看来有希望的遗存,就写信给当地的邮局局长,让他帮忙搞到照片,“他总是附寄一小笔钱,以付还摄影师的时间和材料费用。用这种办法,他就顺着从北京向南的两条干线——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事先喝茶了一批较容易的目标。”


请注意,这里并没有两块大洋的细节,也不是说全国每个县,而是一旦从报道中发现了古建的信息,再定点去找人拍照。





所以,虽然调查还没有结束,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梁思成先生不是像高晓松老师所说那样,给全国每个邮局局长都寄信,而是有目的地定点索取照片。“两块大洋”的细节,也没有在第一手资料中出现。不要说两千多个县,吉林日报260个县的数据也是非常可疑的。


作为陪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去考察古建筑的当事人,费慰梅的记录有丰富的细节和脉络,可信,符合逻辑。而高晓松“全国每个县”的细节,既不合逻辑,也不是一手信息源,和“两块大洋”一样,不可信。

 



梁思成先生是伟大的,他伟大就伟大在:战乱频仍之时,夫妻俩风餐露宿,田野调查,不惧险阻,开辟了中国建筑史这样一门伟大的学科,继承了中国精神,为中国争得了荣誉。他后来对北京城的保护,可谓孤胆英雄,可谓呕心沥血,他是一个爱国者,是那种脚踏实地,不顾一切,而又掌握前沿方法论的科学家、艺术家。从他当时的手稿,仍能感觉到那种认真劲:



与梁思成一同考察古建筑的林徽因


但是,我想,如果事实不可靠,则崇拜无意义,高晓松老师看似很可信的著作,其实违反基本的逻辑和常识。这样的故事已经被广为传播,一旦有一天梁思成的粉丝发现他所知道的原来是假故事,那么,梁先生的光辉,会因此受损。


在信息泡沫时代,鸡汤特别流行。没有信息素养的人,很容易被骗。因此,我主张读原典,与其读一些似是而非的鸡汤,不如看梁先生自己到底说了一些什么。比如,在阅读《中国建筑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梁先生那种放眼世界、纵横历史的开阔格局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他担忧历史悲剧:

如果世界上艺木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


他承担神圣: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他充满希望:

为着中国猜神的复兴,他们会作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己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他要创造: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聚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裎度,工作, 游慈,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沐,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 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 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已的建筑。

 

总之,

我们要有梁思成先生这种“逆时代”的力量,也要有梁思成先生这种“创造适合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更需要梁思成先生所主张的“客观价值标准”、“美感与智力相参合”。

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胡说八道。



这是每天一千字第12季第8天打卡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与分享!

呦呦鹿鸣一些其他原创文章:

万万没想到,我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

老百姓都来发币会怎样? 天朝这段历史够奇葩 

皇上,其实您没那么多江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