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富有,来自互相成全
一位来自埃及的青年,制作了一个微电影,仅四分钟出头,没有一句台词,却感动了很多人,获了不少奖:
故事简单:一个小男孩,上火车时,不小心丢了一只新鞋;站台上一个贫穷孩子捡到了它,他追上去试图归还;火车越开越快,眼看追不上了,火车上的孩子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了下去。
最高级的富有,来自这样的互相成全。
两个孩子,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个列车上,一个列车下;
如果不是我的,就把我所得到的,还给你;
如果无法得到,就把我所有的,送给你。
如果没有猜错,故事取材于印度“圣雄”甘地的一个故事:一次,甘地去乘火车,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一只鞋子掉到了车门外。不假思索,甘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着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了出去。旁边的人不解,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
经济学上,可能会将失去的那只鞋子视为“沉没成本”,理性的决策者会迅速从中脱身,不再纠结于此。但是,甘地在这个故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而是他的胸襟,决定了他的行为。当一个人面临失去的困境,他首先想到的却是能不能成全别人,这大概就是甘地在印度广受尊重的原因吧。他的德行,使得他被拥戴为“圣雄”。。
正如杜甫,诗歌上的天才与勤奋固然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但是,他被后人尊为“诗圣”,得到“千家注杜”这种持续千年的追随,还因为,他的身上,有其他诗人不具备特点:那穷困潦倒也心怀天下苍生的胸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作品中随处展现,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句子中随时流露,令人不禁动容。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真正的快乐,一定是由内而外涌出的,而不是依附于外部的物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富足有余,可以分享,可以成人之美,美美与共。因为分享正是由内及外,财物只是工具,分享让富有更高级。
如果一个人成人之美却被辜负了,成全只是单向度的,会怎样呢?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我没有找到出处,但常常见到,一些投资心理学的课程中也会用到。说是,阿根廷有一位高尔夫球运动员罗伯特·德·温森,有一次赢得了球赛,拿到奖金支票后,一位陌生女士走到面前,悲痛地地说孩子得了重病没钱医治。温森被感动了,他立即把支票送给了她,并祝福孩子早日康复。过了一个星期,一位朋友告诉他说,那位女子其实是一个骗子,没有结婚,更不可能有什么病重的孩子。温森听后,认真地问:“你肯定根本没有一个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回事吗?”朋友作了肯定的回答。温森长出了一口气,笑着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按照过去的习惯,面对这样一个故事,我大概要做一个出处搜索: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个运动员的报道?这个报道的信息源是否可信?不过,今天我没有做,因为,这个故事中,温森是否真的有这个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身边真的有这样习惯于成人之美的人(我身边就有一位,但他绝不愿意对外公布自己的名字),这样的事情曾经真切地发生过,我也经历过,即便主人公、地点、时间并不一致。所以,我没有继续查下去,愿意让严谨行文做一次妥协。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能够互相成全很好,如果把“互相”去掉,也是可以的,又或者说,在他去成人之美的过程中,他就已经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已经被成全了。
另外,昨天,汕头大学发布了一个消息。考入这所大学的本科生将被免去所有的学费——李嘉诚先生的基金会已经预先为他们支付了,首期对象为2019级至2022级学生。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在师德沦丧的今天,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有全部免费的大学。感谢李嘉诚先生。既然我已经不再年轻,既然我不可能再读大学,那么,为什么不成人之美,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实现他们的梦想呢?每年捐几亿的人不少,捐对地方的,并不多。记得,汕头大学的校歌,曲子是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是李嘉诚买来的,邀请林夕重新填了词,“力量要用来分享,才能承先启后”。我曾经听过好几遍,它击中了我,每一遍都让我泪流满面,即便我不是汕大的毕业生。全国大学这么多所,这是唯一一首让我记住的校歌:
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
有梦想才是 有意义的追求
成功不止付出与拥有
有承担才是 最高的成就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力量要用来分享 才能承先启后
我觉得,这首校歌,如果一定要算经济账的话,价值也是过亿的。因为,它来自一颗成人之美的细腻之心。而我也相信,每年都参加汕头大学毕业典礼的李嘉诚先生,作为一位商海拼搏一生的老者,一定也从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中,得到回馈了。
是的,最高级的富有,来自相互成全。祝愿汕头大学继续是“一个相互成全的地方”,同时,也祝愿更多的地方,祝愿更多的人,相互成全,美美与共,享有最高级的富有。
呦呦鹿鸣:《理想再温和,也是理想》
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
星标呦呦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