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空穿梭机|从一桥飞架南北到跑出新时代“加速度”


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编者按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京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从偏重江南的秦淮河时代,昂首迈入江南主城、江北新主城双轮驱动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图景——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历史图景,奋楫争先、勇立潮头的发展图景,科教发达、人才荟萃的创新图景,辐射广阔、便捷畅达的开放图景,山水城林、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

本期时空穿梭机,我们将聚焦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历程,一起通过机场、高铁、航运、轨道交通等的发展变化,重温南京这座有创新高度、有文化厚度、有生活温度的幸福城市的发展印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京就已初步建立起多种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此后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南京陆港、空港、海港和信息港的四港合一的枢纽都市、公交都市、畅达都市的发展目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持续凸显。

目前,南京成为江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铁枢纽、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海港的城市,当前正在积极推动禄口机场三期、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更是明确了南京的交通发展目标为“加强全球联通,坚持集约发展,成为国际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际标杆型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航空枢纽


禄口国际机场片区影像图对比

2004年


2010年


2015年


2023年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仅有一座军民合用的大校场机场。

- 改革开放初的大校场机场 -

20世纪90年代,南京规划建设禄口国际机场,打造我国东部重要的干线机场。

左:南京市航空机场布局规划图(2008版);

右:禄口机场空港枢纽土地利用规划图(2014版)

新世纪初,南京积极规划建设六合马鞍机场和禄口机场新航站楼,形成了“一主一辅”的总体格局,旅客吞吐量由2000年的244万人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3058万

1997年通航的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

2020年改造中的禄口机场T1航站楼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一步锚定了南京航空枢纽的建设蓝图:南京将打造链接全球的国际空港,规划“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总体布局。




铁路枢纽


南京南站片区影像图对比

2004年


2015年


2023年



南京铁路枢纽示意图(1980版)

南京铁路枢纽示意图(2003版)

南京南站建设前

建成后的南京南站

改造前的南京站

改造后的南京站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仅有沪宁、津浦、宁芜三条铁路,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七线汇集”,再到新世纪初的“十线汇集”,党的十八大以后,形成了“一环十五线”的国家级特大型环形铁路枢纽。


铁路通道布局规划概念图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将提升国家级铁路枢纽功能水平,完善京沪和沿江等高铁通道,实现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的沿线城市枢纽节点、全国主要战略功能区的快速互联,规划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等八向十二线“米字型”高铁网络,形成“两环十七线,四处跨江通道”的总体铁路网格局,规划“三主六辅客运站、两个编组站、四个物流基地”的特大型客货枢纽格局。远景预控高速磁悬浮铁路建设空间。

顾树荣 摄

目前在建的南京北站,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中沿江大通道的重要节点、鲁苏皖赣闽运输通道与沿江通道的交会枢纽、宁滁一体化城际轨道换乘的重要枢纽、南京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公路枢纽


沪宁高速影像图对比

2009年


2016年


2023年


沪宁高速公路

改革开放初期,途经南京仅有三条国道。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规划建设,新世纪初南京形成了“两环十二线”的高速公路网。党的十八大后,南京又规划建设了“两环两横十四射”的高速公路网、“一环七横十七射”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



高桥门枢纽片区影像图对比

2016年


2023年



左右滑动查看

改革开放前的312国道

2004年建成宁杭高速

2017年建成宁宣高速




“都市圈大外环”示意图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将打造通南达北、承东启西的公路网体系:以扬天高速、仪禄高速、禄全高速、天天高速为基础构建“都市圈大外环”,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支撑宁镇扬、宁马滁同城化片区构建,促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禄口、马鞍、南京南站、南京站和南京北站枢纽等国际级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提高南京市对外辐射能级;完善京沪、沪宁、宁合、沿江等交通廊道上的区域级综合客运枢纽;依托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设置城市级综合客运枢纽。以机场、港口为核心,规划禄口、马鞍、龙潭、西坝等国际级货运枢纽;结合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运输通道,规划尧化门、七坝、滨江、永宁等区域级货运枢纽;结合公路运输通道、内河港区,规划上坊、湖熟、雨花台、永阳、固城、新集等城市级货运枢纽。




海港枢纽






南京海港枢纽布局规划图(2016版)








下关码头改造前后对比


南京始终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长航短航分工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内河大港的优势,发展江海、江河、水陆、水铁联运,形成国际性、多功能、江海联运、海运直达的国家级沿海主枢纽港。

市域港口与航道规划图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将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高效利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成以长江航运为主干,芜申运河、秦淮河、滁河等内河航运为补充的水运体系,形成国际性、多功能、江海联运、海运直达的国家级沿海主枢纽港;规划干线航道网总里程约289千米,其中一级航道98千米,三级航道191千米。

龙潭港




过江通道


江心洲长江大桥片区影像图对比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23年



左右滑动查看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仅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了公路、铁路的跨江交通。长期以来,南京高度重视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陆续建成八卦洲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定淮门长江隧道、地铁十号线、地铁三号线等一大批过江新通道,逐步实现了铁路、轨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方式的跨江联系,高效推动南京实现江南主城、江北新主城的拥江发展。



应天大街长江隧道江北新区片区影像图对比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3年





市域过江通道规划图

在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南京规划预控过江通道25处、共计28条,其中:过江公路与城市道路15条,过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13条;25处通道中,道路与铁路复合共用通道2处,铁路与城市轨道复合共用通道1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

南京长江大桥(方飞 摄)

大胜关长江大桥(方飞 摄)

江心洲长江大桥(方飞 摄)

八卦洲长江大桥

 和燕路过江通道




城市道路交通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的城市干道网仅为“经三纬八”,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经五纬八”,新世纪初演变成“井字加外环”和“经六纬九”,党的十八大后发展为“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高快速路和“经六纬十”的主干路网。


“经六纬十”主干路示意图


江东路(1988年)黄欣 摄

江东路(2018年)黄欣 摄

赛虹桥(1988年)黄欣 摄

赛虹桥(2018年)黄欣 摄



市域道路网规划图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将构建“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高快速路系统,其中:井字三环由主城内4条井字快速路和绕城公路环、绕城高速环、都市圈高速公路环构成。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骨干路组成的一体化的城市干路网络,以快速路系统衔接高速公路以及干线公路,实现中心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公路,市域内15分钟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






绕城公路(丁亮 摄)

应天大街高架(薛晓红 摄)


城西干道改造前后对比(丁亮 摄)




轨道交通


青龙地铁小镇片区影像图对比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23年



南京是国内较早开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城市之一,首条地铁线路于2005年5月15日开通。目前,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2条,现有地铁线路总长449千米,覆盖全市11个市辖区及句容市。





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1993、2001、2003版)


地铁3号线三期、4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7号线南段、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宁马线、宁滁线、宁扬线正在建设中。

地铁1号线




麒麟有轨电车1号线


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将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市级中心多线交汇、市级副中心两线以上换乘、外围地区级中心快线相连的格局;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约为1.0千米/平方千米,至2035年,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居住和就业岗位覆盖率不低于65%。

地铁9号线效果图



























目前,南京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在即,为南京锚定了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南京将以此为新起点,致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以市政交通的配套优化升级,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供       稿:市政处、测绘处、编研中心、管线中心图文版权: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转发请注明出处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