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聚焦!全国两会上的江南声音!
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顺利闭幕。3月12日,赴京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履职归来。
2024全国两会
今年是陈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过去一年,他践行代表职责,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在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提出了多个建议并推动落实落地。今年两会期间,陈卫立足本职工作和领域专长精心准备了6份建议,涉及医疗卫生、营养健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
两会期间,陈校长还接受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中国食品报》、以及江苏卫视、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连续采访与报道。
视频报道
CCTV、江苏卫视、中新网、无锡博报
人民日报
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人民日报3月5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
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坚决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代表委员表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关乎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弘扬文明风尚,有助于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新时代新征程,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
代表委员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中长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
节粮减损也是增产。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代表认为,保障粮食安全,要大力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
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说:“继续抓好粮食节约工作、坚决反对餐饮浪费,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从简单扩张需求转向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有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委员认为,相比于增产措施,节约粮食措施不仅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而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代表说:“节粮减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抓手,对传承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降低1至3个百分点,可减少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
代表委员表示,要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河南省开封市市长李湘豫代表说:“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要统筹做好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工作,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抓手,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形成合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宝聚委员认为,生产环节要从“耕、种、管、收”全流程着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全面提升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研究表明,玉米种子经过新烟碱类农药处理后,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挽回20%至60%的产量损失。李宝聚委员建议,加大种子处理科技创新力度,助力粮食增产和减损。
据农业农村部测算,在收获环节,“三夏”期间全国小麦机收减损1个百分点,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增加300万亩面积的产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斌代表说,东北霜冻期长,掌握准确适当的收获时间,就能避免玉米因霜冻后籽粒和秸秆的急剧脱水,降低粮食减产风险。建议补齐东北地区粮食收获机械化短板,大力促进节本增效、提质减损。
流通、存储环节减损空间不小。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代表建议,开发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运输装卸中的受潮、洒漏、霉变、污染等损耗。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樱桃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霞代表说,要根据实际,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开展不同规模农户储粮装具选型及示范应用,最大程度降低损耗。
陈卫代表建议,加大加工环节减损力度,推动粮食从“过度加工”向“适度加工”“合理加工”转变,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同时利用精米加工后剩余的边角料,生产稻米油、麦芽糖、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节粮增效。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代表委员表示,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建立长效机制,把杜绝餐饮浪费落到实处。马利民代表介绍,目前不少兰州拉面门店推行“面量可大可小,顾客自由选择”的做法,部分牛肉面馆小菜也可随量自取,建议餐饮行业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引导科学点菜、剩菜打包,将文明用餐的倡导落到实处。集中供餐单位要针对自助餐、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等不同场景,明确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压实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代表说,要持续推进制止浪费的制度建设,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安徽出台了《节约餐饮经营管理规范》《绿色餐厅管理要求》等地方标准,为制止餐饮浪费提供了标准支撑和保障。
加大对外卖新业态的监督。韩永生代表说,针对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满减凑单”现象,相关部门要推动外卖平台企业优化促销机制,督促头部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优化餐品供给结构、优化餐品信息展示、强化全流程消费提醒等方面加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引导,推动建立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机制。
杜绝餐饮浪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王海霞代表建议,从每一个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从身边事抓起,加大宣传力度,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走进人们心间。
代表委员表示,要持续深化节粮减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从观念上强化节约意识,持续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卫代表——
推进食医融合助力全民健康
【人民日报3月8日】“‘主动健康’是利用膳食营养、运动、心理等非医疗手段,助力身体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代表表示,食品产业在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和健康理念转变的大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陈卫代表建议,推进食医融合助力全民健康。强化食品营养与医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打造引领国内营养与健康研究的优势领域和研发阵地;推动现有平台升级,促进建立涵盖“营养、健康、大数据”的全创新链技术平台;树立“大食物观”,积极开展益生食品资源挖掘及转化应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断向深海挺进
(两会寄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5日】深海空间广阔,蕴藏着丰富资源,是攸关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新疆域。
近年来,中国海洋科技成就瞩目,尤其在深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深海一号”等自主研发的深海高新设备层出不穷,应用场景从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向深海开发迈进。
装备技术为挺进深海提供了坚实支撑,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也在加快推进。目前,全国有超过40所高校开展与深海技术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海洋装备领域的高等教育师生规模巨大。以我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2020年在无锡组建成立,培养海洋装备科研人才,现已构建起深海领域“洞—池—湖—海”试验体系,建成34座中大型试验设施,形成了一支优势人才队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在深海空间站等多项创新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建设海洋强国任重道远,需要深海装备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以支撑建设全球领先的高端深海装备体系。建议以深海领域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优化与整合国家深海装备技术创新资源,建设“深海装备技术科学”领域国家实验室,形成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
【代表委员之声】
陈卫: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光明日报3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代表:
当前,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健康负担突出,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进入精准化、高质量、高技术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以现代医学为理论基础,借助多学科交叉优势,加快推进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科技创新布局,构建“主动健康”研究新阵地。
建议加快相关领域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建设,集聚食品营养与医学交叉领域的卓越人才,探讨解决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同时,加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基础理论研究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制定全面的特医食品临床效果评价试验指导原则和产品应用临床细则。
中国教育报
筑好开放合作新高地
——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中国教育报3月11日】两会关注·走在建设教育强国大路上·共绘新图景
“中国的教育是开放的,数字教育更是开放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教育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数字教育的合作开放。”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
这一表述与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高度一致:“要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完善战略策略,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教育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教育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开放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瞄准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如何加快和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新任务
去年年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去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
让我们将时间拉长——
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联系、400余所高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取得的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蓝图更清晰、布局更宽广、助力更显著、品牌更鲜明、影响更深远。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开放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这十年,我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但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教育领域合作共生与冲突竞争此消彼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看来,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合作。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多边教育行动,主动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变革和相关标准制定。另一方面,要主动搭建更加开放的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合作载体和平台,主动参与和主持更多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以应对人类共同的全球性挑战。”赵玉芳说。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认为,通过加强与国外全方位的教育交流合作,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理念、优秀教育资源,为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以高水平合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2018年,江南大学牵头成立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吸引27个国家的49所高校参与;2023年,江南大学又牵头成立了“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进一步拓展中外高校合作平台的广度与深度。
“开放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说,“引进来”和“走出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海外引才工作仍然存在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与地方需求和特色不匹配等情况,无法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应加快构建贯穿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全周期的服务体系,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用得好、留得住、评得准’。”丁建宁建议,要持续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才政策体系、培养体系、评价体系、服务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
赵玉芳则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教育在“走出去”方面受到不少阻碍,如欧盟、美国等先后出台针对我国的诸多限制政策。她建议,要支持高等教育以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为平台,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支持职业教育与“出海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
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十年间,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广西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是我国面向东盟发展的前沿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开放门户,广西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写好中国—东盟地区教育合作发展文章。”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韩林海说。
从2015年至今,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试点职业院校分批共派出90多名教师赴赞比亚,为1500多名赞方员工开展了20多个职业工种以及工业汉语的培训。成立于2019年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开设10个高职专业,填补了赞比亚相关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空白。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职教出海’已经成为新时代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高质量‘职教出海’势在必行。”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建议,在政府统筹指导下,汇聚行业相关院校组建海外办学联盟,通过高度组织化的产教协同机制有效地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45个沿边境地级市内分布着超过80所国门大学。这些国门大学,无疑是教育“走出去”的“前哨”。让漫长的边境线成为沟通之桥,建设好国门大学恰恰是一把“金钥匙”。
“应把国门大学建成区域教育高地和文化制高点,这对扩大我国教育的辐射力影响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国门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建议,实施“国门学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把“区域性国际化”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导向,加快探索九省区国门大学“区域性国际化”特色发展路径,提升国门大学的辐射力影响力。
立足中国教育核心议题,着眼全球教育动态,未来,中国智慧必将在不断“走出去”的征程中,焕发出古老而现代的神采。
扬帆启新程 踏歌向未来
——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之际
【中国教育报3月6日】细雨裹着雪花,洒向初春的北京。
下车走到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漠河市立人学校校长马建国驻足片刻,仔细整理好着装。这是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站在这里的第二个年头。
“我从中国的北极来,边疆教育是一片希望的热土,去年我提交的关于加强边境县教师培训的建议已经落实,我倍感振奋。”马建国说。
“我是一位画家,我希望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美的力量。近几年,我始终为加强青少年美育特别是乡村美育工作而呼吁。”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儿童福利会会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说。
征途漫漫,人民创造历史。
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赴春天的盛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重要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将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标定前行的新坐标,开拓强国建设的新格局。
开幕会前,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强国建设在代表们的讲述中更加具象——科技强国,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文化自信,殷墟文物和云冈石窟展示中华文明;强军之路,守护山河无恙与人民安康……现场的强国之声与直播间里全国人民强国梦的心声相互呼应。
强国建设,教育是基础,是先导。开年即开战的冲锋姿态,在每一位教育领域的代表身上清晰可见。“建设教育强国,是今年两会我最关注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说着,满怀期待地走进万人大礼堂。
9时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岁物丰成,答卷亦是蓝图。
在会场不时响起的掌声里,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第二保育院教师白桦心潮澎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过去一年,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还看到了国家对未来的擘画,一切都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白桦说。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深知成绩来之不易。“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扎实的成绩,令人感佩!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2024年十大任务之一,我既感荣幸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华东师大将切实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和基础教育基点的联结点优势,加大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风展红旗,强国更看今朝。
“科教兴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中的一个个关键词,是教育强国的必答题,代表们为之作注脚。
如何把生长因子提炼出来?很难。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用15年时间找答案。他深知,科技创新的链条不能断。“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整个创新链条‘不断链’,更要完善创新的生态系统。要瞄准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探索集政府、高校、医院、医药企业于一体的医药创新发展生态,努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李校堃说。
如何做“无人知晓”的基础研究?很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10多年坚持做“无人知晓”的益生菌研究,为国人吃饱吃好探路。“高校必须主动将服务‘国之大者’融入办学使命,牢牢把握住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卫说。
校地如何协同攻关?亦难。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锚定“双碳”转型战略,牵头成立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政产学研用结合做示范。“高校应主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切实担负起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丁建宁说。
天地广阔,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迈出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依然激动,“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张荣心中已有规划:“厦门大学将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攻方向,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突破,以扩大高水平开放办学为关键支撑,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全方位打造中国高等教育东南中心、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懈奋斗。”
瑞雪将会记得,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孕育蓬勃的生机。有理想、有担当的教育人,必将写下新的辉煌。
新华日报
陈卫:
高校要主动引领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新华日报3月6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江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饱含期待。科技创新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高校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要勇于承担更多使命与责任,特别是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有组织科研,协同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主动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说。
“江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在陈卫看来,高校作为科技要素、人才要素、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策源地,应充分发挥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创新。
近年来,江南大学积极做好校地融合,面向新兴产业,以宜兴研究生院和江阴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结合无锡市区以及江阴、宜兴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学科发展布局。瞄准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痛点问题,强化政策引领,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赛道、重要领域,加快布局组建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成立环境与生态学院,筹建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等。
展望未来发展,陈卫满怀信心:“下一步,江南大学将以深化部省共建、市校合作为契机,积极拓展校地、校区、校企合作,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鼓励更多的科研团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江南智慧和力量。”
本文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江南大学,微信号:jnu-1958。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中新网、江苏卫视、无锡博报
本期编辑:时丹婷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dxrmtzx@jiangnan.edu.cn
Copyright © 2014-2024江南大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