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值+内涵升级!看东莞如何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文化莞家 2019-11-24

拂晓的鸟啾虫鸣

划破黄旗山的平静

旗峰公园里出现

越来越多晨运的身影

地铁2号线和莞惠城际西平站出口

商务精英们西装笔挺、皮鞋锃亮

步入南城总部基地

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写字楼

湖光潋滟,树影葱郁的松山湖

背着双肩包的工程师

创客们行色匆匆……

如今,东莞随处都能

感受到这种蓬勃的气息


3月4日《南方日报》A10版半版刊发(解码“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之一)《东莞:提升品质内涵 推动城市升级(主标)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小莞家今天特意转载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


于无声处见巨变。在去年底召开的2018世界莞商大会上,祖籍东莞虎门的美国夏威夷莞商联合会会长王抗生感叹:东莞越来越像一座大都市。  


“世界工厂”“美丽东莞,这座中国制造业重镇积极投入主动作为,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与功能,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正实现着城市品质的“逆袭”,朝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品质提升格局优化助城市蝶变


当迎来“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的转型浪潮,人才与技术的高度汇聚,使得城市品质效应再一次被放到了显微镜下。全面提升东莞的城市品质,打破人才、技术等高端产业要素聚集瓶颈,成为了全市的共识。  


2017年7月21日,东莞全面部署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各项工作,以“三年提升计划”为抓手,推动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2019年1月,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东莞已进入城市带动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新阶段,必须以参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标准,抓紧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推动城市升级。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品质升级行动在东莞铺开,向市民许下了一个“理想城市”的承诺。  


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过去以专业镇为主导的“产业城市”发展模式,造就了东莞经济的活跃,但也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粗放、割裂、分散和“无中心”现象。由于没有形成具备强大核聚力的“强中心”,难以实现对高端产业资源的配置。

  


在东莞,“造心运动”进一步提速。在南城总部基地,10余栋高楼拔地而起,浙商大厦、国金大厦在内的高楼已经投入使用,一些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不远处的东城环同沙片区,青山逶迤、水绕山环,公园内绿草如茵,依托山水特色,这里还将打造新兴特色空间,植入新兴创新创意文化配套,打造东莞城市核心创新区和休闲区。  


按照“多中心、分片区、网络化”的发展理念,东莞正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充分发挥“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的山、水、城共融的空间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首位度;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滨海湾新区则围绕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定位,打造兴业宜居智慧湾区新城、东莞未来发展新引擎。  


从万江桥沿岸驾车,经过鳒鱼洲,这里占地11万平方米,现存老旧建筑100多栋,正被打造成为东莞工业遗存保护区,并将成为超大型的文化创意集聚区。不远的下坝坊,与邻近的工农8号创意园相呼应,是“城市会客厅”与街区文化创意中心,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流。再来到由旧产房摇身变为产业园的创想社1835,去年投入使用的园区如今已是众多青年创客实现梦想的空间。最后来到龙湾湿地公园、花舞龙湾主题公园、梧桐小镇,一路风光旖旎。 


在后工业化时代,东莞组团式的特殊格局顺应了高端产业和人才向往魅力小城和美丽乡村的追求,也是东莞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优势和基础。像万江这种“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的空间新变化,正是东莞全市展开的魅力小城全域建设、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内畅外联快速交通促资源融合


2月19日正值传统元宵佳节,这天,东莞市民翘首以盼多年的地铁1号线动工。这条长度近90公里的超长线路,将一线串联水乡片区、中心城区、松山湖片区与东南片区,并预留了与广深两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空间,将成为东莞“内聚、外联”的重要动脉。  


立足于珠江东西两岸连接通道的地理优势,东莞不再满足于做单一的产业之城,正在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从西九龙到虎门的时间,快过等外卖!”墨水教育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霍大业说。每周他都要多次往返莞港,广深港高铁开通后,从香港西九龙的住处出发到虎门高铁站只要38分钟。  


今年,穗莞深城轨将开通,虎门二桥将实现通车,赣深客专东莞段、佛莞城际正加快建设,东莞构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提速。同时,东莞还大力推进与广州、深圳7条城市轨道的连通,以期进一步与两大城市形成交通互联、产业互动的合作发展新格局。  



“内畅外联”,对外不断拓展交通圈,对内则进一步畅通堵点。2月22日至24日,东莞首次在东华学校等三大寄宿制校区试点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三天共投入700多辆大巴,接送学生近5万人次,改变了以往90%的学生乘坐小汽车上下学的传统,拥堵缓解,往返校时间也缩短了近一半。  


2018年,东莞新组建了“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频频出招接连治理和打通了数十个拥堵黑点。2019年,交通治堵被列为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全市将开展拥堵治理11个专项行动,通过智慧交通建设、优化公交资源、完善慢行系统、加强道路执法和施工管理等方式,破解城市拥堵问题。 


在东莞,治堵打通的不仅是拥堵,更畅通了部门的合作,更新了市民的观念。  


断腕治污水清天蓝见美丽东莞


“‘现在每天我都生活在公园里’,华阳湖游船的掌舵手梁墨如是说……他喜欢在晚上驾船载着游客荡漾在华阳湖,因为灯光,夜色下的华阳湖景色更上一层楼。”——去年9月,德国《商报》大篇幅刊登了文章《DrohnenüberdemLotuswald》(中译名:荷花海洋上的无人机)描述了东莞近年来生态治理与创新发展齐飞的场景。  



城市品质提升的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雾霾天、污染水等生态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2016年底以来,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特别是过去一年,东莞全市新建截污管网超过1500公里,长度比2011年至2017年的建设总和还要多。全年完成102条河涌由污变治,再现岭南水乡风光。  


“奋战400天,打赢攻坚战!让茅洲河变得河清、岸美、树绿。”2月12日上午,决战水污染——长安镇茅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誓师大会举行,打响了新一年全市水污染治理的“一号工程”攻坚战。  


对于大气污染,东莞也展开“壮士断腕的治疗”。去年全年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13073家,治理VOCs企业4870家,压减煤炭消费量118.8万吨,更换纯电动公交车2920辆,PM2.5年均浓度下降2.7个百分点。  


东莞还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抓手,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上下“绣花”功夫——推进“两违”治理,去年全市拆除(整改)新增违建98.9万平方米,治理违建1060万平方米;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全市将新建、改造升级1000座公厕,并打造50座首批“星级公厕”;推进“洁净城市”,将按照中心区的标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下沉村(社区),展开全域专项行动;推进“点睛亮景”,以中心广场及周边区域为核心区,通过绿化景观提升打造“十里迎宾景观带”……城市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莞的城市配套越来越好,自然环境也不断改善,我们企业招人和留才都更容易了。”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江说。品质提升为市民勾勒出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与保证,东莞的“产城人融合”新型城镇化路径行稳致远。  

- END -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编辑:黄嗳仔

 小莞家微信 

有疑问咨询

或想了解更多活动福利

请扫码添加小莞家微信


往期热文 

◆ 壹周资讯 | 听讲座、看展览,还有心目影院陪你过周末

◆ 艺术提高班面试火爆,请期待录取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