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踔厉奋发向未来!
编者按
10月19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东莞 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踔厉奋发向未来》一文,全文如下: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东莞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为全国第15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
迈上新征程,东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以新的追求、新的境界、新的格局谋划新一轮发展,以敢闯新路的改革精神、争创一流的进取之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制造立市
推动制造产业由大到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东莞31家企业入选,截至目前,东莞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10家。
多年来,东莞坚持制造业立市、强市,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和产业由大到强。十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526家增长至1277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从1978.13亿元增长至5187.03亿元。
如今的东莞,工业基础更加雄厚、工业门类更加齐全,已形成涵盖34个工业大类、涉及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形成“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梯队,智能移动终端、智能装备先后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起由20.43万家工业企业、1.2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家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发展梯队。
科创强市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东莞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东莞遍地开花、结出硕果。
十年来,东莞的科创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涵盖科创各领域、全链条的创新要素,在东莞迅速生长。
这里是政策叠加、优势显著的发展平台——
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这里是大科学装置、重点科研院所集聚之地——
既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项目、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又有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有与全国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的32家新型研发机构。
滨海湾大桥
这里是人才青睐的科研沃土——
粤港澳院士峰会连续四年在东莞举办。一批院士团队扎根东莞,潜心科研。中国散裂中子源常驻400名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超过900名;目前,东莞人才总量超280万人。
这里是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土——
2021年东莞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34.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374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东莞市提出未来5年发展新思路,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义为城市特色。
科技创新,将为东莞制造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也将为东莞打造成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赋能增效。
民生固体
让千万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年来,东莞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
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动本外埠人口融合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常住人口延伸,特别是聚焦补齐就业岗位、学位、医疗床位、养老床位、停车位“民生五个位”短板,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交通出行、就业创业、养老育幼、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茅洲河畔 (张超满 摄)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如今,在东莞,魅力小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链,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污染治理取得重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好转。
民生福祉大为改善。近五年来,东莞市财政民生建设支出占比达7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东莞获评全国平安建设“长安杯”、全国文明城市,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文化筑基
塑造“双万”城市文明形象
东莞既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同时,东莞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60岁以下人口占比达94.53%,常住人口平均年龄约34岁。
从历史文脉中汲取养分,从改革发展中迸发活力。成为“双万”城市后,东莞将构建与“双万”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增强千万人口城市的文化认同作为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努力擦亮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等多张城市文化名片,重点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七大文化。
今年,东莞已策划推出生态露营节、“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篮球城市文化节、第八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中秋可园”实景秀等一系列文旅品牌活动,吸引市民高度关注和参与。
针对千万人口特点,东莞推出“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着力用文明实践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实现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未来,东莞将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文化繁荣、近悦远来的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END
2022-10-18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