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绘就治国济世蓝图
题记:
应约写此文,以《中国共产党绘就治国济世蓝图》为题刊发于6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刊发时有删节,此为全文版。
我一直讲,要把中国的问题搞清楚,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二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是什么样的人(民族);三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此文最后尝试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样的政党”这一关键问题。
绘就蓝图治天下:中国共产党治国济世之道
唐亚林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主目标,一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一方面广泛汇聚国内民意民智民心和国际世情世意世智,绘就国内国际宏伟发展蓝图,提出了“全国一盘棋思想”的中国梦蓝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再一方面通过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使命—责任”意识的建构,不断探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机制、体制与制度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主体建设力量作用,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当代中国国内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积极地促进了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进程。
“全国一盘棋思想”: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蓝图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两个相辅相成、一以贯之的“百年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直面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次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也做了有序安排,一方面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另一方面要求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并专门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全面推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了“全国一盘棋思想”:首先,做好全局性战略规划工作。对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重视从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角度,既提出事关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基本奋斗目标,又详细说明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条件、组织与制度保障,加强基本奋斗目标与各项改革目标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和部署。其次,做好全局性战略规划的逐层落实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方面通过精心的调研和集体的研讨,将宏观战略规划转化为地方与部门可执行的年度绩效计划与可细化的具体操作方案,另一方面敢于尝试,主动担责,层层传导,让年度绩效计划和具体操作方案精准落地。最后,做好全局性战略规划的跟踪评估与改进完善工作。全局性战略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存在哪些问题,又需要做哪些改进和完善,都需要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绩效评估以及各种专项督查督办措施,查明问题与原因所在,不断在实践中改进、丰富与完善。
“人类命运共同体”:绘就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发展又离不开中国业已和即将要做出的独特历史性贡献。在全球化国家利益竞争时代,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不平衡格局一时难以打破,立基其上的各类国际性组织的规则体系仍然不公正,而人类迫切希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始终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动力所在。
当今中国所致力于推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一个包括尊重主权平等、共商全球事务、共享发展成果的合作共赢式全球治理体系。首先,各个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任何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各类国际组织体系之中,各国平等参与决策。其次,各类国际事务的处置,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不轻率地使用武力和战争的方式威胁它国安全以及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最后,各个国家、地区、组织和人民共享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分享通过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而带来的发展成果,不因大国地位而心生傲慢,不因小国地位而备受冷落乃至歧视,倡导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以共荣取代分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当今中国所绘就的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不仅体现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且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通的方式,切实地将所倡导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将美好的愿景转变为可见的现实,还进一步表现为共同参与建设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得到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越来越多,而且相关合作共赢议程、构想与内容也被列入到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之中。
此外,当今中国的繁荣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支撑。也就是说,当今中国不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而且通过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商共建共享,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谐共荣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并为丰富充实人类共有价值观的内涵提供了中国智慧。
“使命—责任体制”:绘就当代中国发展的决策—执行高效互动模式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政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西方国家政党代表的是国家部分利益团体和部分民众的利益,不能有效整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是作用不同。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方式,建立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通过政党建构国家的道路,实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作用;而西方国家政党则是从国家议会政治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团体逐渐演变过来的,主要起到对国家和社会的连接作用。
三是角色不同。西方国家政党只不过是社会多元体系中的一元,其基本角色是充当部分民众与政治团体的“代表机构”和“表达工具”,主要功能是代表功能和表达功能;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具备西方国家政党所具有的代表和表达两大常规功能,而且还肩负了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所独具的整合、分配和引领三大新功能,其中引领功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的先进性纯洁性坚定性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而综合决定的。
四是地位不同。西方国家政党的基层组织不选举时就隐没在社会之中,高层组织则内嵌于国家议会政治之中,其基本地位由在朝与在野决定,并通过平衡与牵制的方式展现两党政治或多党政治的分合格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强大的组织体系、精干的干部队伍体系、严密的党内法规体系以及高度的纪律性,让中国共产党居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与主体建设力量之决定性地位。
五是使命不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通过将政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性的方式,实现将政党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连接和一体化融合之目的;而西方国家政党的使命则比较简单,要么作为在野时的忠诚的反对党而存在,要么作为上台后的执政党而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其使命在不断变化,且琢磨不透。
六是责任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融性质、作用、角色、地位、使命、责任于一体的使命型政党,其所致力的政治是一个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和平共荣的“使命—责任体制”型政治形态,其责任既包括对人民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又包括对国家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并体现为一以贯之的担当精神;而西方国家政党在朝时,其责任就是努力实现其竞选时所承诺的政策体系,在野时其责任则主要转变为制衡行为了,且这种责任因时而变,缺乏基本的连贯性。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责任体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通过最广泛地凝聚来自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智慧,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转化为国家、社会和全体人民的政治理想,形成了西方国家政治形态所难以企及的“决策—执行高效互动模式”。这也是当今中国日渐成熟和定型的制度体系所内蕴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汇聚国内民意民智民心和国际世情世意世智的基础上,做出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战略规划,那么它就可通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高效的组织执行能力、有效的组织问责能力,将科学战略规划转化为国家、社会和民众所期盼的生动社会实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现实需求。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针对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基本要求,通过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巡视工作、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完善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制度规定等事关党内治理与国家治理“四梁八柱制度体系”的建设,不断探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之路,使得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使命—责任”意识的建构,有了坚实的组织与制度保障,从而让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充满生机的发展活力,也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制度化动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