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噶泽国人老实力道!去青海种枸杞,年入好几百万呢!

2017-04-10 温岭日报

 


  这几天,蒋德根忙得不可开交。趁着回老家的空当,他和儿子带着自己种植的红、黑枸杞来到台州各个地区,想借此打开老家的市场。


  说起黑枸杞,很多人并不陌生。这种生长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植物,由于富含花青素,越来越受保健品市场的青睐。不过,也许你并不知道,土生土长的泽国人蒋德根,在西北地区可以说是首批种植黑枸杞的先行者。


  蒋德根是七〇后,在青海已经生活了20多年。也许是常年在高原上风吹日晒的缘故,蒋德根的脸上有着很深的皱纹。从创业至今,蒋德根不仅创建了自己的枸杞品牌,还申请了胡杨培育的专利。




泽国农民北上种枸杞


  蒋德根是泽国镇下店村村民。20多年前,17岁的蒋德根便开始了“北漂”生活——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做起了塑料生意。年轻的蒋德根没有从商经验,生意有些不温不火。


  几年后,蒋德根经营的店铺出现了亏损。“也许这一行并不适合我。”蒋德根想着,当机立断便结束了生意,来到青海格尔木投奔亲友。


  格尔木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2780米,常年日光照射强、雨水少,为种植枸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气条件。“柴达木盆地是有名的枸杞生产基地,而格尔木就在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为何不在这里种植枸杞?”当时,蒋德根在格尔木经营一家餐馆,和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他敏感地注意到,种植枸杞是个不错的选择。


格尔木


  蒋德根是个行动派,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便关掉了餐馆。由于资金缺乏,蒋德根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承包了60亩地种植红枸杞。


  为了更好地掌握种植方法,蒋德根买来不少种植枸杞的书籍,甚至还跑到宁夏,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心中有数后,蒋德根便在宁夏采购了枸杞苗,回到了格尔木。


  当时,由于雇不起工人,60亩的红枸杞全靠蒋德根和妻子两人打理。青藏高原的氧气较平原来得稀薄,两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种植是个体力活,加上我们来到青海的时间不长,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一干活儿,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蒋德根说,由于长期在田间劳作,自己和妻子的嘴巴干裂得厉害,而一些身体较胖的人,一开始甚至连路都走不动。


  一年后,蒋德根的枸杞园终于迎来了丰收。将枸杞全部销售完后,他惊喜地发现,这一年,竟然赚了60万元!还了借来的5万元后,蒋德根决定,继续扩大规模,在种植枸杞上走出一条大道。

 


开辟千亩枸杞园


  在蒋德根的悉心打理下,60亩枸杞园的产量趋于稳定。“不安分”的蒋德根开始不安于现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产生。


  “我想把60亩枸杞园转让,承包更大的枸杞园。”蒋德根说,如果继续只种植这60亩枸杞园,随着树苗逐渐长大,虽然每年枸杞的产量都会增多,收入自然不错,但想要在种植枸杞这行拥有话语权,就需要大胆地开拓。和妻子商量后,蒋德根便把枸杞园转让了,并借贷了70万元,承包了1300亩枸杞园。



  这个枸杞园,倾注了蒋德根多年来打拼的全部心血。为了打入高端市场,蒋德根还种植了有机枸杞。“普通枸杞的售价约25元一斤,而有机枸杞则高达80多元一斤。”蒋德根说,虽然两者的外表区别不大,但种植条件和售价却大相径庭。


  有机枸杞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想要种植出质量高的有机枸杞,就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要通过精湛的种植技术,利用生物和气候来消除病虫害,从而保证其产量和质量。这对于蒋德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于是,蒋德根雇来了20多名经验丰富的管理员,共同打理这千亩枸杞园。


  很快,这千亩枸杞园也获得了丰收。蒋德根算了一下,一亩普通枸杞的产量是1000斤,而有机枸杞的产量只有200来斤,虽然价格高出不少,但实际利润比不上普通枸杞。不过,他并不愿意放弃有机枸杞的种植。“想要做品牌,就要做出质量,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黑枸杞种植的先行者


  2011年,格尔木的枸杞市场上开始出现野生黑枸杞。当时,了解黑枸杞市场的人并不多,然而,这种小小的黑色果实,却一下子火了起来。


  由于常年与枸杞打交道,在这之前,蒋德根便对黑枸杞有所了解。“差不多是2010年左右,我就听北京来格尔木考察的一位教授说,黑枸杞因为其营养价值高,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蒋德根回忆,当时,很多人并没有在意这名教授口中的“黑枸杞”,但他已暗暗记入了心中,并开始留意。


  野生黑枸杞出现后,蒋德根就开始经营起批发黑枸杞的生意。经营的第一个月,蒋德根便赚了70多万元。“2012年是黑枸杞最‘疯狂’的一年,这年,野生黑枸杞的市场价格飙到1500多元一斤。”



  如果种植黑枸杞,会不会打开另一个销售局面?经营一段时间后,蒋德根的心里开始有了这种想法。“那时,格尔木还没有人种植黑枸杞,市场上的黑枸杞全是野生的。”蒋德根说,为了学习种植黑枸杞的技术,他又跑到宁夏去学习。


  学成归来后,蒋德根开始试着种植黑枸杞,同时,还承包了2000亩野生枸杞园。培育黑枸杞苗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累活。“黑枸杞苗对温度很敏感,需要在50多摄氏度的大棚中培育。”50多摄氏度,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严酷的温度,蒋德根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干。


  “我还记得,一开始培育的时候,最多只能在大棚中待5分钟。”蒋德根说,一进入大棚,就像进入了蒸笼,一分钟不到,全身就会湿透,加上阳光直射,身体根本吃不消。有一次,蒋德根雇的一名员工过了七八分钟还没出来,进去一看,这名员工已经晕倒了。蒋德根立刻叫来其他员工,把他扛了出来。“因为晕倒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有人在大棚里面时,外面都会有人看着时间,以免发生意外。”


  在蒋德根的努力下,黑枸杞种植也获得了成功。如今,黑枸杞每年的产值也稳定在500多万元。




公司+合作社,走出品牌之路


  想要走出品牌之路,光靠单打独斗可不行,具有生意头脑的蒋德根很早便意识到这一点。“我心中理想的枸杞种植,是要走出一条品牌化、规模化的道路。”


  2011年,在蒋德根的牵头下,格尔木鸿草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不久后,他还成立了格尔木春之绿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枸杞种植和批发生意,并注册了“鸿杞堂”商标,向着品牌之路迈进。


  “虽然我种植枸杞较早,但现在种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光靠我们农户自己,产品是不好推销的。”蒋德根说,采用“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才能将产业越做越大,从而打响自己的品牌。



  在枸杞种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蒋德根又把目光转向了胡杨的培育上。“西北的沙漠化治理需要大片胡杨林,这当中也有商机。”蒋德根说。


  比起枸杞,胡杨的培育更加复杂且具挑战性。“我当时去当地林业局申报的时候,他们都不信我能培育出胡杨苗。”蒋德根笑着说,经过一年的试验,他培育的胡杨成活了,这让当地的林业部门对他刮目相看,也令他享受到了当地的培育补助。“现在,我的胡杨培育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今后,我还要大批量培育,在沙漠化治理、植树造林上贡献我的力量。”

 


猜你喜欢

◆ 投票开启!20位候选人,哪些是你们心中的“温岭市十大杰出青年”?

◆ 楼山隧道将实行交通管制,接下去两个月,每天晚上只能单隧洞通行

◆ 商业大咖谈温岭裂变发展第二辑:创新金融业务,提升投资环境



End -


文字 | 温岭日报记者 陈舒丹

图片 | 温岭日报记者 陈舒丹 庞辉斌 部分由蒋德根提供

编辑丨陈涵婷

校对 | 季虹希


微信ID:wldaily86901890
长按二维码关注温岭日报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