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补”脑……手术台上的生死对决,他每天都在经历
“跟踪”“追捕”“绳之于法”,
看到这几个词,
你们脑子里肯定上演了一出警匪谍战戏吧~
太天真~
古灵精怪的小编怎么可能按套路出牌!
其实这是一个脑外科(神经外科)医生的日常缩影~
从大脑到脊髓,是人的神经中枢所在,因此,脑外科医生又被称为“生命中枢的守护者”。
这也是台州市肿瘤医院脑外科主任、郑金荣主任医师的日常。
定位、划线、开颅,为病人“修补”大脑是郑金荣的工作,这样的手术,他每年要做上百台。
先看一个视频了解下这位医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05v9iof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病人第一,能省就省
早上7时50分许,郑金荣已经提前来到科室,换好了白大褂。每周一,都是大查房的日子。对医务人员来说,也是比平时更忙碌的一天。
昨天有几个新病人?老病人的情况如何?哪一床的病人需要特殊护理……夜班值班护士、值班医生和白班医务人员一一对接。
“我们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病情,还要留意病人的心态。有些人可能一听说是肿瘤,情绪就崩溃了……”郑金荣认真地听完后,补充了几点,提醒大家把好质控关、安全关。
8时20分,查房正式开始。
郑金荣
你今天要做一个小手术,放轻松,别害怕。
以前做手术意识不清楚,这次我意识清醒,反倒有点害怕。
小成
郑金荣
不要怕。都这么熟了,怕什么?
郑金荣叮嘱病人的母亲,把最近拍的一张CT片拿过来看一下。
在几个塑料袋里摸索了一阵,病人的母亲表示“没找到”。陪护的另一位亲戚说了句:“到楼下补一张吧。”
“家里近,还是回家拿一下吧,来得及的。”郑金荣的表情变得有点儿严肃。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病人名叫小成(化名),今年19岁,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是医院的“VIP”,他跟医院打了9年交道。长期的治疗,已经把家底都差不多掏光了。对这样的病人来说,在日常治疗中,一定要能省就省。
半天两台,不觉辛苦
上午10时许,查房正式结束。郑金荣快步进入了手术室。上午有2台手术正等着他。
洗手、消毒、在护士的帮助下穿好手术服、戴好无菌手套、调好灯光……无影灯下的郑金荣目光炯炯,准备开工。
病人的脸掩盖在一层层绿色的无菌布单下,只露出一个光溜溜的头顶。
这次手术是局部麻醉的,这也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意识一直是清醒的。为了安抚病人,郑金荣不断提醒病人手术的进度。
一个小时后,第一台手术顺利完成。短短几分钟后,第二台手术马上跟上。
手术助手换了一个人,主刀人却仍是郑金荣。
11时51分,第二台手术收工。摘下口罩,郑金荣和其他医务人员就在手术室另一侧的医生休息室吃起了午饭。
“对我来说,这些算不上辛苦,只是日常的工作而已。”郑金荣说。
生活日常,随叫随到
午饭过后,郑金荣下午基本上都在15楼的脑外科病区。医生办公室里,时不时就有病人和家属来找他。看片、开处方、调整治疗方案、给病人答疑解惑……郑金荣依旧忙碌。在医生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十多面红色的锦旗被叠挂在一起,甚至随意卷起来堆放在书柜上,毫不起眼。
当了20年医生,郑金荣始终不变的,是24小时紧绷的神经和一双稳定的手。
“人的大脑就比豆腐硬一点点,脑子的事情,一点都马虎不得。”采访间隙,郑金荣如是说。
对脑外科医生来说,与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时间的要求极其严格,耽误1秒钟都有可能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
因此,脑外科的病人救治都是在争分夺秒中进行的,早一秒钟就可能将生命从死神之手夺回,晚一秒钟患者就可能永远睁不开双眼了,即使生存下来,生活质量也会大大降低。
经常,半夜三更一个紧急电话,就让郑金荣分秒必争地赶往医院。仅上周,郑金荣就接到过2次紧急电话,一次是半夜,手术持续到凌晨两三点钟,第二天,郑金荣照样准时出现在门诊。另一次则是周末,为了抢救一个从高处跌下导致颅脑损伤的病人,他放下一切,随叫随到。
“在脑外科,没有人会计较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时时刻刻严阵以待,一旦有需要,大家都会立即投入到抢救中。”郑金荣说。
猜你喜欢
◆ 温岭这对小情侣从相恋到结婚,媒人居然是……毛线?!转发祝福他们~
◆ 小心了!老年人免费讲座藏着大猫腻,温岭50多位老人共被骗400余万元
◆ 曝光台丨这10辆车在斑马线前未让行!有车牌有视频,转发助Ta变“网红”
◆ 这东西吃一颗会致命!箬横有对夫妻竟还拿到菜场卖,当场被抓了
- End -
▼
文字丨温岭日报记者黄慧慧
照片丨温岭日报记者黄慧慧 见习记者徐伟杰
视频丨温岭日报见习记者 徐伟杰
编辑丨陈涵婷
校对 | 季虹希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