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闯荡,我们身上的烙印都是温岭;而在温岭,我们的来源大多与村庄有关。村庄里,往往埋藏着我们最为厚重的记忆,凝结着最为浓郁的情绪。
2018年8月11日起,“温岭日报”微信公众号将推送《百村行》系列报道,以最简单的笔触,写最深情之故乡。
到萧南村,不能不去前皇洞天,这里有一处近代书法家林萼友手书的“前皇洞天”摩崖书法,毛孝弢先生所编的《温岭历代书画集》中已收录,《温岭文物简志》《温岭文物》两书也均有记载。
据当地百姓介绍,前皇洞原名狮峰洞,这在当地谱牒中都有记载。前皇洞所在的这座山叫五指山,整个山形像一只俯伏的大狮子。 前皇洞由杨府殿、三清殿、大罗宝殿等建筑组成,建筑基本上是近年重建的。这里的文物古迹残存很少,石壁上有林萼友于民国七年2月应庆阳大炼师所属书写的‘前皇洞天’几个摩崖大字。林号襄臣,县城人,工楷书,与蒲华友善,据说民国初年温岭城内店铺的招牌、富室的屏匾多出其手。 记者也曾几次去前皇洞天,曾在五月十八时在那里看过戏,印象中,到五月十八这天,肖村南岙片,就是现萧南村,凡信佛道的人家家家户户都要吃麦饼,庆祝杨府七政大神神诞。 萧南村的风景名胜还有庆恩王老村(曾被网友誉为“世外桃源”)、西花尖、流水岩景区等。道教活动场所还有南岙庙,主祀萧圣帝主,原林家村的领脚庙主祀关公。
萧南村老屋。
当天下午,记者先后来到原汪家村的曾家和原林家村,在曾家,记者看到不少传统的石板屋,还有石块砌墙的石块屋,以及石板与红砖、青砖等混合建成的房子,感觉非常亲切。 在这里,记者邂逅了86岁的陈夏姐。陈夏姐告诉记者,曾家的后山(后知叫坤山)有硝宕,就是石板矿,她在四十几岁时,还在硝宕扛石板,一块石板由6个人或8个人扛,都是妇女扛下山来,穿的是草鞋。当时,男的打硝(开采石板),女的不打硝。在社矿时期,女工也算工分,不过比男工少。陈夏姐说,从曾家后山的山头翻过去,经过野山,就到了长屿塘岙里的八仙岩那边。早些时候大家要砍柴,路好走一些。现在没人砍柴了,路就不好走了。 在曾家,记者还遇到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现市教师教育学院)退休的曾孔方老师,他从城里住回到老家已有5年多了。 曾孔方说,肖村这里开采石板比较早,三四百年前就有了硝宕,开采方法与长屿石矿有点不同,“长屿石矿的开采方法是从上往下的,我们是向里面开进去的,我们这里的宕有相当大的规模,大的有1000张石板的规模,中间还有废石呢。” 过去,肖村公社的社矿就在曾家,除了社矿,还有队矿等,过去这里非常热闹,一山之隔的箬横花芯人也有人在肖村打硝、扛石板。因为曾家这里开采石板比较早,有的矿井已经打下去很深了,当地人叫“百丈宕”。石板矿兴盛时,整个肖村的人都在社办的硝宕采石,后来一部分人又转到狮子岩头下面,就是乌龙岙村那边。 因为能就地取材,所以,萧南村这里不少老屋都是石板屋,也有一些是残料石块砌成的。
曾孔方还参与了《萧山曾氏宗谱》的续修工作,《萧山曾氏宗谱》1991年修了一次,23年后又修了一次。 曾孔方说,曾家原来有400多人,他住回到曾家时,有120多人,现在住在老家的,只有80多人了。 不过,曾家后裔情系故园,除了集资建设了老人活动中心外,2018年曾家的水泥路面硬化时,曾新富、曾荣正、曾云青、曾桂林、曾初青、曾海华、曾新增、曾春福、曾高荣等村民均慷慨解囊。
据林仁初等萧南村村干部介绍,萧南村乡贤力量比较强大,据统计,在外从事建筑、房产行业以及办工厂的乡贤,有70多人,资产几千万元、上亿元的都有。该村发挥了乡贤多的优势,在环山公路建设上,乡贤们就积极参与,造福家乡,像曾桂林的公司就出了大力。 在新村建设方面,原林家、前黄、庆恩王三个村的村民基本上迁出来了。原许家村一部分已迁到湾洋新村,高园目前异地在建的有一幢13层的大楼。接下去,整个萧南村老村要重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 作为温岭的人口第一大村,萧南村有人才优势,林仁初说,高园年轻一代考上公务员的就有不少,在太平、城南工作的都有。 记者早就熟悉的温岭第一个女子中国象棋大师林琴思,就是原林家村人。还有在上海发展的林旭坚、林坚慧兄弟俩也是原林家村人,他们先后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1983年生的林旭坚曾在上海嘉定电视台工作,是连续三届上海市外宣“银鸽奖”获得者,是一位集编剧、导演及剪辑于一身的青年导演,拍摄的城市宣传片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城市宣传片”。2018年7月,完成首部原创电影剧本《不曾记得你》。林坚慧导演得过中央电视台年度最佳广告、最佳广告创意奖、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二等奖、中国国际微电影展“金桂花奖”十佳城市微电影等奖项,而为温岭人所熟知的是,他还曾为家乡温岭拍过宣传片《风从海上来》,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