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业经 | 一只母狗——恶口骂僧 累世转狗

2017-03-02 智悲德育


索达吉堪布  译

 

译 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曾在六千余名四众弟子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坚定的信心,遵循因果谨慎取舍善恶,并且精进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会堕落。”故四众弟子对此经生起极大信心。查藏文《大藏经》目录可知,此经早于唐代由汉文译成藏文。为此汉族弟子在各地查阅不同版本的汉文《大藏经》以期找出此汉文本广弘于世。法王如意宝开讲此经之即,然汉文《百业经》始终未获,故学院五百多汉族僧俗弟子再三劝请我将此经重新译成汉文。我也很想在这一生中与佛经结上一个殊胜的缘份,藉此以报诸传承上师之恩德;加之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外诸弟子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不能亲聆上师的传讲,亦为成办更多人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故今发心重译此《百业经》。我认为这部汉文译本不但对现在的众生有利益,乃至我离开人间后的数百年、千年或许仍能利益众生。因果规律于世俗谛中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此经主要细说了业的自性,如云:“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作为一名佛门弟子,坚信因果缘起法是学佛的首要条件。一个不信因果的人,无论修什么法门,都不可能成就;如果深信因果,则不可能造恶业,故修行易得成就,如《涅槃经》中所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而且弘扬这部经典也是我等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一大心愿。法王如意宝曾郑重地对弟子们说:“我一直都很想传讲一次《百业经》,如是我一生中的许多愿望都可以实现。”由此可见这部经典的重要。真诚希望大家通过恭阅此《百业经》产生并增上对因果的信心。

 

考虑到原汉文译本以后即或找到,亦恐现代人在文字上不易读懂,故我在翻译此经时采取了意译及略译的方式。此汉文版是于藏文传讲时所译,词句虽然未全直译出来,但其含义已和盘托出,且尽量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便人们一读即能了知其中要义。若译本中存在不达意之处,愿在诸佛菩萨及诸位高僧大德前诚心忏悔。

 

翻译此经历时一年有余,期间有很多人给予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自他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再版前言

 

我佛出世为令众生究竟离苦得乐。末法五浊兴盛,世人烦恼辗转日增,轻视因果,堪值悲悯。虽不少佛友因种种因缘未能亲聆善知识教诲,而因法本也会获益,若人依此法本萌发一念善心,抑或有所证悟,亦甚觉欣慰。今出版《显密宝库》之时,遂重校以往作品。

 

《百业经》第一版已于一九九九年初敬献于佛友,文句较为白话。随学古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亦应世人精益求精的追求,藉此机会对此经重新作了较为严密的校订。校订过程中已将穿插在经文中的“上师教言”删除,思及“上师教言”的殊胜与可贵,今后将单独汇集成册以酬读者。作为运用异族语言的我,在表达方式上难免有欠妥当之处,敬请十方高僧大德及善缘道友不吝斧正。

 

愿见闻此经者能深信因果,善加取舍行为,离恶趋善,同生极乐,利益无量无边众生。  


译 者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1)一只母狗——恶口骂僧 累世转狗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八解脱(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其缚缠之八种禅定)、九等持(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名灭尽定])和十力(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根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及三三昧之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智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等无量功德(Punna)。如来的狮吼声传遍三界,并以大悲心恒时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得解脱;哪些众生具七圣财(Sapsadhana,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定慧财), 如此等等都了如指掌。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如来时刻观察众生的种种因缘,圣者罗汉(Arahan,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为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为应供即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为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也是如此。

 

当时,世尊十大弟子之一的圣者舍利子(Sariputt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译为秋鹭子,被誉为“智慧第一”),以声闻慧眼(Savaka Catu)观察世间,发现度化施主的因缘已成熟。一日晨,尊者(Thera)身披袈裟(Kasaya)、手持钵盂(Patra)到舍卫城去化缘(Pindapata)。临近施主家时,那只母狗远远相迎,跑来舔蹭尊者的双足,且不停地摇动尾巴,然后右绕三匝,显得非常恭敬。施主见之,心下感叹:此狗虽为傍生却能如此恭敬比丘,看来很有善根,这位比丘也肯定是位大德;一个傍生尚能如此,自己作为人更应恭敬承侍。于是他亲自迎请舍利子到家应供,尊者默许。施主满心欢喜地敷设高座,亲手供养饮食,尊者如理受食毕,准备洗钵,施主便请求传法。舍利子以神通观察他的根机(Indriya)、意乐及随眠烦恼(Kilesa),传授了相应的佛法。因闻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施主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Sakaya-Dithi,译曰身见,为五见之一,执著五蕴假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与我所之见),获证预流果(Sotapanna Phala,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法流,以第十六至八无漏圣道[或圣者]之阶位)。施主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广行布施,求施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然其财源却如井水般令众生取之不竭。他经常请舍利子应供,同时也为母狗求法,它亦能以恭敬心来听受尊者所传相应之法。

 

施主感念自己能得圣果源于母狗的恩德: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自己就没有供养尊者的机会,更不可能得到圣者的果位。从此,他更加善待这只母狗。

 

一日,母狗生病,施主请尊者前来诵经加持。舍利子尊者即为之传讲“诸行皆无常(Sabbe Sankhara Aniccam)、诸行皆痛苦(Sabbe Sankhara Dukk-ham)、诸法皆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涅槃即寂灭 (Nibbana Nirodha Hoti)”之法 。尊者说:“如若对我生欢喜心(Miccha Ditthi),即使是堕入傍生界(Tiracchana Dhatu)的众生也能从中解脱。”说完就离去了。不久,母狗去世,施主前去请问尊者如何处理,尊者说:“将母狗的尸体置一静处。虽然它的肉体会腐烂,但骨架以后会有很大的用处。”施主听后便按照尊者的吩咐将母狗的尸体放在一个非常寂静的地方。

 

母狗死后转生为施主之女,相貌端庄,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头如伞盖,双臂修长,身色金黄,具有各种相好。施主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酥油等喂养。孩子亦如海中莲花般成长起来。

 

稍长,舍利子让她去听法,由于正值豆蔻年华,性情娇纵, 她不肯前去闻法。舍利子就把静处母狗的骨架放在她的面前,令她忆起了前世(Purima-attabhava)的因缘。女孩内心无比忧愁,思维尊者于己有极大恩德:自己是依靠在舍利子尊者前闻法的加持,才得以脱离傍生界,幸获人身。因此,她满怀感激之情,立刻于尊者前闻法。舍利子观察她的根机、界、意乐、精进(Viriya)及随眠烦恼,传予相应的法门,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位。得果后,她对舍利子尊者恭敬顶礼:“我今已得圣者果位(Ariya Phala),愿意在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法下出家(Nikkhamamana),持梵净行。”尊者说:“出家可以,但必须征得你父母的同意。”得到父母允许后,舍利子把她带到众生主母(Maha Prajapradi)前落发出家,披上袈裟,受具足戒。众生主母为她传了相应的佛法。她精进修学,最终断尽三界(Tisso Dhatuyo)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具足种种神变,受到天(Deva)、人(Manusa)的赞叹和恭敬。想到往昔作狗时舍利子为己传法,今为人时尊者又为己传法,因而对舍利子深怀感恩之情,经常顶礼尊者并说:“尊者,是您把我从傍生界中救出来的,对我恩重如山;而今又将我从轮回(Samsara)中救度出来,使我得果。”舍利子身旁的比丘们常听她说这类感激之言便问尊者:“为什么这位比丘尼(Bhikkhuni,意译乞士女,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天天说‘非常感谢您,您使我从傍生界得到解脱’?”尊者反问他们:“你们还记得施主家的那只母狗吗?”“记得!那只母狗对我们很好。”尊者说:“这位比丘尼就是它的转世。它在我传法之时数数生起欢喜心,死后转生为施主的女儿。因她回忆起前世,所以经常说感激我的话。”

 

众比丘听后,对因果生起极大信心,又前去启问佛陀:“世尊,此比丘尼以何业感转成狗身?后以何业感转为人身?又以何因缘对佛陀与舍利子生极大欢喜心,并在您的教法中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请佛陀明示。”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她前世业力与今世的因缘所致。所谓前世的业力是: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a Sambud-dha)、人天导师(Satta Deva Manusanam)迦叶佛(Kassapa Buddha,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为释迦佛以前之佛,即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出世。印度鹿野苑( Isipatane Miga-daye)一施主家有位相貌庄严的女孩,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无比的信心,并在其教法下出家。她精通三学、具足梵行(Brahmacari)、清净戒律(Sila)等等有诸多殊胜功德,故成为传法上师,得到各种饮食、衣药等许多供养。她暗自思忖:我一个人享受这么多供养,没有很大的意义,应当发心将这些财物供养僧众(Bhikkhu Sangha)。后来,她将每次所得财物供养僧尼二众,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忙,但大家都说:‘我们诵经很忙,总不能舍离善法去帮你吧。’这位比丘尼顿时生起大嗔恨心口出不逊:‘我平时对你们以财供养,事事关照,可我遇到急事,你们谁都不肯帮忙,一点良心也没有,像母狗一样。’她骂僧众‘母狗’极不应理,造了很大的恶业(Akusala Karma)。僧人们问她:‘你是什么人?我们又是什么人?’比丘尼生气地说:‘你们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人们告诉她:‘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我们当中有已得果位的圣者,你毕竟是个凡夫,这样恶口(Pisuna Navaca)骂人造严重罪业,将使你在轮回中感受痛苦(Dukkha)。所以,你应该以猛烈的悔心来忏悔(Khamapana)。’这位比丘尼觉得言之有理,便在后半生中更加精进地行持净戒,常求忏悔,临终时发愿(Aditthana):愿我一生中持戒供养的功德使我能生生世世投身富贵之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出家证罗汉果!同时又发愿:愿我恶口谩骂僧众的业果不要成熟!尽管她临终时如是发愿,但以此恶业仍于五百世中转为母狗,尔后余愿也如实成熟。这是她前世的业力。今生的因缘(Maitreya Buddha)是因她为母狗时对舍利子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以此转为人身,得证圣果。”



👍  十六罗汉礼供文释

(一)(二)(三)(四)(五)

(六)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