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品都市·深思】女孩被父亲拴坟场:为什么总有人不经考虑就敢做父母?

2017-02-26 吉视都市频道

省内第一全媒体平台  伴您15年的新闻眼

       

       

微信号:swds89089000秒速关注起来吧



收到微博推送的一条新闻,看标题已经悚然,看完内容更是遏制不住心底的愤怒:为什么总有人不经考虑就敢做父母?





大年初一,两岁的小女孩点点被自己的父亲拴在外婆的坟头,年幼的点点身后背着纸板伤心哭泣,天寒地冻,她全身被冻得发紫。


点点的哭声引来了附近的村民,他们发现了点点并报了警。民警将点点带走,然后找到了她的母亲。


关于这一切事情发生,点点的母亲解释说:“前夫这样做是为了逼自己现身,达到复婚的目的。”


       这对怨偶之间的爱恨纠葛我丝毫不感兴趣,只是痛心:为什么成年人之间的轻率选择,最后却是年幼的孩子在承担后果。

去年年底,大学同学闹离婚,他们的孩子刚三岁。


离婚的时候,女方表示要全部存款和一部车,坚决不要孩子。


他们的女儿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由同学的父母照顾,孩子的母亲只负责每天陪孩子入睡。两人离婚后,孩子跟着奶奶入睡。三岁的孩子,内心十分敏感,尤其父母频繁在她面前争吵,直到分道扬镳,孩子已经小心到单独跟父母相处的时候,绝口不提另一方。


后来爷爷重病入院,孩子被母亲接去照顾。


孩子的爷爷去世后,奶奶和父亲重新去接孩子回家。


孩子的母亲正因为离婚时的冷血表现被周围的人到处议论,声名不佳,出轨的对象也与她分手。


她在一番权衡之下决定复婚,我同学不肯,她就拿孩子做要挟,声称不复婚不让见孩子。


交涉之后,同学还是接到了女儿,他们回到家里,孩子抱着奶奶的腿一边哭一边哀求:“奶奶,求求你了,你让妈妈回来吧,我好想回家。”


孩子还告诉他们,在外婆家,玩具和零食都是弟弟的,她不能动,弟弟还经常打她,妈妈也不喜欢她,说她很麻烦。


孩子的奶奶听得心痛,跟同学商量:“要不为了孩子,还是复婚吧。”


我同学本来还有些犹豫,当他听到女儿在前妻家居然是这样被对待时,简直怒发冲冠,坚决不肯复婚。


前妻迟迟等不到回复,立刻变了态度,下班以后带了一群人把孩子抢走了,还把我同学揍了一顿,然后迅速跑掉了。


同学报了警,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剥夺对方的抚养权和探视权。


大人之间硝烟弥漫的战争结束了,然后重新翻篇,各自男婚女嫁,而这场争夺战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却会跟随她一辈子。


他的女儿不爱出门,不爱说话,一直到现在都没办法正常入园,极度缺乏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过:“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失败的家庭教育,不止出现在离婚的父母身上,其实有很多正常家庭的父母也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有些父母贪图省事,缺乏耐心,动不动就用威胁去管束孩子:


“照我说的话去做,否则我就不要你。”


“不许动那些东西,跟你说多少次了。”


“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为什么不可以!”


这样的父母把爱心丢在一边,没有耐心花费更多时间去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控制取代正确的引导,最后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行为也愈发叛逆。


类似的新闻有很多:




这些悲剧的发生,让人痛心!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没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之于婚姻,每个人都拥有随时转身重新开始的权利。


生命之于孩子,却只有一次,而且出生就是一辈子。


如果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储备足够的爱和耐心,请一定不要轻率地做父母。


就像电影《超脱》里说的那样:“在试图成为父母之前,人们应该先确定自己达到那个标准,别在家做实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