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词汇 | 论“玉米”名称的来源
玉米(Zea mays L.)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7000年前美洲印第安人已开始种植玉米。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将其带回欧洲,它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传播至世界各地。
根据作物传播史学者的研究,玉米大概明朝时传入中国。
不管玉米的真正祖先只有类蜀黍还是也包括摩擦草属,它们都是美洲植物,分布中心都在今墨西哥南部至中美洲北部。大量考古证据也基本可以肯定玉米是在这个地区驯化的。
——果壳网,刘夙
Woman Grinding Maize
Diego Rivera
图片:www.wikiart.org
这种作物在汉语方言中的名称非常繁多,从曹志耘主编《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商务印书馆,2008)“玉米”一图的凡例便可知一二。
这些名称中,很重要的一类是用“玉+作物名称”来命名的,例如“玉米”“玉麦”“玉黍”“玉稻黍”“玉谷”“玉豆”“玉高粱”,等等,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的中原官话、晋语地区以及吴语北部、赣语南昌附近、湘语湘潭、娄底附近等地区。
一般认为是由于这种作物的籽粒光洁如玉,因此才有“玉”类叫法,《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玉米》径直写作“玉”,大概也认为“玉”就是其本字。
不过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早就指出这类说法中,首字的本字当是“御”,由于北方“玉”“御”同音才写成了“玉”。
我们赞同本字是“御”的观点,周、游两位先生并未说明理由,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首先,“玉”不能解释方言中的读音。
“玉”在中古是一个入声字,在保留了入声的晋语、吴语、赣语等方言中,“玉”应该还是读入声的。
可是根据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玉米}在丹阳说ɦyᶻ³¹miᶻ²¹,靖江说yʮ⁵⁵miʲ³¹,江阴说ɦy²⁴miʲ³¹,苏州、常熟说ɦy²²mᴀʔ⁴,前字都是舒声字,因此在保留了入声的吴语中,本字不可能是入声字“玉”。
而根据许宝华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太原、长治、临县、榆次、临河等地的晋语管玉米叫“玉茭子”,第一个字读音为[y][i]等,都不是入声读法,也不可能是“玉”。
再如根据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南昌话玉米的读音是[y¹¹mi²¹³],前字是舒声读法,也不可能是“玉”。
而“御”为疑母合口三等鱼韵去声字,是一个舒声字,叶祥苓的《苏州方言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就正写作“御麦”。
其次,早期的历史文献正写作“御米”“御麦”。
明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26中写道:“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书中也道出了“御”来命名的理据所在。
再如同治年间的《南昌府志》卷8《土产》中写道:“御米……宁州、武宁种最多,长年籍以为粮。”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较早出现“玉米”的写法,大概就是周振鹤、游汝杰两位先生所言,广大北方地区“御”与“玉”同音;加上“御”的理据已经不为人所知、“玉”又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且更好写等因素,才都写作“玉米”了。
最后,认定本字是“御”,还能得到少数民族借词方面的证据支持。
李子鹤《试论纳西语方言分化的年代——语言年代学与作物栽培史的证据》(王士元等主编《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5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文指出,纳西语诸方言用kʰɑ²¹dze³³、qʰɑ¹¹dze³³、qʰɑ³³dze³³等形式表示“玉米”,其中kʰɑ²¹、qʰɑ¹¹、qʰɑ³³是“皇帝”的意思,dze³³是“麦”的意思,作者认为这些词是纳西语对汉语“御麦”的意译词。可见当时用“御”命名的理据非常清楚。纳西语对汉语的意译,也证明早期形式应该是“御”。
所以我们认为“玉”类词的前字本字应该是“御”,在种米区谓之“御米”、种麦区谓之“御麦”、种高粱区谓之“御粟”。至于“御”类说法在汉语方言中所呈现的不连续分布,大概与语言接触有密切关系。后来由于北方话“玉”“御”同音写成了“玉”,才有了现在“玉米”的写法。
葡萄炒玉米
图片:yuanxiangqin
表情包玉米
图片:yuanxiangqin
诺兰的玉米
图片:电影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