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错误的方式批评孩子,会摧毁他的自信心!

2016-11-30 父母大学堂


有一句话这样说:“孩子今天的表现,就是前6年你教养的结果。”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其实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教育批评他;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那其实是因为你帮助他们的速度太快了。不要帮你的孩子清扫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障碍;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其实是因为你给他的赞扬不够,他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啊……


真爱孩子,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纠正一个不当行为最好的方式,不是去禁止,而是用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去取代它。希望我们都不会在爱孩子的神圣名义下害了孩子。

孩子最讨厌父母的哪种批评?咱们先敲黑板、画重点了!

1. 啰唆絮叨的批评


2. 父母齐声批评
3. 情绪失控的批评
4 .要点反复改变的批评 
5. “你和人家比比”等比较式批评
6. “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为什么做不到?”等质问式批评
7. “你真是无可救药”等否定式批评
8. “这种失败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等期望过高的批评
9. 无视动机,只关注“失败”结果的批评 
10.旧事重提的批评
啰嗦絮叨的批评

对孩子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啰唆絮叨的批评更讨厌了。孩子在受到批评时,通常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是自己不对,心里很沮丧。如果在这个时候,错误被反复提及,孩子就会感到厌恶而多于内疚。妈妈越是批评,孩子越会堵牢耳朵,闭紧心扉,不得已时才会甩出两句“知道了”、“好烦”

父母齐声批评


乍一看上去,父母齐声批评孩子是件好事,说明父母拥有同样的价值观,这对育儿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即便如此,父母也应该尽量避免齐声批评孩子,最好能偶尔改变立场,扮演对方的角色。被父亲严厉批评的孩子,需要投入母亲的怀抱疗伤,反过来也一样。


对孩子来说,退路和避风港是不可缺少的。并不是说父母要把坏事硬说成好事,错就是错,但孩子需要心灵的关怀,所以才需要父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如果只是一味批评孩子,却不提供避风的港湾,就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剥夺孩子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情绪失控的批评


批评孩子绝不应成为妈妈发泄情绪的渠道哦。经常听见有些妈妈说,“最后气昏头了,就把孩子狠狠骂了一顿”;“说着说着就骂起来了”,等等。类似这种怒不可遏、情绪失控的情况,必须尽量避免,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然,妈妈也是普通人,情绪失控在所难免,而且偶尔向孩子坦露感情,也是很有效的育儿手段,但前提应该是为孩子着想,绝不能为了缓解自己心里的焦躁情绪而向孩子宣泄,否则等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跟妈妈针锋相对,甚至引发亲子之间的激烈战争。


仔细思考批评孩子的真正意义所在吧。引申开来,关于虐待儿童的行为,起初也许只是爸妈觉得自己必须对孩子负责,在这一强烈情绪的驱使下才做出的管教行为,却逐渐变成了情绪的宣泄口。把孩子当成沙包,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总而言之,咱们必须牢记:孩子不是附属物,请选择尊重孩子人格的批评方式。



要点反复改变的批评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会思维扩散,接二连三地回忆起孩子以前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于是觉得孩子屡教不改,无可救药。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骂。本来已经过去的事,却被妈妈再次提及,以此为由批评孩子无可救药,孩子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你和人家比比”等比较式批评


避免采取跟别人作比较的批评方式,如:“某某就做到了,你怎么做不到?”等等。尤其是兄弟之间的比较,必须得避免。


当孩子希望自己跟妈妈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也就是想要独占妈妈时,兄弟就会视彼此为眼中钉。竞争是进步的一大动力,但竞争心则不同,只会令孩子变得杀气腾腾,针对比较的对象没事找事,所以请务必注意了!

“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为什么做不到?”等质问式批评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会采取审讯般的口吻,不分青红皂白地逼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等等。



可是,就算家长以审讯般的口吻责问,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孩子也想成功,却偏偏总是失败,他们也无法有逻辑地解释自己为什么做不好,也想知道失败的原因。而且,孩子在紧张之下还会紧闭心扉,更加无法做出回答,如果失败被一再批评,心扉甚至会关得更紧。


“你真是无可救药”等否定式批评


“你真是无可救药!”在批评孩子时,爸妈一旦说出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失去了当父母的资格......在批评孩子时,绝对不能完全否定孩子的人格。批评的目的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否定孩子的人格。孩子本来就希望能被妈妈接受,得到妈妈的喜爱,没有哪个孩子会完全不在乎妈妈对自己的看法。


因此,父母的否定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超乎想象的、久久难以愈合的创伤。有时,孩子还可能创造出一个否定性的自我概念,觉得“自己是彻彻底底的废物”,因而丧失自信,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只想消极地过完一生。


“这种失败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等期望过高的批评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会采取饱含期望的批评方式,例如“你应该能做到才对”、“这种失败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等等。然而,如果一直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就会以为,正因为自己是从不失败的好孩子,才能得到妈妈的爱,如果自己变成失败的废物,就会失去妈妈的爱


所以,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孩子会强迫自己绝对不能失败。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有条件的爱”,相当于不认可孩子本身的存在,使得孩子不顾自己的本色,凭空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妈妈期望的“虚幻的自我”。然而,人不可能毫无失败地度过一生。年龄越大,掌握跨越失败的能力就越难。

无视动机,只关注“失败”结果的批评

孩子的行为出于各种动机,结果有成有败。通常,妈妈只关注行为的结果,动机和过程难以被发现,或是容易被忽视。


有时,孩子想帮大人做事,妈妈却以“太浪费时间”、“小孩做不好”、“会把碗打碎”等借口拒绝,忽视孩子难得的积极性。妈妈无心的一句“别捣乱”,会令孩子好不容易鼓起的热情备受打击,等孩子长大以后再要他们帮忙,可就来不及了。

旧事重提的批评


批评孩子的时机很关键。许多妈妈囿于环境因素,以“现在没空”、“当着外人的面太丢人”为由,并不当场批评孩子,而是选择事后批评。可是,事后再批评几乎毫无效果。


要批评孩子,就得当场立刻批评(非指责地点明他犯的错误),而且只能针对当时发生的事,这是必须遵守的铁则。

如果当孩子好奇探索时你训他破坏;坚持己见时你批评他任性;遵守规则时你笑他迂腐;谦让分享时你怕他吃亏;犯错失败时被你责骂。那么他怎么可能顺应孩童的天性而发展呢?

爸爸妈妈们,批评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猜你喜欢



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求贤

抱琴未须鼓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文章搜索并关注 fmxt211 (长按可复制)查看"历史消息"

看完再点个↓↓再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