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孩子从不肯听我的?

2017-04-20 父母大学堂

很多家长喜欢说:“我是对的,是为孩子好!但是我的孩子就是不听我的!”


您可曾想过,如果有一场亲情战争,世界上会有能战胜孩子的父母吗?


那么面对孩子不听家长的建议这个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讲道理,总以过来人甚至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讲,因为他们深信,自己讲的这些道理都是对的,不是前人留下千古名言就是自己几十年生活经验的积累,怎么会有错。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家长会变得愈发理直气壮,甚至是愤怒咆哮,其结果往往是和孩子走得越来越远。


在孩子尚未有思辨能力的时候,他只能凭借感知到的态度进行判断,因此对于家长的愤怒咆哮,他只能理解为,家长是带着恶意的,他不喜欢,因此他会做出哭闹的反应。


如果面对十几岁的孩子,他已然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喜好,面对家长的说教,他会驳斥,碰上心情糟糕时,会选择转身走开,不听就好了,反正家长不懂我。


“孩子真不听话?我会害他吗?我可都是为了他好啊!”估计这是大部分家长此刻的心理感受。



曾经的乖乖仔哪里去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您想过吗?
 您有多久没和孩子好好地聊天了?



家长可能会说,我天天都在和孩子说话啊,注意聊天前面有一个关键词“好好地”。如果只是每天催促孩子写作业,询问考试成绩,数落孩子,这并不能称为好好地聊天。


好好地聊天是家长能和孩子坐下来,有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最好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家里温馨的客厅,或者楼下公园等等。




关于时机



最好不要在考试前后,这样无形中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即便这并不是家长的本意。


建议在孩子比较放松的时候,比如做完作业的周末,家里人一起庆祝的日子等等,总之要整体气氛是温馨的,让人放松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孩子能在无意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关于话题



建议不要以学习考试等作为话题的切入点,这些东西是在聊天的过程中,顺便带入的。孩子不喜欢家长过多干预自己的学习,就和我们不喜欢每天被领导追着问目标问业绩是一样的。


不知道和孩子聊什么,是很多家长的苦恼。


通常我会引导家长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可有家长反映,孩子除了玩,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


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对这样的家长说,家长可能真的忽略孩子太久了。孩子的成长是方方面面的,家长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他的成绩上,久而久之,家长也就错过了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很多精彩。


孩子的兴趣是多样化的,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偏爱看电影,有的则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总之和学习有关也好,无关也罢,作为家长,也要尝试着去了解,去听孩子说。






 您说话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重要的事情,其实不需要说三遍,一遍就够。当家长不停地重复一件事时,如果孩子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家长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坏情绪自然而然就会爆发。


和孩子聊天第一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孩子聊天第二要懂倾听,给孩子留有陈述自己想法的余地;



 您和孩子说话有没有就事论事?



很多人说话爱把话题扯得很高很远,毫不避讳地说,这是女人常爱走的路线。和自己的另一半争论时,总是剪不断理还乱,谈今论古,上纲上线等等,前提是另一半已经有了包容能力,可孩子就不一样,在他看来,这样的家长就是一个字“烦”。


就事论事其一,只说眼前的事,不说过去的事


比如孩子今天没做作业,就去玩游戏了,破坏了之前商定好的规矩,那家长要做的就是和他谈“破坏规矩”这件事,而不是把之前孩子犯的错,都一一说个遍。


本来孩子理亏的事,如果先听到的是一通数落,他还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今天的行为吗?


就事论事其二,只说具体的事,不说抽象的事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牵扯到孩子的未来,更不要动不动就拿上大学说事。上大学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可如果总是在这种糟糕的场景中被提到,孩子心生反感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就事论事其三,只说当事人,不说其他人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吗?我想家长只是嘴上说说,其实心里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最棒,孩子不在场的时候,估计没少夸吧。可为什么不把这种夸奖在孩子面前表达呢?反而偏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当样板。


夸别人家的孩子是一方面,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援引所谓“坏孩子”的例子,比如“家长看谁谁家的孩子,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和他一样......”人各有自己的选择,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的评价,对孩子品格的塑造其实是无利的。



建议



看完这些,抓紧时间,找个时机,和孩子好好地聊一次天吧。这样的聊天,才是有效地沟通。


自己认为正确的,其实未必是正确的,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看家长从什么样的角度看。


听听孩子的想法,他未必是错的,即便有错,也要先学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然后才是进一步地引导。



附:让您终生受益的家庭教育表



思维决定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前途。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继承和熏陶的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积极思维的人容易培育出积极思维的孩子,消极思维的人,容易造就消极思维的孩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消极的人和积极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一、对待家庭的思维方式


消极的人积极的人
凑合着过努力经营
我命不好我一定要通过提升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
我找错人了我错在哪儿了
要是我再年轻一点我还很年轻
我受的文化程度不高我会不断学习
要是我老公(老婆)是……幸福要靠自己
平平安安就是一切不断进取才是一切
别去冒风险要学会管理风险
我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坚持才有希望
家人并不理解我我要多沟通让家人理解我
我说了多少遍他都不改我要掌握说话的艺术
贪财乃是万恶之源贫困才是万恶之本
我对钱不感兴趣我的爱好是让钱生钱
他总惹我生气我的修养不够
我要不断的挣钱(我要追钱)我要不断升值(钱要追我)
我年龄大了不想变了我必须更新自己
这是一个让我感觉不安的家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家


二、看待孩子问题的思维方式


消极的人积极的人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发火或无奈通过学习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是孩子的错这是我的原因造成的错
这是我老公(老婆)的原因导致的需要和他(她)沟通了
这孩子没救了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我要改变孩子我先改变自己
只看孩子的缺点先看孩子的优点
孩子不爱学习是没有遇到好老师我需要先变成一个好学的人
孩子不独立,太没有主见我应该放手让孩子锻炼
孩子性格不好我要提高自身修养不要在家里发脾气
孩子心眼小我要成为一个大器的人
孩子没有上进心我要成为有上进心的人
孩子背逆我要和他成为朋友


三、对待孩子学习的思维方式


消极的人积极的人
一定要考个好学校一定要找个孩子适合的学校
渴望孩子拿第一渴望孩子成为一个喜欢学习的人
孩子成绩下降真糟糕我有了发现孩子问题的机会
期待孩子学习好期待孩子全面发展
孩子的问题是长久的孩子的问题是暂时的
多报补习班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关键
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学习书本知识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体验
孩子比别的孩子差的远孩子的发展空间很大
这孩子脑袋空空的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填补头脑的空白
孩子学习不好将来没有出息孩子只要有梦想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的孩子真糟糕家庭教育要改进


四、对待家庭教育的思维方式


消极的人积极的人
孩子现在已经不错了眼界决定未来世界,我不能让孩子做井底之蛙
只要孩子学习好我就放心了孩子积极进取而且性格好我就放心了
我要帮助孩子成长我要作表率让孩子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除了学习好我不要求孩子什么我一定要帮助孩子成为精神强大的人
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孩子只要爱学习这比上大学更重要
我不能让孩子吃苦让孩子有苦的体验才能促进他的心灵成长
孩子不能吃亏让孩子知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让孩子将来发大财、做大官先让孩子做好人
孩子小不懂事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孩子懂得事理
要是我有钱就可以送孩子出国了只要孩子有能力,走哪儿都会被抢着要
寄希望于孩子努力通过自己努力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积极人生
孩子真让我担心我要多鼓励孩子让他更有信心



做积极的家长,给孩子做榜样,他们才能够找到正确的自我发展的方向。如果您的孩子是个积极向上的人,那么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文章请回复"300"-"306"间数字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品质——Grit

8个哲理笑话,让你顿悟人生!

父亲与女儿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

孩子,手机可以给你用,但是这些规则得遵守!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搜索并关注 fmxt211 (长按可复制)查看"历史消息"

看完再点个↓↓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