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文化的弘扬,薪火相传

未央 雪漠禅坛 今天

文化的弘扬,薪火相传



01

时值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大部分地区刚刚萌生冬意,而我所在的古城凉州已是天凝地闭,严寒沁骨。但在武威大酒店209室那不大的房间,却充满了融融暖意,使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倍感如沐春风般的欢喜。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着一项卓有意义的文化传承与交接,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将毕生所学、所藏的两大绝学——邵子神数和祝由科,以及一些绝秘药方,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雪漠老师。

 


这位老人就是全真教龙门派正宗第二十三代传人冯宗夷道长,龙门派为丘处机大真人所创,法脉流传至今。冯道长现年八十八岁,号無吾道人,甘肃天水人。他自小出家,一生辗转多地,先后在山东的崂山与蓬莱、陕西药王山、甘肃老君山、宁夏中卫、兰州白云观修道。于一九九五年,武威市成立道教协会时,被任命主持武威雷台观,直到现在。虽然身为道长,我们却总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冯爷”。在我们凉州的习俗中,能被称为“爷”者,年长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其德性高尚。

 

 冯爷不但精通邵子神数与道医,还擅长风水、星象、易理等学。尤其邵子神数,他真的能够“铁口断”,凡有问询,百发百中。该术由宋代著名卜士邵康节所传,属高层次多学科综合性预测学,它以人的生辰八字为依据,考时定刻定人命运轨迹,尤其六亲断事之准令无数后人惊叹痴迷。它全部以四位数的组合结构呈现,与另半部“不传之秘”的六十四幅钥匙密码一一对应,一组数字又对应一组断言诗文,由此揭开命运之奥秘。虽然有人认为这一种运算方式简单易学,但如果没有钥匙,穷尽一生也难窥其貌,而更有每代单传的门规,使这一千古神数显得神秘而又奇特,历来都只是手抄习学而并未广传,更有很多人以为真正的邵子神数早已失传。所以,谁也想不到,一个隐匿在凉州民间的卜医老头,竟然就掌握有这神数的“钥匙”。在常人眼中,那只是几个人人皆识的阿拉伯数字,但在冯爷看来,却是比生命还宝贵的东西。他说过,对于邵子绝学,术只是锁,那些数字才是它的金钥匙,没有钥匙,便开不了锁。而今,他将毕生绝学邵子神数传给了雪漠老师,并把那本珍藏了一辈子的手抄秘本,也给了雪漠老师。那本子由牛皮纸装订而成,是很小的一个册子,极不起眼,不知出自谁手,记于何时,经历几何,只见那页面都被汗渍和油渍浸透了,破旧得看上去仿若历经千年的老树皮。同时,冯爷传于雪漠老师的还有他所持的另一门绝学,祝由科和一些绝秘药方。传说中祝由科的历史可追溯到黄帝时期,而在唐朝时,中医被划分为十三科,祝由科列为第十三科。冯爷说,祝由科”的“祝”和“由”是分开讲的。祝是“咒语”,“由”指的是一种因缘关系。此学的精妙神奇更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


冯爷说,现在他们第二十三代“宗”字辈师兄弟中,仍然健在的也没有几位了,多是八九十岁的古稀老人。对于绝学的传承,老爷子一生择徒甚严,他重其悟性更重德性。如果达不到他的要求,宁缺毋滥,绝不退而求其次。所以,几十年的修道弘道生涯,他真正收为弟子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有一个弟子在新加坡,前些年,还特意邀请冯爷,希望他能前往新加坡弘道,但冯爷执意不去。他说我一个中国人不在中国修道传道,干嘛要跑到外国去。在他心中,任是国外如何繁华似锦,也不如守着自己西部大漠的这个家。此外,还有一位弟子是甘肃白银的任先生。但邵子神数单传及掌门的继任者,却一直虚位以待。


现在,周易预测命相风水这类学问领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冯爷拥有的,却是拿出来就能让世界惊叹的东西。他是名副其实的高人,也是奇人。这一点,让我们这些晚辈很是感慨,认识他好多年,只知道他算卦很准,道医很好,却怎么也没料到他真正的身份和境界。他实在太普通太平凡了,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以卦术助人度人的道长,隐身于医卜之间,守着武威雷台观旁边的一间小房子,来人问事了,就伸出手,用大拇指在其它指肚上掐掐算算;没人时,就坐在门口晒晒太阳。来的人中,条件好一些的,就随缘收点小费用以生存;条件不好的,不仅不收钱,反而常常是施法施方也施药。他“藏”的实在太深了,也难怪我们肉眼凡胎不识金镶玉。之前,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他精通邵子神数,却不知他是丘大真人门下龙门正宗第二十三代掌门。老百姓也是这样,知道他算卦很准,祛病很灵,但仍把他当作无数平常的凉州老头一样。也有少数人见识过冯爷的真本事,当地一位命理学家便是其中之一。


早些年,有一天去街上,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一个道长那里占卜,道长说,赶紧回家吧,回去晚了,黄金首饰就让小偷偷了。那女的不信,道长又说那小偷不是别人,是你的儿子,他拿了东西就会上火车站。那女人一听调头就走,回到家里,果然,放着的黄金首饰都没了,儿子也不在家。于是,她一口气赶往火车站。正如那道长所言,儿子正在候车,准备要乘车离开武威。在追回儿子之后,她专程前来感谢道长。这道长正是冯爷。这一幕被他看见,于是他确信冯爷有真功夫,便开始了他们的交往与学习。后来又有一次,他借了冯爷几本关于邵子神术的书。那个版本在市面上很少见到,他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爱好学问的人,遇到好书,总是如获至宝。于是,他开始深研。他想吃透那些内容,书便久久未还。说来也怪,一天下班后,突然心念一动,走了一条平常从来不走的巷子回家。却不想,刚进入巷子,冯爷却坐在巷口,等着向他要书。仅此二事,可见其神能。关于冯爷的修为,雪漠老师在他的自传体散文《一个人的西部》中写到很多。


认识冯爷这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他对党和政府的那种感恩之情。他曾说过,身为一个人,要报“四重恩”——天地恩、国家恩、师长恩和父母恩。对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有些事也许已司空见惯了,根本感受不到他们那一代人对社会、对政府的心。他曾说过,他是幸运的,他遇上了“三皇治世”的好时代,过去出家人、修行者会被打成“牛鬼蛇神”而挨批斗整治,而现在,他们修道,政府还会给他们发钱,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今年六月,陈全林老师来河西访道,同是甘肃天水人,他们有过短暂的会面。在那不长时间的交流中,全林老师对老爷子的评价却很高,离别的时候,他们两位老乡握手告别。全林老师说,“老人家的手温暖、绵和,这是修炼的境界”。

 

02

前几天,雪漠老师从广东回到了家乡。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地,就是圆满一个老人的心愿。对于术数这类世间方便法,雪漠老师早已超越,不需要了。但冯爷前一阵病了,在得到照顾且病情基本稳定之后,一再对人说,他的邵子神数和祝由科等绝学,非雪漠不传。冯爷掌握的是经过历代传承至今的几门绝学,他的绝学并非他个人所有,一旦失传,便是文化传承的重大损失。这个在雷台门上占卜二十多年的老道人,用他的慧眼,发现了另一双更深邃的慧眼。所以,这份真诚与信任难能可贵。尤其是冯爷病了的这段日子,他好像很迫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东西,所以想尽早了结这个心愿。如今,由于雪漠老师出过几本关于佛学方面的书,很多人说到他,就很自然地与佛教扯在一起。其实,佛学也好,文学也罢,都不过是雪漠老师用来装盛智慧之水的杯子,但杯子显然不等同于雪漠老师。雪漠老师是海纳百川的,就像前些天他所说的那样,世间一切都是他的“印”。(在命理学中,生我者为“印”。)诚然,正是因为汲取了多种文化的滋养,雪漠老师才成就了自己。他可以传承佛学文化,出版《光明大手印》系列,令无数想要修心的人得到清凉;他还可以解读老子,出版《雪煮<道德经>——老子的心事》,令无数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赞叹不已;他更可以创作各种题材类型的小说,身受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热捧。他的器皿不是一个小小的杯子,而是一个大海,他想保留的,是一切有益于人类的文化,所以,现在雪漠老师也可以传承发扬被世人称为术数的文化,在雪漠老师看来,其本质是一种哲学,也是文化。


于是,他放下了岭南的诸多事务,回到了家乡。


那天一回到武威,雪漠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冯爷。去的时候,买了羊肉,还特意拿了一束花,他说,要给老人一个好缘起,给他一份好心情。冯爷看到,自然很是高兴。那天下午,我们几个学生也有幸全程陪同雪漠老师前往,我们像过节的孩子一样,围着他们坐在茶几周围。坐了一会儿,冯爷便拿出了他的那把黑算盘,以及邵子神术的两本书。雪漠老师便请冯爷给我们演示一下。在问了旁边一位同学的生日后,魏顺强同学在万年历上查出了八字,老人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在算盘上打出了四个数字。我们当然看的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雪漠老师开门见山,问他,这四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于是,冯爷开始讲,说了半天,我们仍是没有听懂。又写了另一位同学的八字,很快,他也推算出了四个数字,可在讲解时,我们听的却感觉两种思路并不一样。比如,第一个八字在推算时,他先给我列出了八字的大运,第二个却是直接给出的数字。我们几个都很好奇,就问他。他仍是说不清楚。雪漠老师怕时间长了,累着老人,就说晚上再抽空来看他,让他先休息。

 


回来的路上,与冯爷熟悉又是老乡的魏顺强说,可能是人太多了吧。他这一说,我才恍然大悟。是啊,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而言,世事沧桑,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尤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为了守候心中的文化信仰,更是吃尽了苦头,他怎么能够不谨慎小心。于是,第二天晚上,雪漠老师又去了。冯爷一见雪漠老师,非常高兴,立刻拿出了他的那个秘本,他身边人说,您不要着急,慢慢给雪漠老师讲。冯爷望了雪漠老师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不用,只要把这钥匙给他,他就是我的老师。    

 

03

当天中午的时候,雪漠老师请冯爷吃饭,还特意邀请了他昔日的几位朋友。其中有凉州全能才子号称木子寺主者,也有因一场糖尿病而开始修行的糖僧居士,更有当地著名的易学专家漠西等人。他们都是雪漠老师当年的“江湖”朋友。雪漠老师说,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席间,我们听他们几位老友开怀畅聊,谈笑风生,直惹得我们这些学生笑声不断感概连连。

 

糖僧居士首先举杯庆贺,他说他非常高兴,冯爷绝活没传给外人。他说,此举足以说明咱凉州人福报很大,希望雪漠老师能将此学发扬光大,普度众生。他还说,认识冯爷几十年,每当自己身体有小恙,或是烦恼时,别处都不想去,就爱找冯爷。漠西老师也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就是这些文化的守护神,要好好学习。在聊天中,木子寺主还说起1994年,他曾与雪漠老师一起前往甘南草原,向贡唐仓大师求法的经历。那时他们意气风发,怀揣着梦想一起出发。几十年过去,因为对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始终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如今的他们都成了某个领域的学者、专家。雪漠老师自不必说,走出凉州的这些年,他比当年身居凉州还要勤奋,所以才有如今的著作等身和巨大影响力。木子寺主也是,经史子集皆有深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对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雪漠老师曾说过,他自愧不如。他这样说,虽是谦虚,但足以说明木子寺主在这个领域的骄人成果。在席间,糖僧居士还对我们说起雪漠老师当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那是1984年的事了,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难得那文章的题目他还能随口说出——《要是雷达真能测出》,发表于当时的《红柳》杂志。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雪漠老师的另一位贵人、他文学上的恩师——雷达老师。也许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在雪漠老师还不知道有“雷达”这个人时,这名字就先行一步进入了他的作品。糖僧居士的这份无意识的记忆,充分说明了他与雪漠老师的那份情谊。那时,漠西老师还是《红柳》的编辑,每逢星期天,他一有时间就会去看雪漠老师。当时,雪漠老师正在南安小学任教。他说,有一次去时,正巧南安停电,雪漠老师就点着煤油灯在一个黑糊糊的屋子里写作。雪漠老师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轻声感叹,真是太温暖了,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呢。糖僧居士还给我们爆料,雪漠老师那时还玩石锁,单手可以轻松举起80斤的石锁来,常常让他们望尘莫及。他们说一阵,笑一阵,忆起从前,他们年过五旬的人,好像个个都回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


这几天,雪漠老师都是白天处理事务,晚上闭门深研绝学。他说,他已完全明白了背后的玄机。他赞叹到,我们老祖宗真是太伟大了,那留下的智慧宝库,不仅仅能算命,更能造命。糖僧居士笑道,当然了。你学这个肯定一点就通,俗话说,传法要传有缘人。雪漠老师听了也毫不谦虚,他自称有童子功,从小就跟舅舅学这些,只不过不用罢了。听到这话,满桌子人都笑了。他极为认真的语气虽然听来有些好笑,可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后来,大家又说到漠西老师身上,糖僧居士打趣他,一看那妙丝丝的手,就知道是掐八字算命的,还有那个灯炮子天盟盖(凉州方言中,天盟盖指的是额头)。糖僧居士的话惹得我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捂着嘴笑。其实,除了掐八字算命,漠西老师还是诗人出身,他的诗歌情感丰沛,富有哲理。因了他诗人的文学修养,他起的名字既符合命理五行和数理格局,还音韵优美,寓意新颖。说到冯爷的绝学,糖僧居士算是另一双慧眼。他曾认认真真对人说过,冯爷不用电脑,却指头上掌乾坤。他还说,冯爷是我们武威的宝,他浑身本事,别的不说,只道医就了不起。只是糖僧居士自知自己不是道器也没有弟子,即使接了这门文化,也没有办法将它发扬光大,否则,如此绝学,他怎能错过。

 

04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早就注定的因缘,但我却更愿意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雪漠老师的一个善念结出的果子。今年六月,冯爷突发脑溢血,当时情况极其危险,身边又没有人照顾。都说人活的就是一口气,那口气出去进不来,生命也就终结了。但在冯爷气若游丝万分凶险的时刻,他念叨的却是雪漠老师的名字,“雪漠——”“雪漠——”那一声声微弱的呼唤,令听者无不动容。在冯爷病了的这段时间,魏顺强随叫随到,跑前跑后。他帮助冯爷拔通了雪漠老师的电话。冯爷说,自己快要走了,请雪漠老师回来一下。雪漠老师在电话中告诉他,说自己正在参加一个活动,叫他好好治疗。冯爷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日子后,情况稍微稳定些,他就出院了。出院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刻请人将坐轮椅的他送回了天水的老家。他取回了珍藏一辈子的一个中医秘本,那里面有前辈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秘方,其中就有治疗脑溢血中风的方子。在旁人质疑的目光中,冯爷开始服用那秘方。没想到,几副中药下去,很快,脑溢血病症就得到了治疗,冯爷从死神手中逃脱了出来。效果之显著,用药之神奇令所有知者无不感到惊叹。脑溢血是好了,但由于一次意外的摔跤,冯爷需要坐着轮椅,他的护理成了问题。雪漠老师知道此事,又特意安排李家学他们照顾冯爷。那段日子,几位同学以值班的形式轮流替换,做饭、洗衣、端屎倒尿,无怨无悔。尤其到了后来,他大小便失禁,每天都要换几次裤子,刘德成同学便给他买了成人用的尿不湿。尽管这样,不长的一个晚上,甚至会把他叫醒四五次。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他们和冯爷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对于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几位同学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爷爷一样,或者说,他们早就将冯爷当成了自己的爷爷。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重视传承,不管上三教还是下九流,传承都是它们的命脉。席间,冯爷还将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四代掌门之位及门内诸多文化也传给了雪漠老师。雪漠老师说,只要您老人家住世一天,这个消息我就不会对外公布,也不会运用这文化,这些文化的传人仍然是您。随后,他又给冯爷敬献了哈达,敬献了酒。冯爷不方便站,但他硬是撑起了自己的那把老骨头,站在那里举行了奏职仪式。随后,所有在场的人,都在授权书上签了名。雪漠老师说,这是历史的见证,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雪漠老师一再告诉冯爷,对于今后的经济和生活,不要有一丁点的担忧,他指着在坐的学生们说,我们都是你的孩子,会照顾你的,你只要好好休养身体就好。需要钱,也不要向别人张嘴了,再怎么,你花的,我们有。言辞之恳切,情感之真挚,令我们每个人都倍受感动。


雪漠老师与冯爷相识较早,他说在老人身上,他学了不少好东西,冯爷对他“每有所问,都不保留。”最早的时候,他就跟冯爷学习道家内丹。他还说,冯爷是他在凉州的一暖。其实,在此之前,这一份暖,又何尝不是一份牵挂?而在此之后,他更是多了一份责任,务必要将这文化发扬光大。善才童子五十三参,被后人认为是求学求法的典范,但他敬师、爱师的故事在故纸堆里。雪漠老师从来没有要求过我们如何对他,但我们何其有幸,却可以近距离学习他如何对待自己的老师,学习他的不言之教。在席间,他并没吃多少东西,一直在照顾冯爷,留意着为老人夹菜。他用自己的恭敬行为诠释了什么才叫敬师,如何侍师,怎么做,才是一个合格弟子的本份。不说意义,只这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何谓尊师重教,这是真正的为人师表。


通过这一件事情,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时不我待,有时候,形式就是内容。我们现在所得到的,不都是历代祖师们用生命这样守护的吗?他们薪火相传,遇到好种子了,就尽力点燃他,遇不到好种子,就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份,静候知音。就像冯爷,一辈子修道,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信仰的力量却使他坚信,文化法脉不会断,即使寥落晨星,也总会等来懂它的人,等来传承的火种。冯爷是幸运的,他等到了。他所承载的文化也是幸运的,终于等到了。


2018.11.10号  未央于凉州

 


END


图 / 网络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每一篇都是疗养心灵的良药

这世界,有两样东西,令人目眩神迷参详不透,却又止不住探寻追问,一个是浩瀚的宇宙,一个是深邃的人心。


--雪漠文化--

xuemoculture

缘分就在一瞬间,你来的刚刚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良药秘方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