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早期建筑究竟以何价值,成功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上海市共12处文物入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

第八批国保单位的评选非常严格,3123个申报项目仅入选762处,本文将简述上海交大早期建筑得以入选的价值所在。



-I-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立的南洋公学,校址定在徐家汇。
 
△ 1896年,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创立
120多年来,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交大的徐汇百年校园依然存留着那些古老的建筑。

它是建于19世纪、由一所大学横跨三个世纪使用至今的大学校园,而且其校园布局为英美学院式平面布局——方格式格局,此形式常见于英国中世纪和美国早期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的格局截然不同。这也显示出交大自创办之初就立志“比肩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 校园全景旧照

△ 校园现状鸟瞰 / 程洪迪摄

交大徐汇校区的早期建筑群,每一栋建筑都代表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趋势,包含邬达克、庄俊、范文照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

时至今日,它们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共计16处文物本体,从1899年建成的中院到1954年的新上院,风格各异又互相呼应,铭记着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交大精神。


△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分布图

-II-
上海交大早期建筑的价值评估
 
校园历史建筑是一所大学过往岁月的见证与文化的象征。在2001年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时,大学校园建筑首次列入,反映了从国家的高度对校园历史建筑珍贵价值的承认与重视。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究竟符合哪些遴选标准呢?

△ 早期南洋公学师生在上院前合影

1.符合遴选标准(5):“作为多元文化接触、碰撞融合的产物,能够反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群之间不同形式的重要交流或影响。


南洋公学设立之初,为培养通晓西语、懂得技术的新式人才,南洋公学的创办者、洋务派代表盛宣怀力邀时任汇文书院院长的美国人约翰·福开森(John Ferguson)出任南洋公学监院。正是福开森借鉴了母校波士顿大学的校园布局,将英美方院式格局引入交大,造就了交大校园建筑的独特性——以矩形院落作为单元结构,主要建筑围合而建,中心是开敞的大草坪。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历史鸟瞰图,可见其方院式布局

校门的样式也体现着交大校园的独特性和多元文化特点。当时交大校园内的建筑几乎都采用西方建筑样式,惟独校门一直保持着正统的中国样式——从最早的牌坊门到1935年校友筹款落成的仿旧京宫门。这既显示了学校希望能够在外国人面前树立中国人的自信,也彰显着交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理念。


△ 从牌坊门到1935年落成的仿旧京宫门

另外,交大在办学之初就重视多元文化的并存,1935年交大学子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MIT)航空系学习时,发现交大用的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课程设置是一样的,因此要求免修得到批准。

△ 1989年2月,钱学森撰《回顾与展望》手稿

2. 符合遴选标准(6):“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联系的物质遗存。


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交大涌现了非常多的影响后世的社会精英,也发生过很多影响历史的重要事件。

一是功勋卓著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如创校者、实业教育家盛宣怀,著名教育家、曾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的蔡元培,著名教育家、先后曾任交大校长的张元济、唐文治、黎照寰、淩鸿勋、彭康等。


△ 创始人盛宣怀铜像

△ 1932年9月,总办公厅破土典礼纪念,右四为交大校长黎照寰

二是培养出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英才,如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文化名人李叔同,著名新闻学家邹韬奋,知名民主人士黄炎培、邵力子,著名学者谢无量,物理学家胡刚复,文学家陈源,影剧艺术家洪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


△ 1902年李叔同在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门下时课业论文手稿


△ 钱学森入学交通大学的登记表

三是来访并影响交大发展的国内外精英,包括两次莅临交大演讲并为交大体育期刊题词的孙中山先生,为交大捐款修建图书馆的无锡籍巨商荣氏兄弟,来访交大并共同树立象征开创无线电课程的交大马可尼铜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马可尼勋爵,在交大发表关于原子模型前沿理论的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等。


△ 捐建图书馆时,无锡巨商荣氏兄弟捐洋1万元,是最大数额的一笔私人捐赠。学校为其父荣熙泰树立铜像于馆门之南。图为1919年图书馆落成典礼,交大校长唐文治(左四)与荣宗敬(左一)、荣德生(左二)等人在荣熙泰铜像前合影

△ 1933年12月8日,在总办公厅举行欢迎无线电发明家、意大利人威廉·马可尼勋爵夫妇的茶话会,马可尼夫妇受到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交大校长黎照寰及广大学者与学生的热烈欢迎

四是发生过的影响历史的重要事件,包括光绪二十八年(1902)代表中国学生学潮肇始的“墨水瓶事件”,被誉为“中国学生社会一大劈头之大纪念”;1925年五卅事件中英勇牺牲的交大学生陈虞钦和吴恒慈,现交大校园内依然树立着纪念他们的五卅纪念柱;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为淞沪会战提供校舍执信西斋作为国民伤兵医院;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交大学生地下党员穆汉祥、史霄雯被害于上海宋公园(现闸北公园),交大在校园内为其建墓立碑。这些事件与相关历史建筑承载着国家记忆,传承着红色基因。


△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交大决定将条件最好的执信西斋,用作开办宋庆龄筹建的国民伤兵医院。1932年4月中旬,国民伤兵医院完成了救护伤员的使命,宣告结束,宋庆龄与国民伤病医院全体职工在执信西斋前合影留念

3. 符合遴选标准(3):“作为建筑营造、景观设计、工程建设或造型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能够反映特定时代整体或局部地域的典型风格与技术水平。


上海交大早期建筑在营造、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和价值,首先突出表现为集合了邬达克、庄俊、范文照、杨锡鏐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能够在一座校园内集中起这些经典作品,在校园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 邬达克所绘工程馆图纸
△ 庄俊手绘的总办公厅东立面图
 
其次,这些建筑如同一个展现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百年变化的建筑博物馆,从起初安妮女王风格的中院和老上院,到康白渡风格的新中院和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再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工程馆和学院派风格的体育馆和总办公厅,以及校门的民族主义风格,大礼堂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新上院的社会主义民族风格……交大的建筑一直都在跟随着时代的建筑潮流。其中有的建筑本体已较为少见,如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起源于印度、东南亚等殖民地区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上海地区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实例。

△ 康白渡风格的新中院
再次,交大早期建筑中很多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手段:1910年建造的新中院已经在中庭安装了玻璃屋顶;1925年建造的体育馆使用了跨度大于20米的钢桁架,室内还配有室内锅炉调节水温的游泳池;1930年建成的执信西斋安装了冲水马桶,是当时国内条件最好的学生宿舍;1933年建造的总办公厅已经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自然采光屋顶。

△ 体育馆跨度大于20米的钢桁架

△ 总办公厅冰梅厅的自然采光玻璃屋顶

简要总结,可以说上海交大早期建筑具有如下价值与独特性:

1.历史悠久,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

2.校址从未改变,是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

3. 具有独特的、中西结合的校园布局与建筑;

4. 集中展示了邬达克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思想;

5. 很多建筑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手段,表现了在技术上的勇于尝试;

6. 交大早期建筑的一大独特性来自交大校友对母校的热情和帮助,有一些建筑是由校友捐助建成的,如图书馆、校门等,也有些是由交大校友主持修建的,如体育馆和文治堂;

7. 承载国家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这里已成为上海市革命先烈缅怀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瞻仰,这是其他高校所少见的。



△ 史穆烈士墓前的瞻仰、祭扫活动
  
-附-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名单
1. 中院

1899年建成,上海交大现存最古老的教学楼,也是国内目前惟一一幢建成于19世纪的教学楼。由南洋公学监院、美国人福开森监造,安妮女王风格,采用了当时最好的建材。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受聘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居住于此。


△ 中院旧照

△ 中院现状

△ 中院南立面图
2. 新中院

1910年建成,是清政府时期学校建造的最后一座校园建筑。建筑风格是从南洋传入的英国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风格,也称“康白渡式”(Compradoric Style,买办式风格),是如今上海地区保留的为数不多的此类建筑。


△ 新中院旧照


△ 新中院南立面图
3. 图书馆

1919年建成,由王信斋主持设计,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文艺复兴风格,体现了早期西方艺术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审美影响。当时可容纳藏书10万余册,规模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


△ 图书馆旧照


△ 图书馆今昔

△ 图书馆西立面图
4. 北四楼

1919年建成,是专门用来接收无线信号的科学实验楼,其电台是当时科研机构和高校学府中独一无二的先进设备。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建成无线电台扩充建筑。建筑做法来自欧洲传统的砖木结构,注重实用功能,外墙无任何浮雕圆雕类的豪华装饰。



△ 北四楼现状

△ 北四楼西立面图
5. 盛宅

1923年建成,是盛宣怀的夫人庄氏为其孙在公学读书时建造的私宅,1927年用作交大第一届女生的宿舍使用。具有上海近代住宅建筑的鲜明特色,三段式立面,清水砖墙,红砖装饰线条以及门窗拱券。


△ 1937年交通大学全体女生合影,背景的女生宿舍即盛宅

△ 盛宅现状

△ 盛宅南立面图
6. 体育馆

1925年建成,由交大校友杨锡镠主持设计,注重古典形式美的学院派风格。室内有游泳池,屋顶使用跨度超过20米的横向空间钢桁架,其技术先进、设施齐全、功能多样,在当时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 体育馆旧照

△ 体育馆现状

△ 体育馆东立面图
7. 执信西斋

1930年建成,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平面呈U型,砖木结构,红砖砌体墙承重,表现出从西方古典主义到现代建筑风格的过渡。宿舍内装有直拨电话,冷热水供应,西式马桶,是当时全国高校条件最好的学生宿舍。


△ 执信西斋旧照

△ 执信西斋现状

△ 执信西斋南立面图
8. 工程馆

1933年建成,由张元济、唐文治、蔡元培等老校长先行发起募捐、后由铁道部拨款建造。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带有典型的装饰主义(Art-Deco)风格和哥特复兴风格,是古典复兴与现代主义建筑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当时全国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教学楼,是最让交大人自豪、在功能上最能体现其办学重点与理念的建筑。


△ 工程馆旧照

△ 工程馆现状

△ 工程馆南立面图
9. 总办公厅

1933年建成,由著名建筑师庄俊设计,呈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但又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简洁处理。建造时使用了较高的建造技术,二层冰梅厅采用了自然采光技术,在屋顶的正中央铺设了采光玻璃屋面,节能而实用,是那个时代的最前沿的设计理念。


△ 总办公厅旧照

△ 总办公厅现状

△ 总办公厅东立面图
10. 校门

交大建校初期为木质牌楼门,一直沿用到1934年,因年久失修损坏,经校友捐助,于1935年在校门旧址上建成新校门。仿传统官式大门,三开间,单檐歇山屋顶,当时交大校园建筑几乎都是西方建筑样式,惟独校门一直保持正统的中国样式,是希望能够树立中国人的自信,显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 校门今昔与学子

△ 校门东立面图
11. 科学馆

1947年建成,是战后校园内的第一批建筑。这一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在全球流行,现代建筑技术已经成熟,所以该建筑周期短,建筑质量坚固,并作为科研场所一直使用到今天,是上海近代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同时保留很多装饰艺术主义的元素符号,这种风格曾风靡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 科学馆旧照

△ 科学馆现状

△ 科学馆南立面图
12. 文治堂

1949年建成,是上海解放前交大建造史的收官之作,建筑的风格已接近现代主义,完成了老校区建筑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最多可容纳2000人,属于多功能的大礼堂,在上海高校中是规模最大的。


△ 文治堂旧照

△ 文治堂现状

△ 文治堂东立面图
13. 新建楼

1953年建成,是建国后上海交大在徐汇校区的第一批建筑,当时国内正流行社会主义风格民族样式,因此它也属于这种建筑风格,使用了不同于民国时期传统的红砖和砌筑方法,采用较大尺寸的砖块和更小的砌缝,并在檐口部位运用了民族传统元素,如祥云纹等。


△ 新建楼旧照

△ 新建楼现状

△ 新建楼东立面图
14. 新上院

上院,建于1900年,与中院一起由何嗣焜、福开森筹商规划,曾与中院并称为“上海高校中最伟大的建筑”。1953年,因上院建筑基础不好,拆除重建,竣工后的大楼更名为新上院。建筑深受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的形式”这一艺术原则的影响,具有浓厚鲜明的时代感,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主义形式的例证。


△ 民国初年交大长跑队合影,背景即为上院

△ 新上院今昔对比

△ 新上院南立面图
15. 五卅纪念柱

陈虞钦是交大历史上第一个惨死于帝国主义枪弹下的爱国学生。1925年11月21日,南洋公学举办陈虞钦、吴恒慈两烈士追悼会,次年为陈虞钦、吴恒慈立永久纪念柱。柱上镌刻:“五卅纪念中弹穿肠而死者陈虞钦,愤激病狂而死者吴恒慈”。



△ 五卅纪念柱现状

16. 史穆烈士墓

为纪念因参与革命运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穆汉祥和史霄雯两位烈士,1950年交大决定在校园内修建烈士墓碑,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题写碑文“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1990年代初,学校建立英烈群雕,并与史穆烈士墓及其旁边的五卅纪念柱、日晷台等纪念建筑,共同组成了校园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史穆烈士墓现状


转载自“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略作改动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

微信:sjtu_archives

电话:021-62932432

地址:上海华山路1954号


校史  ¦  档案  ¦  文博

长按二维码关注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